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視野
從開會溜號、上班遲到,到工作拖延、辦事不力,甚至駕車違章、鄰里不和、信用不良……這些看起來并不屬于“上綱上線”的小問題、小毛病,如今都納入了江西上高縣干部預警管理的“紅線”。一旦干部存在上述行為,組織上就進行藍、黃、紅“三色”預警,并啟動相應的提醒談話、書面函詢、誡勉談話程序,責令限期整改。期限內整改不到位的,將自動轉入上一級預警程序,直至調整崗位、撤銷職務等組織處理。
2013年5月以來,上高縣已先后對10名問題干部進行談話提醒,8人誡勉談話,消除“苗頭性問題”4個。幾個月來,干部普遍感覺約束多了、自在少了,無論八小時內外,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格外注意了。與實行預警管理前相比,對干部的信訪反映逐步減少,反映干部問題的信訪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2%。
點評:“管早、管小、管平時”,對干部八小時內外日常行為進行“全天候”監(jiān)督,讓干部清楚哪些事情不可為,哪些行為必須警醒。有了這個系統(tǒng),就像醫(yī)生看病用‘X光機’一樣,組織部門對干部了如指掌,看得深、看得細、看得清,推薦干部時底氣也更足了。這樣的做法一方面向問題干部亮了“紅燈”,另一方面給黨員干部樹立了“風向標”。
近年來,德江縣探索建立以“干部述職、群眾質詢、限時反饋、監(jiān)督落實”為基本內容的村干部述職質詢制度,使廣大基層干部群眾擁有更多、更為廣泛的發(fā)言權、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并于2008年在合朋村開展了試點工作,2010年,在全縣345個村(社區(qū))全面推行。
據介紹,在述職質詢會籌備階段,先由村(社區(qū))支書、主任對各自分管的工作半年、一年來的開展情況形成述職報告草稿,經村支兩委班子討論后送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審閱,在此基礎上確定述職質詢會的具體時間。會議的主要內容有七項:一是由村支書、村主任分別作述職報告,村支書的報告?zhèn)戎卣匋h建工作,村主任側重談村務、財務工作;二是質詢、答詢,對不能夠解答的或涉及黨內工作不宜公開討論答復的,召開黨員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解決;三是民主聽證,述職報告中涉及兩委班子的重大村務活動和建設項目等涉及全體村民根本利益的事項,在質詢會上進行民主聽證,征求黨員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四是民主測評,由參會代表對述職干部當場打分并現場公布;五是述后承諾,根據質詢答詢情況,確定若干事關全村發(fā)展、群眾利益的事項,由支書、主任公開承諾限期解決。
點評:這種“民考官”的做法,將村干部稱職與否的評判權交給群眾,做到了還權于民,調動了群眾的參與熱情,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效果好。
自2006年新《公務員法》頒布實施以來,廣西一直按照綜合管理類來管理全區(qū)公務員。為了讓優(yōu)秀人才“下得去”,廣西去年10月頒布實施《關于組織開展全區(qū)市以上機關新錄用公務員到基層服務鍛煉的實施意見》,組織安排近5年來區(qū)市兩級機關新錄用公務員中沒有縣鄉(xiāng)兩級機關和村級組織工作經歷的人員到基層鍛煉,在引導上級機關人員向基層機關流動、更了解基層民情的同時,幫助基層解決人員緊缺問題。同時,為了讓基層公務員“上得來”,廣西將繼續(xù)公開遴選公務員,拓寬基層公務員的上行通道。通過“一上一下”,形成不同層級機關工作人員的雙向交流。針對廣西基層公務員招人難問題。近年來,廣西通過降低學歷、單獨劃定分數線等方式,吸引大學生到艱苦邊遠地區(qū)、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基層崗位就業(yè)。今年廣西將對原有的政策進行梳理,在繼續(xù)實行特殊傾斜政策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措施和辦法,形成具有廣西特色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
點評:國家公務人員不僅掌握公共權力,還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肩負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要抓好公務員的選拔培養(yǎng)管理工作,就要從嚴把好入口關,在從嚴選拔的前提下優(yōu)化公務員隊伍結構,把經過實踐檢驗、實績突出、作風過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層層選拔上來,把年輕的、有潛力的干部及時輸送下去,使我們的干部真正能夠下得去、上得來、干得好。
大幅提高環(huán)境質量考核權重,并加大對主要污染排放物削減率的考核,這是河北省保定市干部考核工作中的新規(guī)定。
按照新辦法,打破原來按照扶貧開發(fā)重點縣、非扶貧開發(fā)重點縣、區(qū)、開發(fā)區(qū)四類考核的辦法,根據全市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和總體布局,將26個縣(市、區(qū))和開發(fā)區(qū)分為三個梯隊進行考核。為增強考核的可操作性,保定市突出重點,建立健全以發(fā)展、穩(wěn)定、民生和作風為主要內容的考核目標體系??h(市、區(qū))考核指標體系把經濟發(fā)展的質量和效益放在優(yōu)先地位,并強化對民生改善、生態(tài)質量的考核,定量考核“經濟增長與發(fā)展后勁、生態(tài)效益和環(huán)境質量、改善民生與社會和諧進步、中心工作”四個類別的指標。在具體指標設置上,重點考核財政收入、居民收入、項目建設、縣城建設、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環(huán)境質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大幅度提高環(huán)境質量和生態(tài)效益在考核分值中的權重,加大對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污染排放物削減率的考核。同時,該市圍繞樹立導向、考用結合,積極推進綜合考核量化提名制度,考核結果直接與干部使用掛鉤。
點評:霧霾頻頻敲警鐘,惡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日積月累的問題,只有各級主管領導都感覺到“疼”,環(huán)境才有可能得到徹底治理。干部考核簡單以GDP論英雄的方式已不合時宜,在考核干部中加大資源消耗、環(huán)境保護等指標的權重,也是給了民眾一線治霾之希望。
