印度是全球第二大茶葉種植國。雖然印度出產特有品種的優(yōu)質茶葉,可與法國的葡萄酒和蘇格蘭的威士忌相媲美,但是當地的制茶產業(yè)已經過時了。
曾在新加坡受過教育的金融分析師考沙爾·杜伽爾,在硅谷最大的風險投資企業(yè)之一——阿克塞爾合伙公司(Accel Partners)的支持下,正在通過在線銷售茶葉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Teabox逐步讓制茶產業(yè)現代化。
借鑒葡萄酒行業(yè)的成功經驗
大部分印度出產的茶葉都由國內市場消費,在12億公斤的總產量里,印度消費者購買了約10億公斤。其中,大眾市場由印度塔塔集團和跨國企業(yè)聯合利華這樣的品牌控制,而余下的2億公斤所面向的市場則亟需變革。
制茶產業(yè)顧問阿倫·庫馬爾·戈穆登說:“我們種植的茶葉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加工手段落后,也談不上有什么營銷?!备昴碌且延?5年管理茶園的經驗。與其他成功的電子商務網站一樣,科技是Teabox網絡運營的核心。該公司利用算法,根據價格、以往銷量以及內部對茶葉品種的評級等因素,來預測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可以在網上查看茶葉的采摘日期、季節(jié)和產地等信息。
Teabox借鑒葡萄酒行業(yè)的成功經驗,邀請品酒師為網站編寫引人入勝的產品介紹。原來那些辭藻華麗但晦澀難懂的描述不見了,例如“鮮明的高海拔種植特征”、“有一絲出人意料的麥芽口感”。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讀者比較容易明白的措辭,例如“含有一絲木頭清香的淡茶”,還附有詳細的沖泡說明。
創(chuàng)立于2012年中期的Teabox,還效仿銷售葡萄酒、剃須刀片、化妝品和有機產品的網站的成功做法,推出了一套提供個性化選擇的訂購模式。
這些舉措的目的是從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吸引新一代的顧客。對新近流行的小眾飲食趨之若鶩的消費者們,現在開始在高檔沙龍或茶吧里喝茶,因此印度茶有望打入全球商機巨大的潛在市場,其規(guī)模估計高達900億美元(約合5500億元人民幣)。
這些茶園200年來沒有任何改變
31歲的杜伽爾是Teabox的創(chuàng)始人和首席執(zhí)行官。這家公司的總部位于印度產茶區(qū)域的中心,大吉嶺的西里古里。杜伽爾表示,“通過使用葡萄酒行業(yè)的手法,我們想讓茶在顧客眼中不再陌生,以更容易領會的方式推介茶,并且給出沖泡指示,這樣一來顧客就能探究茶的品種、產地和口味。”
杜伽爾家族與茶的淵源已有40年了,這也讓他在栽種阿薩姆茶和大吉嶺茶的茶園里,品嘗到了優(yōu)質的茶葉。杜伽爾童年時,夏天會在茶園里度過。他回憶起當時情景說,采茶工摘下兩片葉子和一朵花蕾,幾個小時后就變成了沏好的茶。
杜伽爾曾在咨詢公司畢馬威(KPMG)的新加坡分公司工作數年,擔任企業(yè)財務分析師,后來返回印度開始創(chuàng)業(yè)。他和投資人很快就發(fā)現,這個大約200年前由英國殖民者組織起來的產業(yè),至今仍然沒有任何改變。很多茶園都是由第三或第四代老板經營,他們所用的機器已有至少半個世紀甚至更長的歷史。
傳統的制茶工序,例如萎凋、揉捻、干燥都是人手處理,就像很多個世紀以前,這個產業(yè)剛剛在這里形成時一樣。由于拍賣和分銷茶葉所需時間很長,因此可能需要長達6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海外消費者手上。在整個過程中,由于缺乏現代化的設施,茶葉的質量會下降,茶香也會流失。
高科技助印度茶葉脫胎換骨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Teabox在大吉嶺和阿薩姆邦設立了采購中心,距離采摘和加工的茶園只有數小時路程。其他買家也開始跳過拍賣體系,直接通過生產商采購優(yōu)質茶葉。
Teabox從生產中心將新鮮的茶葉采購到手,就會立即儲存在能夠調節(jié)溫度和濕度的倉庫里。然后在48小時以內,茶葉就會經過檢查和真空包裝,發(fā)往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等主要市場的配送中心。
數據分析也很有幫助。買家登錄之后,網站便會依據Teabox供應的53種茶葉的特征,給出個性化的推薦。
生產商很快就能收到顧客的反饋。比如,由于有顧客投訴稱,包裝容量太大以致茶香流失,Teabox現在只出售100克真空包裝的茶葉。
Teabox試圖通過以優(yōu)惠價格出售川寧(Twinings)等知名公司以及歐洲、亞洲和美洲的高檔茶店所出售的茶葉,來吸引消費者。這些產品都在網上出售(Teabox產品的售價每公斤可高達1099美元)。例如,一家名為茶宮的法國茶莊以每公斤340美元的價格銷售Mission Hill的茶葉,而Teabox的售價是每公斤126美元,價格低近六成。
Teabox在茶葉產業(yè)中仍然是個小角色。迄今為止,它已向65個國家的顧客出售了相當于1000萬杯的茶。該公司面臨很多挑戰(zhàn):傳統分銷商阻撓他們接觸茶園,競爭對手造謠稱他們是個不可靠的買家,Teabox需要進行反駁。
Teabox現在必須建立自己的品牌。定期融資能幫助Teabox加速進軍美國等重要市場,美國的茶葉消耗增長率正在趕超咖啡。這家初創(chuàng)公司明年的業(yè)務增長目標是300%到500%,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
杜伽爾說:“利用銀行里的現金和投資者的支持,我們希望可以迅速建立一個價值10億美元的印度茶葉品牌,以前沒人嘗試做過這些?!保ㄈ涡拘?關淑怡 李曉彤譯)(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