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
竺可楨同志是我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竺可楨同志一生孜孜不倦、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在氣象學、氣候學,物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和我國自然資源綜合考察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更為寶貴的是他凝聚在這些貢獻中的思想品德。他對祖國、對人民、對青年的熱愛,對科學真理忠貞不渝的追求,他光明磊落,大公無私,正直不阿的品格,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水滴石穿、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嚴于律己、克己奉公的情操等等。正是因為這樣,竺可楨同志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尊敬,是值得我國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習的光輝榜樣。
我們要學習竺可楨同志畢生為祖國強盛而無私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竺可楨生長的年代是中國人民災難深重的年代。他從青年時期就懷著“科學救國”的思想。投身于發(fā)展祖國科學和教育事業(yè),把從西方學到的現(xiàn)代科學知識,應用到中國的環(huán)境之中,建立中國自己的科學。他認為科學并不是歐美所專有,大聲疾呼中國應該努力趕上去。竺可楨十分重視我國古代科學文化遺產的寶庫,從二十年代起就開始研究我國自然科學史。他說:“我國偉大先民的卓越成就是值得科學工作者廣泛宣傳的?!毙轮袊闪⒅螅谥袊伯a黨的領導下,竺可楨同志積極投入了發(fā)展新中國科學技術工作,根據(jù)他的主張,《共同綱領》寫下了“努力發(fā)展自然科學,以服務于工業(yè)、農業(yè)和國防建設。獎勵科學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普及科學知識”的條文。在新中國初創(chuàng)時期,竺可楨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為科學院的建設精心規(guī)劃,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并親自擔任生物、地學部的領導工作,為我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962年,竺可楨在72歲高齡的時候,在經過新舊中國的對比之后,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愛國主義者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竺可楨走過的道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千萬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我們今天紀念竺可楨同志,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使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熔為一體,并且和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黨結合起來,為加快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步伐而貢獻最大的力量。
我們要學習竺可楨同志注重實踐、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優(yōu)良學風。竺可楨同志高度重視基礎科學的理論研究,強調科學為國家建設的實踐服務。在他直接領導和親自組織下,開創(chuàng)了與經濟建設有密切聯(lián)系的自然資源綜合考察、自然區(qū)劃、農業(yè)區(qū)劃等項工作,推動了沙漠、冰川、農業(yè)氣象、物候、海洋和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研究。竺可楨同志十分重視科學普及工作,他身體力行,寫了不少科普文章。我們今天紀念竺可楨同志,就是要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堅持科學技術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振興中華而充分發(fā)揮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
我們要學習竺可楨同志勤奮不懈,實事求是的治學態(tài)度。竺可楨學問淵博,造詣精深,涉獵廣泛,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他一生勤學不輟,至老不殆。他雖然受過西方文化教育,對我國古代文化也很有研究,但他一貫堅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目標是繁榮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yè),服務于振興中華的事業(yè)。實事求是是竺可楨一生的座右銘,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時,把“求是”作為校訓,教育學生不盲從、不隨聲附和、不武斷專橫。他說過,科學家要敢于講真話,要有只求真理,不計個人利害的犧牲精神。竺可楨終生勤奮學習、工作、觀察、紀錄、研究,并且每天寫日記,數(shù)十年如一日。擔任領導工作之后,雖然身兼繁重的幾種職務,但從未停止過科學研究和觀察。五十年代初期,他雖已年過花甲,為了工作需要,仍決心攻俄文,終于能夠閱讀俄文資料。他75歲高齡仍親自到大自然去深入考察,直至晚年病重的時候,還抱病修訂文稿。他以學習研究為最大的快樂。以十分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人類全部的知識財富。今天,我們紀念竺可楨同志,就應該學習和發(fā)揚他那種實事求是的勇氣和水滴石穿的毅力,勤奮學習和工作,為使我國的科學技術躋身于世界民族先進之林,實現(xiàn)我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宏偉目標而做出貢獻。
我們要學習竺可楨同志熱心扶持青年成長,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竺可楨同志—生致力于教育,致力于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曾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出任浙江大學校長13年,桃李滿天下,飲譽海內外。在國民黨反動派迫害青年的時候,竺可楨同志總是挺身而出,保護青年,從而受到青年學生的尊敬。新中國成立后,竺可楨為培養(yǎng)青年而嘔心瀝血,他身為科學界的一代宗師,卻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從不以權威自居,從不壓制不同的學術觀點,而是悉心扶持青年,獎掖后學,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教誨不棄涓滴,成為受人尊敬的良師益友。我們今天紀念竺可楨同志,就是要學習和發(fā)揚這種熱愛青年的品格,培養(yǎng)大批優(yōu)秀的青年科技人員,在我國科學界切實形成一種老、中、青科技人員民主、互敬、共同進步的氣氛,為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而努力。
我們要學習竺可楨同志一生廉潔奉公,公私分明的高風亮節(jié)。在抗美援朝時期,他就多次把外匯捐贈給國家。1955年,他把故鄉(xiāng)的幾間樓房送給國家。以后,又把他在南京擔任氣象研究所所長期間用的房子獻給國家。竺可楨同志擔任科學院領導工作之后,組織上給他配了一輛專車,但他只是在上、下班和因公外出才乘坐,平時上圖書館、書店、理發(fā)店,都是乘坐公共汽車。直到年近八旬,還堅持這樣做。我們今天紀念竺可楨同志,就是要發(fā)揚與群眾同甘共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進一步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搞好廉政建設,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更加順利地推向前進。
同志們,竺可楨同志誕生一百年的今天,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奴役中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正在推進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yè)。在這個事業(yè)中,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將發(fā)揮重要的戰(zhàn)略作用。這個事業(yè)需要成千上萬像竺可楨那樣的科學家,黨和人民對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寄以極大的希望。我們相信,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會以李四光、竺可楨等科學先軀為榜樣,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大力協(xié)同的光榮傳統(tǒng),為奪取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勝利,為使科技進步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fā)揮更大作用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