近年來,南昌市探索建立了以“四看一聽”為主要內容的干部選任機制,著力解決單純以票取人和人情關系影響選人用人的問題。這一機制經2011年縣區(qū)換屆和市政府組成部門換屆人事安排實踐檢驗反映良好,目前,已在南昌全市干部工作實踐中充分運用,成為南昌市選人用人的常態(tài)化機制。
“四看一聽”即市委組織部在確定初始提名人選時一看實績,二看公論,三看關鍵時刻表現和組織部門了解掌握的一貫表現情況,四看巡視督導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掌握情況,并充分聽取單位黨委、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領導的意見。
在具體運作上,市委書記議事會只醞釀空缺崗位的任職條件及產生方式,具體人選由組織部門按照人崗相適的原則,通過“四看一聽”的程序提出。對市管正職,市委組織部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聽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以及該崗位前任領導的意見。對市管副職,按照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管好一級的要求,聽取空缺崗位所在單位黨組織及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意見,并征求分管市領導意見。市委組織部根據溝通情況,綜合組織部門平時掌握情況,通過民主推薦確定考察人選??疾烊诉x的民主推薦情況要求排位靠前(前三位)。推薦結果與溝通情況一致的,進入考察程序;不一致的,側重聽取單位黨組織意見;分歧較大的,則暫緩該崗位的配備。
點評:選干部關鍵在“選”,通過多維度衡量干部德才表現,讓好干部實實在在凸顯出來,不僅能較好地遏制干部選任過程中托人情、跑關系和“拉票”的不良風氣,也能使重實績、實干的用人導向更加深入人心。
湖北省委組織部公布了全省開展超職數配備干部專項清理、“帶病提拔”干部集中倒查和干部破格提拔集中自查工作情況:2013年,全省有14名“帶病提拔”的縣處級干部受到黨紀、政紀和刑事追究,4名違規(guī)破格提拔的有關責任人受到嚴肅處理。
根據中組部關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四項監(jiān)督制度的規(guī)定,湖北省嚴格執(zhí)行選人用人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選人用人中的嚴重失職失察、違規(guī)違紀行為,必須追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及有關人員的責任。對有問題的干部的提拔任用過程進行調查,確因違反選人用人原則、標準和程序或者營私舞弊造成“帶病提拔”的,追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點評:“倒查機制”從干部晉升提拔的源頭來防止“帶病提拔”現象,使“帶病”干部無機可乘,能夠有效地防止在干部選用中存在的不正之風。
江蘇省常州市對24名市級機關下派到市、區(qū)掛(任)職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進行了專項考察,改變“個人寫總結、組織作鑒定”的傳統(tǒng)做法,通過實地考察、實例分析、實績比較,檢驗干部在一線的工作成效、精神狀態(tài)和作風表現。
在現場考察過程中,堅持線面結合、上下印證,內外結合、左右互評,既聽取任職單位對工作推進情況的評價,又聽取工作服務對象對工作滿意度的評價,著重了解考察對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具體表現,從細節(jié)上掌握考察對象的評價和群眾公認度。同時,將專項考察同年度考核、平時考核有機結合,既縱向拿目標任務年初指標與年度完成情況逐一對照,評職責履行是否到位,又橫向拿各層面綜合完成率量化對比,看發(fā)展進步是否明顯,用實績客觀評判干部優(yōu)劣。
點評:一線檢驗干部實績,大大提升了年輕干部經營管理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既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又能真正體現“注重實績、崇尚實干”的干部用人導向。
人才隊伍建設是非公黨建工作所遇到的難題之一,為了化解這一難題,重慶武隆縣創(chuàng)新工作思維,轉變工作方式,以訓、壓、挖“三字經”為抓手,積極推動非公黨建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訓”,即加強非公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建立健全非公企業(yè)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機制,通過集中學習、分別指導和咨詢釋疑等多種方式和電子信息、網絡聊天等多種平臺靈活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活動,確保一周一小訓,一月一大訓,并由縣委組織部非公黨工委和縣工商局非公黨辦相關工作人員對各非公企業(yè)進行全方位無縫化的黨建業(yè)務指導,全面提升其黨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和黨建具體工作的操作水平,確保各企業(yè)(行業(yè)、協會)精準有效地完成黨建工作。二是“壓”,即敢于給年輕黨務工作者壓擔子。給予他們獨立開展工作的平臺,并建立相關激勵機制,通過壓擔子,使年輕黨務工作者很快成長為優(yōu)秀成熟的黨務工作的能手。三是“挖”,即挖掘非公經濟系統(tǒng)內的潛在人才。
點評:非公企業(yè)黨建工作既不能套用機關的做法,也不能套用國企的做法,企業(yè)黨組織需要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非公企業(yè)黨組織要善于把黨的政治優(yōu)勢轉化為企業(yè)發(fā)展的競爭力優(yōu)勢,在企業(yè)轉型升級的同時,不斷提升黨員職工職業(yè)素質,提升他們的接受新事物能力、適應新職業(yè)能力及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
(趙 兵)
(汪志球 郝迎燦)
(張紅璐)
(王雙停)
(洪組宣)
(方政軍)
(王海波)
(非 公)
(責編:郭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