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的派翠西亞·凱絲(Patricia Kaas)像一名馴獸師,催眠般驅(qū)使著她的歌聲、她的聽眾,伴隨那一把性感磁嗓,一只只言語的獸從她的嘴里爬出來。
從“我的上帝”到“我的男人”……凱絲唱愛情、唱生命、唱美、唱孤獨、唱城市、唱“玫瑰人生”,那是伊迪絲·琵雅芙(Edith Piaf)的,更是她自己的。
今年5月7日,這位曾在卡內(nèi)基、奧林匹亞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演出的法國香頌歌后來到上海,舉行了一場名為“凱絲演唱琵雅芙”的音樂會。
2013年是20世紀(jì)上半葉香頌名伶琵雅芙逝世50周年,為向一代傳奇致敬,她從琵雅芙430首歌曲中精選十幾首制作了翻唱專輯《凱絲演唱琵雅芙》(Kass Chante Piaf),隨后開啟同名演唱會全球巡演。
“當(dāng)然,我不是簡單地模仿琵雅芙,我會以自己的方式,傳遞出我的情感和人生?!?/p>
凱絲堪稱繼琵雅芙之后最為世人熟知的法國女歌手,她用獨特的嗓音演繹融合流行、藍(lán)調(diào)與爵士風(fēng)格的香頌。在法語樂壇,早在席琳·狄翁走紅之前,凱絲已打入國際歌壇,出道15年后,曾創(chuàng)下全球唱片銷量1500萬張的驕人成績,吸引百萬歌迷參與其逾八百場演唱會,因此,她也被視作“法國的麥當(dāng)娜”、“當(dāng)代的琵雅芙”。
“早年在越南演出,由于當(dāng)?shù)孛耧L(fēng)保守,我被告知不要穿得太性感,但天氣實在太熱,演唱會我又很投入,所以渾身都濕透了,在場一萬多男性觀眾為之瘋狂,他們就叫我‘法國的麥當(dāng)娜’,麥當(dāng)娜和琵雅芙都是了不起的巨星,但我還是喜歡觀眾認(rèn)可我本人獨特的風(fēng)格?!?/p>
在滬期間,這位香頌歌后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國際巨星特有的陣勢:限時30分鐘專訪、高級酒店的咖啡雅座、忙碌的中法工作人員,還有坐在一旁“監(jiān)聽”的經(jīng)紀(jì)人……
凱絲姍姍而來,卸下臺上那套銀灰色V領(lǐng)低胸華服,也褪去了淺醉女伶的奢華冷艷;她穿碎花襯衣,配一條洞洞牛仔褲,休閑裝扮讓人想起巴黎街頭匆忙趕路的女人,這份平民氣質(zhì),也讓人聯(lián)想到她灰姑娘般的星途——那個在法國東部礦區(qū)小鎮(zhèn)俱樂部歡唱的女孩。
1966年,琵雅芙去世后第三年,凱絲生于巴黎三百多公里外的小鎮(zhèn)佛巴克。這個擁有一半德國血統(tǒng)的女孩,哼著“莉麗·瑪蓮”,尚不知琵雅芙是何方神圣,在她的個人世界里,那些命運絲網(wǎng)正曲縮在青春中,等待一個展開的時間點。
凱絲出身貧窮,她的父親是一名法國礦工,家中有兄弟姊妹6人,在她那愛好唱歌的德國母親鼓勵下,8歲時她便在礦工俱樂部里表演。
“最初就像游戲,然后它成了我表達(dá)自己的方式?!?/p>
11歲時,她開始在德國城市薩爾布呂肯(Saarbrücken)的一個小俱樂部登臺演唱,很快成了臺柱。13歲時,她和當(dāng)?shù)匾粋€小型表演團(tuán)體簽約,之后7年,每周六都在那里演唱卡巴萊小酒館舞曲。年紀(jì)輕輕的她,儼然是一位真正的職業(yè)歌手了。
一次偶然的機(jī)會將凱絲帶上明星之路:當(dāng)?shù)匾晃唤ㄖ煱l(fā)現(xiàn)了她并把她帶去巴黎錄音。這盤卡帶正巧被法國影帝熱拉爾·德帕迪約(Gérard Depardieu)和他妻子聽到,他們對這個姑娘的聲音贊嘆不已,于是為她制作了第一首單曲——《嫉妒》(由德帕迪約夫人創(chuàng)作)。那年,凱絲19歲,這個唱如琵雅芙、形似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的女孩,很快被樂評家視為潛力之星。
“如今,德帕迪約每次見到我,都會打招呼——嘿,小姐唱歌!”
