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文章,是迄今為止對“中國大媽”以及“廣場舞現(xiàn)象”最為客觀公正的描述與評價。這本已經(jīng)10歲的周刊,其對價值觀一以貫之地堅持和守望,幾乎已經(jīng)是南方文化的碩果僅存。對于眾聲喧嘩、坊間早已頗多微詞的“中國大媽”及相關(guān)文化現(xiàn)象,它仍然可以在娓娓道來之中,讓我們獲得深刻的思考,并對我們的同輩人,或這些記者編輯的長輩,多了一份理解,多了更多的溫馨。
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女性群體的地位和權(quán)益的維護與心聲表達,是需要付出諸多努力和犧牲的,這一代的中國大媽,并不是一概而論的“壞人變老了”,而是她們正在千方百計地以各種方式,把被耽誤和被犧牲的青春歲月奪回來,廣場舞的千姿百態(tài)和無法避免的喧囂音響,不僅是一代女性在巨大失落中的文化自救,其實也是她們長期被壓抑被忽略被遺忘被輕視的心聲吶喊和情感宣泄。
中國的廣場文化是舶來品,曾經(jīng)的廣場文化總是為政治所操控?!爸袊髬尅焙蛷V場舞,是另一種顛覆的行為藝術(shù),請給她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和掌聲。
在上一期的來信版里,本刊同事分享了對他們影響深遠的書籍。本期的分享內(nèi)容是對他們影響最深(或是最喜歡)的一些電影。姑且稱之為“南人影單”,盡管這里的只是冰山一角。
鄭廷鑫:《肖申克的救贖》(絕望時就會重溫,所以看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一一》(我覺得, 我也老了),《第七封印》(騎士與死神關(guān)于死亡的對話),《晚春》(其實是小津與原節(jié)子的所有電影),《童年往事》(太有親切感了),《新龍門客?!罚ㄐr候關(guān)于俠客的所有想象,為無名無姓的時代干杯),《流浪者之歌》(一起看庫斯圖里卡的兄弟們,你們還好嗎),《阿基爾,上帝的憤怒》(心里有魔鬼的人),《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另一個譯名更貼切:路彎路直),《大話西游》(最初以為是喜劇,后來才知道是最大的悲劇,他好似只狗)
李乃清:排名不分先后?!赌惧鞓洹罚òBZ·奧爾米),《一一》(楊德昌),《狗鎮(zhèn)》(拉斯·馮·提爾),《父與女》(邁克爾·度德威特),《海上鋼琴師》(朱塞佩·托納多雷),《流浪者之歌》(埃米爾·庫斯圖里卡),《走鋼絲的人》(詹姆斯·馬什),《永恒與一日》(西奧·安哲羅普洛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馬克·赫爾曼),《和巴什爾跳華爾茲》(阿里·福爾曼)
鄧郁:《九色鹿》(故事和動畫的線條、設(shè)計都極有韻味),《城南舊事》(羨慕小英子的回憶是那么豐富而詩意,盡管那詩意里帶著些許的感傷。也羨慕她有個那么好的“宋媽”),《芙蓉鎮(zhèn)》(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性格扭曲又可憐的李國香),《辦公室的故事》(看強勢女上司和窩囊男下屬斗嘴、生情,臺詞幾乎和跳動的音樂一樣飛快。俄羅斯人的幽默有著一種摧枯拉朽還死要面子的可愛),《羅馬假日》(黑白片的No.1,赫本怎么看怎么美。能讓世人難以忘懷,縱是童話又如何),《肖申克的救贖》(最悲嘆的是老布出獄后的自絕),《冰風(fēng)暴》(個人最喜歡李安的一部。深度的絕望與內(nèi)心掙扎),愛在日出、日落、午夜系列(讓愛情定格還是在生活里磨蝕,生命里最投緣的兩個人該不該在一起?),《烈日灼人》(表現(xiàn)斯大林“大清洗”的這部切口很小,但在情節(jié)和心理轉(zhuǎn)換、歷史背景上有點挑戰(zhàn),初看時很是煎熬),《密陽》(宗教是救贖,還是逃脫懲罰的借口?最后的這個拷問,回味綿長)
張蕾:《第36個故事》(就像愛的人,一點都不完美,但因為太是你的菜而覺得怎么看都不膩),《中央車站》(后半部分很多枝節(jié)和層次,不論在哪里停止都可以,但電影卻總是演下去。你又覺得演下去也對。不演下去是戲劇,演下去就是世事了),《記憶碎片》(圍觀天才),《再見列寧》(時代印記如影隨形,平民的感知和反抗沒那么沉重,但因為太日常了,反而更加沉重),《初戀這件小事》(就算看上六九十遍都能笑出聲來),《立春》(小鎮(zhèn)青年的切膚之痛),《拼字比賽》(夢想特別可貴特別激動人心,有時也不好觸及,但夢想不空洞、不要命、不用感動中國)《十二怒漢》(所有贊嘆手藝人的詞匯都可以用上,充滿工藝、思辨的美感),《紅豬》(人生和愛情都是沒有答案的),《瘋狂約會美麗都》(只有一句臺詞的動畫電影,只有驕傲的法國人可以做到。再沒有哪部片子給我這么大的文化震撼力)
趙佳月:《燦爛人生》(有著相同起點和夢想的兩個人,人生觀被歷史和際遇重塑而分道揚鑣?;蛟S每個人都能從電影中撿到零碎的自己,在社會變遷或人生際會面前的抉擇和迷茫,甚至照出并不喜歡的自己,從而更清楚自己人生的要旨)
翁倩:排名不分先后?!稏|京物語》、《大話西游》、《肖申克的救贖》、《楚門的世界》、《菊次郎的夏天》、“愛在”三部曲、《七宗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