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神奇的經歷,一個美麗的傳說。2014年9月17日這一天,是我最難忘的日子!
精靈出現
早晨7:00,天還沒亮,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督導完大宣講工作的我和駕駛員小董急著趕回喀什。車子在蜿蜒曲折、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駛。夜幕籠罩下的高原,清冷、寂靜,汽車的燈光和轟鳴聲劃破了高原的夜空。年輕性急的小董開車快,我囑咐他:“山高路遠夜行,別開太快,天亮到卡拉庫里湖,下午到喀什就行。”
小董放慢車速,8:30,當一抹紅色的晨光打在世界著名山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山頂時,我們準時到達卡拉庫里湖。我急忙下車,拿著相機對準金紅色的慕士塔格峰拍下了它絢麗多彩的景色??上萝嚥坏?0分鐘,我就凍得瑟瑟發(fā)抖,手指不聽使喚,快門也按不下去了。原來這9月的帕米爾高原,已是寒氣襲人,薄冰浮水,銀裝素裹,溫度已是零下攝氏五六度。我趕緊回到車里,用空調給自己加溫。一會兒,身體暖和了,我又下車拍了一組照片,便往山下行駛。
車到白沙湖,高原上陽光明媚,晴空萬里,似乎沒有那么冷!于是,我又返回慕士塔格峰山下,想拍幾張雪山倒映在湖面上的風光照片。
正當我在一片濕地上全神貫注拍攝時,突然一只背部閃動著棗紅色羽毛、雙翅明亮潔白的漂亮鳥兒從我頭頂飄過。我頓時眼睛一亮。哦噻,好漂亮的美麗精靈呀!我激動萬分,興奮無比,在這亙古高原有如此美麗精靈神奇出現,一定是只非常罕見、十分珍稀的鳥兒!我迅速調換鏡頭,屏住呼吸,凝住目光,聚焦這沒有見過從天而降的美麗精靈。只見它頭頂向后長著四五根長長的羽毛,如同清朝官服的頂戴;粗壯的頸部向下長著一排長長的羽毛,恰似少女佩在胸前的首飾。鳥的眼部呈淺黃色,嘴棕褐色,腿金紅色。鳥兒富貴、大氣,非常特別,非常漂亮,如同一件藝術珍品呈現在我面前。我興奮地按下快門,快速記錄下這鳥兒精美絕倫的倩影。
無從知曉這美麗精靈從何而來,也不知它將要去向何方?;蛟S是長途飛行勞累、饑餓,或許是這冰山之下曾經有它美好的記憶,抑或是對這高原湖泊有著深深的眷戀,它在這片金黃色的高原濕地上落下,一邊尋覓食物,補充能量;一邊戲水弄姿,洗浴羽毛。只見它一會兒低頭在草叢中尋找小昆蟲,一會兒跳入溪流中用它那棕褐色短粗的嘴在水中啄食。它那嫻熟的捕食技巧,準確的捕食能力,讓我贊嘆不已!一只蝴蝶從草叢中飛過,它閃電般地空中奪食,尖尖的嘴像鉗子一樣夾住蝴蝶的頭,還沒等我回過神來,蝴蝶已進入它的腹中。我在心里為這小小精靈高超的捕食技能叫絕,更為我在海拔3 700多米高的卡拉庫里湖濕地發(fā)現這美麗的鳥兒感到無比驚喜!我的鏡頭,隨著它的倩影不停地移動拍攝。沒幾分鐘,我又發(fā)現它扇動著翅膀,一躍而起,猶如雄鷹一頭扎進草叢里,將一條蜥蜴死死咬住。這是一條體型較大的蜥蜴,頭在鳥嘴里,尾巴在嘴外面使勁搖晃,企圖擺脫被吃掉的厄運。無奈鳥嘴強硬有力,無法掙脫,沒掙扎幾下便成了鳥兒的美食。
拍攝中,這神奇美麗的精靈,就像個任性、頑皮的公主,有意與我捉起了迷藏。它時而藏在水溝里,時而隱身草叢中,時而飛向遠處,讓我抓拍不到它那美麗的身影。我在草地、石頭與溪水之間,費勁地移動著相機,追尋它的蹤跡。我一會兒蟄伏在草地上,一會兒蹲在溪流里,小心翼翼地接近它。膝蓋被石頭磨破了皮,一點不覺疼痛,鞋和褲子全濕了,也全然不知。眼里只有這個美麗的精靈,只有滿心的歡喜和激動。
也許是我的虔誠善意感動了它,這精靈很通人性。正當我累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的時候,它神氣十足地昂著頭,站在草叢上,嘴里叼著一條高原五道黑小魚,像是炫耀自己的戰(zhàn)利品,有意給我擺了個姿勢。我在記錄它那精彩神情的瞬間,心中升起無限遐想:9月17日,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印首日,也是印度總理莫迪64歲生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這美麗的精靈神奇問世,莫不是對兩國友誼的深切祝愿,對兩國人民的美好祝福?
