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東省德州市水利局潘莊灌區(qū)管理局副高級工程師王和軍,這回可真是“靠水吃水”了,竟然做起了“權力不用白不用”的黃粱美夢。
1981年,不滿17歲的王和軍,按照當時政策接父親的班來到潘莊灌區(qū)管理局工作。該局承擔著向德州市8個縣(市、區(qū))、79個鄉(xiāng)鎮(zhèn)的農業(yè)、工業(yè)和生活供水的任務,是全國特大型灌區(qū)之一,下轄三個中心所,負責從齊河引黃潘莊閘到平原縣尚廟閘全長90公里的引黃干渠工程用水管理,研究制定實施灌區(qū)用水計劃配水方案,以及灌區(qū)水沙測驗資料整編,維護灌區(qū)水事秩序。
自幼聰明好學的王和軍,在單位很快就掌握了水利建設的基本知識,并通過自學考取了山東省水利學校,成為管理局為數不多的有副高級工程師職稱的知識分子。
因為王和軍的工人身份,他在仕途上走得不是很順利,眼看著自己身邊的年輕人一個一個得到提拔,他心里非常糾結。但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認真工作,領導對他仍然很重視,同事們對他的業(yè)務能力也是十分佩服。由于他工作能力強、技術全面,局里的一些重要工程,局領導也都愿意交給他來負責。
2011年5月,局領導安排王和軍與一名副局長去黃驊市某機械有限公司考察閘門和啟閉機??疾焱曛?,王和軍開始和該公司負責山東地區(qū)業(yè)務的業(yè)務員張平(化名)洽談業(yè)務。
這筆業(yè)務實際金額38萬元,在談判過程中,王和軍向張平提出想多加4萬元,作為局里靈活使用的費用。張平請示公司領導,最終答應了王和軍的要求,但多加錢部分的稅款需要王和軍單位來負擔。
王和軍同意了,并和張平商定在38萬元基礎上多加5.8萬元,扣除稅款后留給王和軍4.5萬元,購貨合同金額為43.8萬元,談好后雙方當時簽訂了合同。2011年7月,王和軍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虛報的4.5萬元裝進自己的腰包,他天真地以為此事做得天衣無縫。
時間就這樣慢慢地過去了,王和軍見自己虛報冒領的事無人知道,也覺得這些年自己給局里出了不少力,不由得膽子更大起來。想到自己在局里負責水利工程建設,有權不用白不用,不弄點錢白不弄,于是,此后只要機會一來,他就如法炮制。
2012年4月,潘莊灌區(qū)管理局平原中心所,經請示局領導進行辦公院落整修。工程快完工時,王和軍給中心所所長打電話,上報工程款時多加上4.4萬元。平原中心所整修院落實際花費2.89萬元,可上報給局里的工程款卻變成了7.29萬元。
事后,平原中心所會計領出錢后直接送到王和軍的辦公室,4.4萬元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進入王和軍的腰包。
2013年5月,潘莊灌區(qū)管理局安排齊河中心所開始了干渠王南村飲水口維修、瀝青路面維修和務頭橋兩側護欄維修三項工程。本來這是一個修修補補的小工程,實際僅花費了6000元。王和軍向齊河中心所所長說自己有些費用不好處理,上報工程款時多報1萬元。所長見王和軍要求多報1萬元,自己上報時也加上了1.2萬元,這樣實際6000元(不含稅)的工程上報后成了2.8萬元。
2013年9月,山東省齊河縣檢察院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潘莊灌區(qū)管理局齊河中心所工程施工中,有虛報冒領國家撥款的問題。在查對財務賬目時,王和軍向齊河中心所要求多加1萬元工程款的事情露餡了。2013年9月14日,山東省齊河縣檢察院對王和軍涉嫌貪污罪立案偵查。王和軍對所有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將贓款全部退還。
“由于個人平時有些花費無法處理,自己又不愿承擔,就想通過潘莊灌區(qū)管理局下轄的中心所處理了?!泵鎸z察官,王和軍袒露了自己貪圖小便宜的心態(tài)。一個曾經為單位兢兢業(yè)業(yè)工作的業(yè)務骨干,竟被幾萬元的蠅頭小利擊倒了,從而整個人生被改寫,這讓檢察官感慨不已。
2013年12月16日,經齊河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王和軍因犯貪污罪,被齊河縣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