1987年,凱絲推出第二首單曲《小姐唱歌》(Mademoiselle Chante),她那寬厚的藍(lán)調(diào)嗓音,立即俘獲法語系地區(qū)樂迷的心。主打單曲大熱后,首張個人專輯《小姐唱歌》蟬連排行榜3個月之久,在世界范圍內(nèi)暢銷:從魁北克到歐洲、從歐洲到日本……更在法國、比利時及瑞士等地獲得白金唱片銷售紀(jì)錄,贏得“法國音樂獎”(Victoires de la Musique)年度最佳新進(jìn)女藝人獎。此后多年歌唱生涯,凱絲屢屢獲得國內(nèi)外“年度最佳藝人”、“年度最佳專輯”、“海外最受歡迎法國藝人”等大獎肯定。
然而,星光燦爛的背后,凱絲曾飽受抑郁癥折磨。20歲名聲漸起時,一路陪伴她歌唱的母親因病去世,更不幸的是,沒多久父親也離開了世界,她用了近乎15年才擺脫雙親故去的陰影。“我不是悲傷,而是憂郁,當(dāng)母親在你20歲時就離開了你,隨后又是你的父親,這種憂郁會陪伴你一生?!敝两瘢瑒P絲都帶著母親病重時她送去醫(yī)院陪伴枕旁的泰迪熊。
聚光燈下,凱絲以她的音樂、美貌、身姿征服了全球無數(shù)樂迷的心,但她自己的情路卻頗為坎坷。2001年左右,她和比利時歌手菲利普·伯格曼(Philippe Bergmann)結(jié)束了長達(dá)6年的戀情,為了治愈情傷,她一度離開事業(yè)根據(jù)地巴黎前往蘇黎世,“我和我愛的男人分手了,我感到窒息,只想離開這里出去透口氣?!?/p>
2002年,凱絲受邀在法國新浪潮導(dǎo)演克勞德·勒魯什(Claude Lelouch)執(zhí)導(dǎo)的電影《紳士和淑女》(And Now Ladies and Gentlemen)中擔(dān)任女主角,在其銀幕處女作中飾演一位女歌手,隨片發(fā)行專輯《鋼琴吧》(Piano Bar)中,她重新演繹了多首膾炙人口的法國香頌,收獲如潮好評。興許是片中搭配默契,電影發(fā)行后傳出她與男主演、英國著名影星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的緋聞,一度引起英法兩國媒體關(guān)注。
“我常處于自我懷疑中,懷疑我的長相、身材和聲音……懷疑一切。拍這部電影前,我缺乏自信,很難適應(yīng)立即成為某個角色并且要像她那樣說話,不過現(xiàn)在我變得更加開放了?!?/p>
IFOP民意調(diào)查機(jī)構(gòu)和《周末報》聯(lián)合評選顯示,凱絲多年被選為最受法國人歡迎的人物,而且還是惟一的法國女歌手;上世紀(jì)90年代,她是越南內(nèi)戰(zhàn)后在河內(nèi)演出的第一位西方女性;2003年,她從德國總統(tǒng)手中接過德國官員十字勛章(德國最高榮譽獎,相當(dāng)于法國的榮譽勛位);2004年6月6日紀(jì)念諾曼底聯(lián)合登陸60周年之際,凱絲為 17位參加儀式的總統(tǒng)獻(xiàn)唱《愛的贊歌》,表演被全球33個頻道轉(zhuǎn)播,擁有10億觀眾,她被譽為法德和平使者,也是惟一參加此次正式紀(jì)念活動的法國藝人;2005年凱絲受邀首次來到中國,是第一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唱的世界級香頌歌后。
2011年,凱絲出版自傳《吾聲之影》(L'Ombre de ma Voix),作品暢銷歐洲。“拍電影、寫書是我一段有意思的經(jīng)歷,但我本人還是最喜歡自己的歌唱事業(yè),尤其享受在眾人面前演唱的成就感,我會繼續(xù)專注于自己的巡回演唱會及新專輯,我要歌唱隧道盡頭的光明?!?/p>
人物周刊:說說您對伊迪絲·琵雅芙的認(rèn)識,她的歌和她的人生哪些部分尤其吸引您?
