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永萍 陶 瑩 駱 婕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產科,廣東廣州 510080
當終止妊娠對母嬰的益處大于繼續(xù)妊娠而孕婦又有陰道分娩條件、未自然臨產時可給予引產[1]。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2]于2008年指出引產是否成功主要取決于宮頸成熟程度,對于大部分需要引產的孕婦來說,宮頸條件不成熟占了大多數(shù),促宮頸成熟的效果是影響引產是否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傳統(tǒng)的促宮頸成熟方法以小劑量催產素的應用較為安全與廣泛,普貝生、米索前列醇等促宮頸成熟的藥物可致羊水栓塞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病例屢見不鮮。近年來,COOK 宮頸球囊被逐漸應用于引產,其主要通過促進宮頸成熟而發(fā)揮作用,多項研究顯示[3-5]COOK 宮頸擴張球囊對于促進宮頸成熟效果明顯。COOK 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的機制可能為通過對宮頸逐漸地機械性的擴張作用和局部刺激引起內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從而促進宮頸成熟和誘發(fā)子宮收縮[6]。康麗萍[7]研究顯示,COOK 宮頸擴張球囊用于引產可提高引產成功率。為比較分析COOK 宮頸擴張球囊聯(lián)合催產素引產及單純使用催產素引產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將2013年2月1日—2014年1月31日在該院引產分娩的初產婦123 例分為兩組,進行比較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2013年2月1日—2014年1月31日在該院引產分娩的初產婦123 例分為兩組,將57 例使用COOK 宮頸擴張球囊聯(lián)合催產素的產婦設為觀察組,將66 例單純使用催產素的產科設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7.09±3.59)歲,孕周(39.47±1.24)周;對照組年齡(27.88±3.16 歲,孕周(39.28±0.98)周,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①單胎;②胎膜完整;③年齡18~35 歲;④孕周36~42 周;⑤無陰道炎性疾?。虎逕o內、外科基礎疾病;⑦無引產禁忌癥;⑧要求陰道試產;⑨簽署相關同意書(使用COOK 宮頸擴張球囊、使用催產素同意書等)。
①觀察組使用COOK 宮頸擴張球囊提前12 h(引產前1 d晚上)進行促宮頸成熟。(操作方法: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暴露宮頸后將雙球囊導管插入宮頸內,在子宮球囊(U)及陰道球囊(V)中分別注入并40 mL 生理鹽水,輕拉導管使子宮球囊緊貼宮頸內口,再向子宮球囊注入40 mL 生理鹽水后固定。12 h后給予行人工破膜,破膜后1 h 行催產素2.5 U 加入生理鹽水500 mL 點滴(專人負責、依宮縮調節(jié))。有6 例球囊自行脫落臨產,有2 例出現(xiàn)胎膜破裂。②對照組直接使用催產素2.5 U 加入生理鹽水500 mL 點滴(專人負責、依宮縮調節(jié))。
觀察比較兩組剖宮產率、第一產程時間、胎兒窘迫、羊水污染、產后出血、產后盆腔感染、羊水栓塞的情況,參照《婦產科學(第8 版)》的診斷標準進行界定。
用SPSS 1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統(tǒng)計結果以(±s)表示,進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兩組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不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09,P=0.007),觀察組陰道分娩率較高,而剖宮產率較低,見表1。兩組第一產程、潛伏期、活躍期時間比較均不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9,P=0.019;t=-2.41,P=0.018;t=-2.35,P=0.021),觀察組第一產程、潛伏期、活躍期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見表2.
