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最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最美麗,那就是教師。愛是真情,是溫暖,是無窮的力量。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具體表現(xiàn)。平等對待和尊重他們,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使自己辛勤的勞動得到最佳的效果。
音樂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少,一周內僅有兩課時的課堂交往時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就需要在“愛生”的基礎上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互愛、輕松、愉快的和諧氣氛。以下就是我在“愛生”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用親切的微笑感染學生
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微笑,是世上最美麗的語言。當你微笑時,世界愛上了你。”
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它最有價值卻又不需要花你一分錢。它是什么?是微笑。微笑是人世間最美麗的語言。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除了陽光、空氣、水和微笑,我們還需要什么呢?”顯然,在這位哲學大師的眼里,微笑同生活中的陽光、空氣、水分一樣重要。
微笑使疲倦的人得到休息,使沮喪的人見到希望,使悲傷的人感受到溫暖的陽光。不吝嗇微笑的人,必將從微笑中得到更多。教師的微笑會讓學生對教師自然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更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二、用隨意的提問走近學生
音樂教師的提問很簡單:認真聆聽,仔細欣賞,談談你都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作品的主題是什么?作品的情緒是什么樣的?教師提問后,大家的興趣被調動了,捕捉關鍵信息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增強了課堂的實效性。當學生唱錯音、詞或答不出問題時,要做到耐心指導并給予幫助。
三、用熱情的目光關注學生
熱情,同時也培養(yǎng)了師生間的情感。怎樣充分利用音樂教學活動這個客體達到情感交流呢?關鍵是一個“愛”字。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苯處煱殃P注細節(jié)看做是教師心靈擺脫尷尬與惶恐的法寶,若我們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接踵而至的將是無盡的煩惱與不安。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咳嗽、嗓子啞了,下課時不要不聞不問,一定要及時詢問,給點藥或告誡學生要變聲了,別大聲說話,別再吃刺激的東西。
四、用課間十分鐘了解學生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可利用課間十分鐘和學生進行個別的交流。可以和學生交流課堂上遇到的疑難問題,就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平等親切的談話,談話的內容很多,可以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可以肯定學生的某種進步,也可以提醒學生應該注意的問題。這樣的交流不失為一個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心理狀態(tài)的良好途徑,對于拉近師生的距離也有積極的作用。我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唱歌,我也可以即興給大家表演一曲;有些學生喜歡在課間擺弄樂器,如吉他、笛子、口琴等,我也可以盡自己的能力“露一手”。通過課間十分鐘,了解、掌握學生在社會上、家庭中接觸的音樂作品,進行審美分析和評價,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傾向。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對學生體貼、關心的情感一定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
五、用賞識教育激勵學生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因為贊揚就是對他的肯定。學生也是一樣,為什么總是要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得他們呢?為什么不帶著賞識的眼光去看得他們呢?要知道,學生是渴望賞識的,因為它就像生命中的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很難想象一個成日被挑剔的人,會不垂頭喪氣,會有成就感,會認為生命美好,充滿信心。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熱愛生活、堅毅自信、勇于實現(xiàn)自我的人才。沒有贊賞,自信何來?沒有自信,談何成功?我想,還是多給一點笑臉,多給一點贊揚吧。賞識教育的特點就是注重鼓勵學生的每一個優(yōu)點和長處,讓學生充滿自信、自我覺醒。對好的學生給予賞識也許不難,可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更要多給一些關愛、一些賞識,因為他們更需要鼓勵,更需要信心。一個信賴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夸獎的話,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效應。老師不僅要會教書,更要會育人,讓每一個學生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對未來充滿信心,這是一個老師的職責。切不可橫挑鼻子豎挑眼,讓學生充滿失敗感。要知道,鼓勵、贊揚永遠比打擊、批評有效。
人一定要學會讀懂愛、感受愛、經(jīng)營愛。因為愛意味著責任,我深知:對深愛的父母,做一個能為他們分憂、令他們自豪的女兒是我的責任;對深愛的學生,做一個給予他們關愛,并在其中感受幸福的老師是我的責任;對深愛的學校、老師們,做一個令他們信任,可以給予大家支持和動力的人更是我的責任。責任本身是沉甸甸的,可“愛”把它變成了一種甜蜜的負擔。
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學生的心靈上,就能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喚起相應的情感,能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想象力更豐富,記憶力更深刻,并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責任感,也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周曉波.圣潔的師愛,心靈的綠蔭[J].宜興教育,2014.
作者簡介:楊玉霞,女,出生于1969年4月,本科,就職于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石洞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