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勤
【摘要】新課標要求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要極力構建卓越課堂。構建卓越課堂的前提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基礎,設計一些自學檢測題,并在課堂中認真落實這些檢測題。教師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在語言評價上盡量以激勵為主,學生參與積極,課堂效率自然就會得到提升。
【關鍵詞】自學檢測題 ?主導作用 ?語言評價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151-01
新課標頒布后,對傳統(tǒng)教學的批判聲不絕于耳。確實,傳統(tǒng)課堂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教學效率低下但師生卻又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教師備課、授課、批改作業(yè)一樣都沒有落下,然而學生的成績上升很慢。而學生呢,對課堂提不起興趣,上課無精打采,完全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課下就陷入了浩瀚的題海而不能自拔,以至于越陷越深。
如今,教育改革走進熾熱化,轟轟烈烈的搞起了課堂改革。一時間,教室四壁都有了黑板,課桌幾張一個圈,一堂課老師講解不超過5分鐘,校園內醒目的標語一串串:“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的課堂我做主”,“讓學生表現(xiàn)課堂、體驗課堂、感悟課堂、享受課堂”……高效課堂到底是什么樣?
一、深入淺出的設計自學檢測題
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自讀自悟的過程,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起始階段,是課文學習的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預習后自學檢測題的設計、完成與落實,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該怎樣設計自學檢測題呢?首先,要從學生的角度,走進文本,深入解讀教材,確定核心的學習目標,找準設計自學檢測題的切入點;其次要從教者的角度出發(fā),圍繞核心教學目標,依據(jù)學生實際,構建核心話題,讓學生的獨立學習更有價值。最后,把分析到的信息,設計成學生易于操作完成的題型,從而進行知識內化。如:《魚游到紙上了》 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新詞,理解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3.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教學難點:1.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并從中受到啟發(fā)。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圍繞教學目標在設計預習作業(yè)時,除了關注生字詞,朗讀課文、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外,我設計“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這樣一個話題,在話題之下設計三個小問題:
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
1.找出課文中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魚“游到了紙上”與“游到了心里”之間有關系嗎?
3.讀了課文,你最想說什么?
上述檢測題中的這個話題直指核心目標,而為了解決這個話題而設置的三個小問題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課文中描寫聾啞青年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這些句子,是聾啞青年勤奮專注、執(zhí)著追求的品質的具體體現(xiàn),正是有了這些品質,才會有魚“游到紙上的結果”。青年的執(zhí)著與勤奮,才會在頭腦中形成金魚準確生動的形象,才會呼之欲出。而讀了課文,你最想說什么,則是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意留心自己周圍的人。總之,這樣的設計深入淺出,能讓課堂教學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而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這些問題時又是一種學法指導,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二、“三講三動”落實自學檢測,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堂教學中把守著“三講”原則:“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易漏點”; “三不講”:“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怎么也學不會的不講?!??“三動”——“行動,課堂上學生動起來;心動,思維在動;神動,思想在動”。針對學生自學檢測時暴露的主要問題和學生的知識缺陷,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還存在很大的漏洞,還有很大的學習的必要性,這樣就促使學生,特別是優(yōu)秀生對所學的內容進一步思考,對學習留有期待。
三、語言評價活躍課堂
課堂評價運用得精妙,對于創(chuàng)造氛圍,激發(fā)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缎抡n程標準》在“評價建議”部分指出:“突出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同時還指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應注重定性評價??陀^地描述進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議?!币虼?,在進行評價時,要考慮到評價對象的不同需求,對不同能力的學生評價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
1.對尖子生,多給予啟迪。
課本上知識對于這部分學生是輕而易舉的事,他們所需要的是超越課本難度的新知,要體會學識上超越同齡人的快感,他們要享受獲得更高水平知識的樂趣。因此,評價不能停留在簡單肯定所學課本知識的層次上,而要選擇獨特視角,開闊視野,激發(fā)深入思考。
2.對中等生,誠摯地欣賞。
這部分學生在班內占多數(shù)。他們有向尖子生靠近的愿望,但積極性不能持久,潛力還沒有最大限度發(fā)揮。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是贊美和鼓勵。”兒童尤其天生喜歡鼓勵和贊美。就拿朗讀課文來說, “讀得真不錯!”“大家聽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這句話你讀得多好呀!再讀一遍給大家聽聽!”“老師都被你讀得感動了。”“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到目前為止,你是讀得最棒的一個!”…… 如此生動、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后怎么會不被深深感染?怎么會不受激勵呢?學生個個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梢哉f,生動豐富的評價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四、“堂堂清”治懶工程,構建務實高效的課堂
高效課堂也是一項治懶工程,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xiàn)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練習中的懶表現(xiàn)為練習速度慢,作業(yè)完成不及時或是抄襲作業(yè)。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較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以及他們作業(yè)人人給老師過關,不給他們抄襲的機會,不讓他們有拖拉作業(yè)的機會,給予的只是表演的機會。學生有了良好的聽課、作業(yè)習慣,學習成績長進了,信心充足了,教學效果就明顯提高了。
高效課堂無既定模式,只要課堂上學生是愉悅的,精彩的回答是從學生的嘴巴說出來的,只要學生學有所獲,就是典范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