凱絲:琵雅芙的歌聲非常真實,她唱歌就像說話那么自然,既有力量、又非常感性。我第一次唱她的歌就是那首《玫瑰人生》,那時我還不知道琵雅芙,后來我到了巴黎,人們總拿我和她比較,于是我開始聽她的歌,想弄清緣由。那時我還比較懵懂,如今我可以開這個致敬演唱會,因為我有了人生經(jīng)歷,也有了勇氣。當(dāng)然,我不是簡單地模仿她,模仿本身沒有意義,即使演唱琵雅芙,我也會以自己的方式傳遞出我的情感,以及我自己的人生。
人物周刊:說說整場致敬演唱會的場景設(shè)計?
凱絲:琵雅芙相信上帝,所以我在演出開場跪下祈禱,先唱了那首《我的上帝》(Mon Dieu)。在歐美巡演時有投影儀和不少裝飾,這次現(xiàn)場很素樸,我只是借用一些道具,在歌曲與歌曲之間穿插些說辭。我想展現(xiàn)她和讓·科克多的關(guān)系,你知道,他是她生命中的密友,她去世幾小時后他也去世了,我們法國人說這就像“共赴死亡的婚約”,所以這個場景下我演唱了《一日情人》,之后演唱《陌生人》和《白色短衫》我花了很大力氣,唱到這里,這個女人因為丈夫的離開,她徹底瘋了。
人物周刊:琵雅芙的歌曲中,哪首你會挑選出來代表你自己的人生?
凱絲:我會選那首《美麗愛情故事》(La Belle Histoire D‘a(chǎn)mour),歌詞是琵雅芙在她愛人馬塞爾·瑟旦去世后寫下的,我深受感動。那里面有一種力量,你可以感受到她在和悲痛抗?fàn)?。那也是我整場演出中最喜歡的場景設(shè)計,每次演唱,我能從她這個角色中感受到我自己的脆弱。
人物周刊:我想你一定看過那部電影《玫瑰人生》,可否做些評價?
凱絲:第一次看時,我被瑪麗昂·歌緹亞的表演深深打動!然后我又看了第二遍,你知道,這類傳記片,編導(dǎo)們總是傾向于展現(xiàn)那個人物最艱難的時刻:疲憊、酗酒、沉淪,但很多時候琵雅芙也是個非??鞓废矏偟娜?,這點并沒有展現(xiàn),所以再看時我有點失望,我會想,為何給人畫像時只展現(xiàn)那些陰影呢?不過,這是一部好電影。
人物周刊:還記得你8歲第一次登臺唱歌的經(jīng)歷嗎?
