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卷首語 以熱情和智慧用好人代會資源
文/本刊編輯部
全市矚目的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已經勝利閉幕。這次會議與各地陸續(xù)閉幕的人代會一樣,不僅是一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體現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盛會,而且以特定的時代氣息,展示了人代會所蘊含的豐富資源。聯系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深刻理解和開發(fā)利用好人代會資源,實際上早已跨越了問題本身,而成為在新形勢下推進人大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和必然選擇。
在我國的人大制度設計中,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權力機關,人大常委會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在人代會閉會期間履行人民代表大會的大部分職權。長時間以來,由于人代會一般每年舉行一次,并且會期較短,其團結鼓勁、凝心聚力和程序保證的一面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對于其資源的深度開發(fā)利用,似乎沒有給予更多的關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等重要政策主張,為做實人代會、用好人代會資源注入了新的動力。近年來,一些地方人大選擇有關重要的法規(guī)草案和重大事項類議案,提請人代會審議和表決通過,以案例的形式奏響了人代會資源全面開發(fā)利用的新序曲,意義非同一般。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代會資源本質上是一種政治資源。具體地說,這種資源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一是民意資源。代表在人代會期間提出的大量議案和書面意見,發(fā)表的諸多審議意見,集中反映了過去一段時間人民群眾對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凝結了代表的調研成果和聰明才智,對于“一府兩院”和人大改進工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二是平臺資源。人代會期間,代表通過聽取“一府兩院”和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與黨政領導干部面對面互動交流,更加詳細地了解了今后一年各方面全局工作的理念、思路、打算和重點。這對于代表監(jiān)督和建言“一府兩院”工作,提高履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無疑提供了一個最權威的政治舞臺。三是制度資源。人代會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具體實現形式,會議期間,代表有權對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其審議發(fā)言不受追究;各國家機關對代表提出的議案和書面意見,必須依法認真辦理并答復代表;同時,代表還享有提出詢問和質詢的權利等等。所有這些,均源于憲法法律的規(guī)定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保障,并從不同側面揭示了人代會資源的豐厚寶貴及其開發(fā)利用的巨大空間。
當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fā)展完善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真正開發(fā)利用好人代會資源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進一步說,最大限度地用好人代會資源,既要有改革的熱情、意志和智慧,又要努力從各個方面拿出切實有效的舉措。其一,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實人代會的運作,支持和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各項法定職權的依法有效行使;其二,必須以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的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比如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制度、人大的各項會議制度等等;其三,必須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分析處理代表提出的大量意見建議,特別是議案和書面意見,保證它們成為代表依法履職的重要載體和渠道。閉幕不久的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860多位市人大代表共提出了842件議案和書面意見,內容涉及本市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功夫研究落實好這些意見建議,必將對于上海實現創(chuàng)新驅動轉型發(fā)展,產生源源不斷的強大正能量。
今年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60周年。60年風雨兼程,60年春華秋實,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人代會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一定會取得新的成果,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制度規(guī)范也一定會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