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摘? 要: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在高職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針對教育對象,結合高職院校數學教育現狀及培養(yǎng)目標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探索,希望能有效促進高職數學模式的改進。
關鍵詞: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方法
一、加強思想教育與提高認識
一方面,高職院校大多數學生思想素質偏低,且入學目的各異:有的升入本科院校無望,想學一門技術得以謀生;有的僅想混張文憑靠親人安排工作;更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尚小;怕孩子在社會上學壞……這樣的生源勢必會造成學生只重專業(yè)課而輕視基礎課的結果,從而對數學產生厭煩情緒。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在思想上存在較大負擔,常認為自己是高考的失敗者,對于較為抽象的數學學習極度缺乏信心,學習動力不足,這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針對這一問題,開課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與引導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闡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必不可少。從就業(yè)來看,企業(yè)較喜歡頭腦靈活、反應快、行為習慣良好、技術高超、職業(yè)道德高尚的優(yōu)秀員工,而數學的思維方法、嚴謹性等可使學生在這些方面得到較好的鍛煉。不僅如此,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較為廣泛,教師可舉一些生活實例像學生展示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其次,要鼓勵學生高職院校的數學不同于高考,這一階段的學習是輕松、愉快的,只要端正態(tài)度就一定能學好數學,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與動力.
二、嚴格篩選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基礎普遍薄弱、克服困難的意志力較差而惰性較強的學習特點,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培養(yǎng)目標,對這些學生的教學要采用走“職業(yè)型”、“實用型”的道路,要遵循“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少而精”的原則,對其教學除受教學進度影響外,更應針對學生實際接受能力而定。盡量減少繁冗、枯燥的數學定理、以及公式的證明,減少不必要的且費時費力的理論推導,重在指導學生應用這些公式及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對專業(yè)的價值,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減弱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懼與排斥心理.
三、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方法上也存在著一定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帶領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學內容要簡而精,幫助學生概況和總結學習重點。如第二章求各類函數極限的方法可概況為“六法。第三章求導數與微分需要掌握的學習要點,可引導學生概括成一副對聯:“一表”“雙則”“一應用”;“一高”“一參”“一微分”,即牢記基本初等函數導數一覽表、需特殊記憶乘積和商求導法則、會運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求切線方程、法線方程,掌握求函數的高階導數、參數方程所確定的函數求二階導的方法和求微分的基本公式。這樣,將書先由薄讀厚,再由厚讀薄的過程符合這一階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能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全面展示知識,并能使學生清晰、明了的認識到學習目標和任務,更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概況和總結的能力。第四章的用變量置換法求微分是學習難點,需要記住四類枯燥、卻常見的變量,并需要分別換元得到新的四個變量從而達到求積分的目的,由于高職院校很多學生基礎過于貧瘠,對高中學過的公式沒有印象,故講解換元原因和方法并不能起到積極效果,這時可以將這些知識生活化,將四個變量分別記為新進門的四位嫂子,給同學一定時間記牢她們的模樣,將換元的方法記為幾哥,當然 也要記準自己幾個哥哥的模樣,這樣可將這部分知識轉化成了看見幾嫂找?guī)赘绲膯栴}。如此教學可將必需記牢的公式生活化、親切化、趣味化,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最后,實現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有機整合,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多做練習,及時鞏固,配合小考,迫使學生時時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四、改善評價機制,弘揚正能量
評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不能僅憑一張試卷來判定,可體現在平時表現和期末測試兩方面,平時表現又可分為出勤、作業(yè)(課堂作業(yè)、家庭作業(yè))、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與正確率、單元測驗成績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評,平時成績也可采用公平、透明的記分制,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成績不是老師給的,而是靠自己努力一點點賺來的,這樣學生會倍加珍惜每一次機會,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但記分也應注意,若一味的采取學生自愿回答問題加分制,則很有可能使學生成績兩級分化嚴重,差生出現自我放棄的現象。教師應盡量保證機會均等,鼓勵差生積極把握機會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出難易程度不同的題目進行測試,以激勵差生找回學習信心。另外,可創(chuàng)辦特色教學,如每節(jié)課課堂任務完成后可讓學生自行出題解決本節(jié)課所研究的問題,寫在作業(yè)本上,教師進行抽查,并附上鼓勵與表揚的評語。這樣做可讓學生在強制參與學習中感受到來源于教師的人文關懷。從而達到讓學生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愛上一門課的目的。
最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本文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引起廣大學者對高職院校數學基礎課的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1] 劉德恩.職業(yè)教育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琴虹.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理念與實施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