表1 兩組剖宮產率比較
表2 兩組第一產程時間比較[n(%)]
兩組產后出血及羊水污染發(fā)生率不同,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53,P=0.173;χ2=8.38,P=0.004),其中觀察組產后出血率較對照組低,而羊水污染率較對照組高;兩組胎兒窘迫、產后盆腔感染、宮頸裂傷及羊水II°以上污染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分娩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分娩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s)
產程觀察組(n=45)對照組(n=37)t P潛伏期活躍期第一產程2.56±1.33 1.67±0.97 4.23±2.28 3.22±1.19 2.16±0.84 5.38±1.97-2.41-2.35-2.39 0.018 0.021 0.019
臨床實際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COOK 宮頸擴張球囊聯(lián)合催產素引產的案例,第一產程較短,引產成功率較高。因此我們通過本研究將其與傳統(tǒng)單純使用小劑量催產素引產相比較,了解其對引產是否有積極作用,而一個好的方法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效果,更需要有可靠的安全性,所以,我們在研究中進行了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產后盆腔感染等多方面來評價該方法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剖宮產率為21.05%,陰道分娩率78.95%,對照組的剖宮產率43.94%,陰道分娩率56.0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觀察組的引產成功率較高,剖宮產率較低,證明了使用COOK 球囊聯(lián)合催產素引產的有效性較好。兩組產程情況的比較顯示,觀察組潛伏期為(2.56±1.33)h、活躍期為(1.67±0.97)h、第一產程為(4.23±2.28)h,對照組潛伏期為(3.22±1.19)h、活躍期為(2.16±0.84)h、第一產程為(5.38±1.97)h,觀察組的潛伏期、活躍期及第一產程較對照組均明顯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于Cook 宮頸擴張球囊是一種硅膠雙球囊,將雙球囊分別置于宮頸內外口,通過緩慢的機械刺激作用產生漸進性擴張宮頸作用,而且球囊對宮頸的壓力可引起局部子宮蛻膜分泌外周內源性前列腺素[8]。觀察組在使用后宮頸較軟,經??扇?~2 指,宮頸成熟度明顯改善,在人工破膜和催產素誘發(fā)宮縮后,使得平時需要時間較長的潛伏期明顯縮短,而另一方面,伴隨著潛伏期的縮短,孕婦的精力和體力消耗較少,對于宮縮有積極作用,不容易出現(xiàn)繼發(fā)性的宮縮乏力,對產程的順利進行非常有利,活躍期所需時間也可能因此而減少。由于產程的縮短、使得孕婦不容易出現(xiàn)疲勞,對宮縮也有積極的作用,還可以通過精神心理因素來影響整個產程的進展,使得引產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該研究另一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為2.2%明顯低于對照組16.2%,而羊水污染率為31.1%明顯高于對照組1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盆腔感染、宮頸裂傷、胎兒窘迫兩組比較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均無一例發(fā)生羊水栓塞。由于觀察組于催產素點滴前一晚(約12 h)進行COOK 宮頸球囊放置,可機械性的刺激宮縮,而在臨床實踐中也看到絕大多數(shù)孕婦可以出現(xiàn)較弱的不規(guī)則宮縮,弱的宮縮的刺激可能是觀察組出現(xiàn)羊水污染率較高的原因,但我們發(fā)現(xiàn)觀察組出現(xiàn)II°以上的羊水污染率較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于輕度的羊水污染病例我們跟蹤發(fā)現(xiàn)并不使胎兒窘迫的發(fā)生率增加。對于產后出血情況對照組稍高,研究認為觀察組的產程較短,對于孕婦的精力、體力消耗較小,間接的可影響產后子宮收縮情況,而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9]。此外,因為COOK 宮頸擴張球囊是一種額外的陰道操作,將球囊放入宮頸內口,在臨床上,我們會擔心它是否會增加感染的機會,而該研究也給出了其并不增加產后盆腔感染的結果,同時,該研究還顯示COOK 宮頸擴張球囊的使用不增加宮頸裂傷及胎兒窘迫的發(fā)生率,也無羊水栓塞病例出現(xiàn),表明了COOK 宮頸擴張球囊聯(lián)合催產素引產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COOK 宮頸擴張球囊聯(lián)合催產素引產不僅提高陰道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縮短產程,對提高引產成功率效果明顯,而且降低產后出血,不增加產后盆腔感染、胎兒窘迫等風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當然,該研究也存在一些混雜因素,病例數(shù)量有限、孕婦對疼痛的忍受程度不同無法堅持繼續(xù)陰道試產、以及助產士專業(yè)水平和護理經驗的差異都可能對研究結果造成一定的干擾,今后仍需要大樣本的研究進一步證實目前的結論。
[1]張建平,包琳.正確掌握引產催產方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 ,28(2):89-93.
[2]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分會產科學組.妊娠晚期促宮頸成熟與引產指南(草案)[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8,43(1):75-76.
[3]崔金暉,滕奔琦,伍玲.宮頸擴張球囊與控釋地諾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的臨床研究[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3,16(10):622-626.
[4]胡紅梅,趙敏.子宮頸擴張雙球囊在足月妊娠引產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3,5(4):48-50.
[5]李云秀,付帥,柏智,等.宮頸擴張球囊促宮頸成熟及引產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3,34(15):2358-2360.
[6]KHOTABA S,VOLFSON M,TARAZOVA L,et al.Induction of labor in women with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using the double balloon dewice[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1,80(11):1041-1042
[7]康麗萍.球囊促宮頸成熟聯(lián)合縮宮素引產40,例效果觀察[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4,11(1):169-170.
[8]毛紅梅,李建玲.低位水囊促宮頸成熟的臨床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雜志,2006,15(3):178.
[9]謝幸.婦產科學[M].8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