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ro街3號。剛認識的朋友給了我這么一個地址,讓我去找她的另一個朋友聊聊。據說是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這個地址離地鐵站很近,Google地圖領我走到交叉路口,一下就發(fā)現了2號和4號的門牌號碼,唯獨不見3號。一扇爬滿涂鴉的卷閘門緊閉著,像是駐扎在這個老舊小區(qū)里的一位打著耳釘的青年。涂鴉的圖案胡亂地重疊,顏色都褪掉了,看不出特別明顯的字母或名字,里面也沒有燈,沒有釋放出任何歡迎客人的氣氛。
此時的巴塞羅那正一步一步走進她的旺季,溫度在攀升,但還沒有到達夏天令人冒汗的地步。這里的春天總是不如夏天受歡迎,因為海水溫度不夠,還不能下水。而陽光和沙灘正是巴塞羅那的招牌,再加上足球俱樂部、高迪的建筑這些花枝招展的東西,讓她成為夏季的萬人迷。Tarro街3號所在的海岸區(qū),對面就是巴塞羅那港口,每天只要有兩艘郵輪進港,城里就會多出幾千人。一座哥倫布雕像守在西邊蘭布拉大道的入???,這條主干道一路下坡,城市的眉頭突然被哥倫布指向遠方的手指拔得飛揚起來。
畢加索博物館也在海岸區(qū),拐兩個彎就到。洶涌的游客沒有漫到這條小街上來,紀念品商店也讓給一些安靜點的咖啡館,好像這位畫家恣肆的筆法,在這里戛然而止似的。臨街那戶的日雜店也沒開門,一對母子拎著幾袋東西,狠砸了好一會兒,不過臉上沒有不慍。我可不想砸那扇叛逆的卷閘門,只好用新世紀的辦法——手機里裝的社交軟件WhatsApp通知房子的主人,我到了。
“成天有人問我,畢加索博物館怎么走?”主人Aimar果然打了一個耳釘,不過不是街頭少年的路數。他留著新潮但整整齊齊的發(fā)型,穿簡單的短褲和白T恤,說一口比導游地道得多的英語。住在“畢加索”隔壁,他煩透了??偙挥慰蛿r下問路,或者被照相機瞄準,海灘和高迪的房子現在都屬于游客,他不再去了?!艾F在的巴塞羅那像個游樂場,”他說。巧合的是,高迪熱愛的那些曲線,我看也覺得像是迪斯尼。
Aimar在荷蘭學現代舞,因為貪戀西班牙人晚上的那口啤酒,搬回這里,改造了自家房子。一樓的空間開放給電影、瑜伽、戲劇、行為藝術,二樓自住,地下室有時用來放恐怖電影。原來這是個地下組織——這里的確不是登記在冊的演出場地,難怪那么神秘。但他對西班牙的文化遺產沒什么感覺,“政府把70%的錢用來維護那些博物館,這就是大師們對我們的影響。”直接影響他的是美國六七十年代的抽象派、現代舞、觀念藝術,還有俄國的康定斯基。他不看足球,不看斗牛,不喜歡弗拉明戈——這些只會讓人跟著熱血沸騰的東西。
在人群之中最容易迷失自己,尤其當這人群是由游客組成的時候,他們通常朝著同一個方向,在固定的路線之間來回。Aimar一定會同意我這樣的總結。這個冷清而固執(zhí)的Tarro街3號,更符合生活本身所具有的那種偶然、情緒化、無目的性。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證明自己,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永遠征服世界。
“偶然到訪的游客天真地以為,這座城市永遠艷陽高照,可我說,巴塞羅那遲早要把它古老、污濁、陰暗的靈魂倒映在天上?!蔽靼嘌雷骷宜_豐總以巴塞羅那為創(chuàng)作背景,他寫的是暢銷的哥特小說。這些巴塞羅那人提醒我注意到這座城市的另一面。就像那天去看高迪建在城市高處的桂爾公園,下了地鐵還要走很遠的路,一早就有許多人扶老攜幼,向上攀登,從他們身后望去,以不清醒的晨光為背景,簡直是一幅朝圣圖。低頭卻看見有人在鐵梯上用噴漆寫了幾句咒罵游客的話。從廣場望出去,對面的民居上也用涂鴉寫著抗議。涂鴉本身就是抗議。
“希望我說得不會太負面了。”Aimar溫柔地向我告別。“不,”我打斷他,“你做的事積極就行了。”離開他的地盤之后,我的腳步驟然變快了,好像終于逃出了另一位西班牙畫家達利的畫——紀念他的博物館位于巴塞羅那的郊外。畫里那些扭曲的街道突然恢復正常,橫平豎直地隱喻著這個社會的規(guī)則,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任務。迷宮不見了,每個轉角和轉角處的人流都在提醒我的去處——再有一個半小時,畢加索博物館就要關門了。
Tips:
1.2014年5月5日起,國航開通北京至巴塞羅那的新航線,每周一、三、四、日均有航班,經維也納到巴塞羅那。該條航線與國航北京直飛馬德里航線互相配合,使國航在西班牙的兩個最主要城市都擁有了通航點,旅客可選擇從一地進入西班牙,再從另一地返回。
2.在巴塞羅那進行一次博物館之旅,最好的辦法是使用通票(Articket),30歐的價格很劃算,而且省去了排隊買票的時間,囊括城中六大主要博物館——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米羅基金會、安東尼·塔皮埃斯基金會、畢加索博物館、巴塞羅那現代文化中心、巴塞羅那當代藝術博物館。
3.建筑師安東尼·高迪的作品之前也在通票范圍內,可惜后來取消了,因為他實在太受歡迎,因此任何一個與他有關的景點通常都會排長隊,如果你有心游覽,務必趕早,或預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