在我與這美麗精靈邂逅近2個小時、拍下100多張倩影后,中午13:30,它輕盈而起,飛上藍天,飛向遠方,去尋找它向往的地方。
印度池鷺
我趕緊收拾行裝,一路快速下山。一到喀什,我就把拍攝經過用微信發(fā)給了“昆侖隱者”和“天山雪松”。大約晚上23∶50,在烏市出差的“昆侖隱者”打來電話,興奮地說:“老彭,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拍的是印度池鷺,在中國首次發(fā)現,你出名了!”,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立即打開電腦上網點擊“鳥網論壇”,搜尋印度池鷺的相關信息。鳥網論壇顯示:印度池鷺,拉丁學名為Ardeola grayii ,命名時間為sykes,1832,英文名稱為lndian pond Heron,科屬分類為鷺科、池鷺屬,外形特征與我拍攝的美麗精靈一模一樣!
據報道,印度池鷺是一種中型涉禽鳥類,體長約46 cm,體形呈紡錘形,色澤艷麗,雌雄同色,以魚、蝦、蛙及昆蟲為食,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陸及中南半島等地,屬珍稀鳥種。
我將消息迅速告訴了“天山雪松”,他聽后十分高興地說:“銀星好鳥緣!為你高興,為你祝賀,你為中國鳥類家族又添一名新成員!”他在網上發(fā)帖:“喀什鳥友為你驕傲!中國鳥友為你自豪!”
哇,我太興奮啦!沒想到一次短暫的外出,一個小小的偶遇,竟然有一份如此厚重的意外發(fā)現和收獲!驚喜、激動、狂亂的心跳,一起向我涌來。我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所震驚!
第二天,有著豐富拍鳥經驗的“昆侖隱者”剛回喀什,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向他講述拍攝經過。他未來得及看我拍的照片,嘴里就不停地說:“了不得,了不得,你搞了個新紀錄,大家為你高興!”他邊說邊為我剪輯照片。
我們在交流、溝通拍攝體會的過程中,昨日那幕拍攝的情景又在我眼前浮現。我想,與這絕世精靈之間,是否一定有著前世今生的心靈相約,今生前世的不變許諾?。〔蝗?,它怎會在這高山峻嶺、雪域高原上,在秋草已黃、秋意正濃的日子里,神奇出現呢?
美麗精靈,明年的今天,我還來這里,還來帕米爾高原,在碧波蕩漾的卡拉庫里湖,在金草灘迷人的濕地上與你相會。我的吉祥鳥,你聽見了嗎?
背景鏈接:
2014年9月17日,新疆鳥友在慕士塔格峰山峰下卡拉庫里湖濕地拍攝到印度池鷺(lndian pond Heron,Ardeola grayii),成為今年中國發(fā)現鳥類的又一個新紀錄。印度池鷺體長約46 cm,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松,具有絲狀蓑羽,在哈薩克斯坦、克什米爾地區(qū)有分布,大部分海拔在4 000 m以上。印度池鷺的分布地由于海拔過高,此前并無在中國生存記錄。這是首次出現在中國境內,此次發(fā)現為中國鳥類家族再增一位新成員。
9月27日,中國鳥網首發(fā)《神奇精靈、美麗問世——印度池鷺發(fā)現拍攝記》后,百度、騰訊、搜狐、網易、虎魚、昆侖、天山、亞心、大西北、中國觀鳥組織聯(lián)合行動平臺等全國網站紛紛轉載,點擊率飆升。僅中國鳥網一周內近萬人點擊,近千人跟帖贊評,圖片被眾多鳥類愛好者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