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席來旺 吳 云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胡盛梅
在剛邁入2010年之際,一向習慣于對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yè)提要求的全球最大證交所——紐約交易所,破天荒請來一批中國經濟學家給華爾街銀行家和跨國企業(yè)家們上了一次“中國式經濟課”。對此,一名美方與會者表示,“現在大家想要對中國有第一手了解,所以我們開始請中國人來講中國經濟”。
這個名為“中國經濟論壇”的研討會由美國“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與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會議主題為“2010年的中國經濟:預測與視覺”。盡管暴風雪過后的美國東北部相當寒冷,但《環(huán)球時報》記者看到,7日早晨天剛剛亮,紐約證券交易所入口處就排起了長隊,這些一一通過安檢程序進入“紐交所”報告大廳的人們,都是沖著“中國經濟論壇”來的。
從上午8時一直到中午12時,會議除了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博士所作的“中國與世界經濟”主題報告外,還分“對新的一年的看法”及“中國增長模式”兩個時段,分別闡述了“中國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的透視”。除了會議總主持人為美國“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以及致開幕詞的為“紐交所”CEO鄧肯·尼德奧爾外,其他8位演講嘉賓全是來自中國權威機構的一流專家學者。
美國世界新聞網11日報道稱,2009年,中國雖然領先各國走出經濟衰退,但展望2010年,各界對中國經濟可不全然樂觀。物價上漲、房市泡沫、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貿易保護戰(zhàn)陰影持續(xù)籠罩等,讓許多看好中國經濟勢頭的投資者仍心存疑慮。在這次會議上,來自中國的經濟學家一致反駁外界“唱衰”中國的批評,分別發(fā)表了有關中美貿易戰(zhàn)、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貧富差距等問題的演講,強調2010年中國經濟將維持快速增長。
其中,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盧峰關于“中國經濟能在2025年超越美國”的觀點引起了媒體關注。盧峰在題為“中國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的預測”的演講中說,中國在2025年就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早于任何西方機構的預測。此前,美國高盛公司在一篇研究報告中預測稱,2045年后中國經濟將上升到第一位,其次是美國,印度居第三位。盧峰的這一預測將時間提前了20年。但《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一預測數據并未引起美國聽眾的格外反應。盧峰對此解釋稱,除了經濟學涵義,這一數據并無中美關系或其他國際政治學涵義。而且GDP超過美國是指總體經濟規(guī)模,而真正關系到民眾生活的是人均GDP。
邀請中國學者在美國“紐交所”以英文演講的形式來探討未來中國的經濟走勢,這一活動從內容到形式都得到了美國業(yè)界的積極回應。記者看到,報告大廳內座無虛席,近600位來自華爾街投資銀行、金融公司以及首都華盛頓、費城等地的外交官、經濟學家、律師等專業(yè)人士,不僅認真聽會,還積極參與到一問一答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美國世界新聞網的報道稱,在聽完中國經濟學家的演講后,有美方代表仍然半信半疑。一位匿名的美方企業(yè)人士表示,中國經濟的問題真的很多,但聽完之后又似乎都沒有問題,“但這不太可能”。他表示,如果這些學者能真正指出問題所在,而且討論解決辦法,可能會讓他放心一點。
美國“柯贊律師事務所”律師安大衛(wèi)的話代表了更多與會者的觀點。他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以往,我們對中國經濟形勢總是評估不足,我們總是看到中國社會及中國經濟中的各種問題,但是這些年來的事實表明,我們的判斷往往是錯誤的,未來中國經濟的基本形勢仍會是被看好的”。會議主持人、美國“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認為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會議。他在總結性發(fā)言中說,很多會議只是激起大家的情緒,但這個會議不僅有情緒,還有觀點。這為大家如何看待中美貿易和經濟關系提供了解決問題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