凱絲:印象中我最開始演唱的都是瑪琳·黛德麗的歌曲。8歲登臺的感覺很不一樣,就像玩兒一樣,你非常得意,瞧,我能站在這里唱歌了!那時候我不是在唱自己的歌,人們也不是來看我唱歌,大伙兒就是來個大派對,但那是我學(xué)習(xí)的地方。漸漸地,它成了我身體的一部分,我需要用它來詮釋自己,而這也是我所喜歡的。站在舞臺上和大家分享我的情感,在錄音棚創(chuàng)作新歌令人興奮,但我更喜歡看到真實的觀眾,同一首歌,你可以看到有人笑有人哭,每個人都把自己投射到歌曲中。
人物周刊:你的自傳《吾聲之影》在歐洲銷量很好,可否介紹下你的寫作?這個標(biāo)題也很有意思。
凱絲:事實上,很久以前就有人建議我寫自傳,但我總是拒絕,因為我比較謹(jǐn)慎。那一年突然就有沖動要開始這項工作,或許是年齡到了,但我不知怎么寫,所以我開始和一位女記者交流,我們聊了大概五十多個小時,然后我又花了兩百多個小時閱讀和重寫,差不多完成了這部傳記。對我來說,我不是在書里介紹我巡演所到國家的見聞和我出的一張張專輯,我要把自己全盤托出,標(biāo)題取作《吾聲之影》,是因為我講述了自己的生活,我想人們通過這些明白我歌聲里的情感源頭。不過,我并不想以非常戲劇化的口吻來講述自己的故事,例如,哦!我母親在我20歲時就去世了!我想以更平和更生活化的方式與讀者分享我的人生經(jīng)驗,仿佛穿越一條隧道,講述另一頭的光明。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玫瑰人生》那部電影,它過于強(qiáng)調(diào)戲劇化、沉重的部分,而忽略了日常的輕盈和素樸。
人物周刊:聊聊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場音樂會?
凱絲:也許是我第一次在巴黎奧林匹亞音樂廳的演唱會,不是因為在奧林匹亞的緣故,主要因為那是母親在世時惟一看到我表演的一次,她坐在那兒,為我感到驕傲。
人物周刊:你在舞臺上有沒有緊張害怕的時候?
凱絲:家人來看我時,我有點害怕,我希望自己唱得更好,但你沒有唱得更好因為你想得太多;還有當(dāng)我的嗓子有些累時我有點害怕,但這種情況不多,因為我熱愛舞臺。
人物周刊:舞臺之外,你的生活是怎樣的?形容下你一天的生活?
凱絲:實際上,我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多音樂環(huán)繞,當(dāng)我坐飛機(jī)、自己一個人走路時,我很少聽音樂,我享受安靜的環(huán)境,或者感受來自街道、森林的各種自然聲響。如果沒有演出,我很少外出旅游,我喜歡待在巴黎的公寓里,這聽上去有點無聊。在家時,通常我起得很晚,大概10點才起床,我是個井井有條的人,我喜歡整理房間,也會買點花來裝飾公寓,偶爾去見見家人和朋友,生活非常簡單。
人物周刊:說說你對巴黎這座城市的感知?
凱絲:這是我居住的地方,因為我總在全球各地旅行,我很享受回到家的感覺。巴黎很棒,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博物館,我知道很多人熱愛巴黎,因為它充滿浪漫氣息,那里有很多偉大的藝術(shù)家,但當(dāng)你住在那里,你的視角可能就有所不同。(你喜歡它保持那種舊舊的傳統(tǒng)模樣還是不斷變化?)巴黎保持它那樣兒挺好的,如果有更多事發(fā)生,那也不錯,就有更多可能性。
人物周刊:2008年你發(fā)行了專輯《卡巴萊》(Kabaret,小酒館歌舞表演),這張專輯里提到多位上世紀(jì)30年代的風(fēng)云女性,當(dāng)時是怎么考慮的?
凱絲:我對上世紀(jì)30年代的女性特別感興趣,因為她們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她們大膽宣稱:沒錯,我是女人,但我想去當(dāng)飛行員!比如阿娜伊絲·寧,她決定寫一本和性有關(guān)的書……(你是女權(quán)主義者嗎?)不是,我只是覺得為什么女人不能做和男人同樣的工作賺同樣的錢?但我不是會到街上游行大喊大叫的那種極端分子。
人物周刊:你心目中對另一半的期許是怎樣的?
凱絲:理想的男人能在很多方面給我?guī)眢@喜,當(dāng)然,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個念頭,我希望他長得如何如何,但我希望他能逗我笑,我喜歡容易感動、甚至?xí)薜哪腥?,而不是整日炫耀“瞧!我是個硬漢”那種,我們一般都喜歡溫柔些的。
(感謝上海非凡文化藝術(shù)有限公司劉瑋林先生、法國駐滬總領(lǐng)事館陳楠先生協(xié)助聯(lián)絡(luò)專訪;實習(xí)記者陸菲菲亦有貢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