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因連續(xù)擴招,畢業(yè)就“剩”下了。有人將入住的大學畢業(yè)生稱為“畢??汀?,溫少波卻說,他們應(yīng)該叫“必勝客”。
2008年,溫少波創(chuàng)辦了“攜職”,目的是減輕畢業(yè)生求職的負擔,幫助他們盡快找到滿意的工作。
很快他卻發(fā)現(xiàn),好的愿望并非就有好的結(jié)果。比如,好不容易為求職學生牽線搭橋,拿到了面試的機會,可學生就是不愿去。理由千奇百怪:下雨不去,打雷不去,公交車要轉(zhuǎn)好幾趟也不去,甚至有的說還有2集電視劇要看。其實,這些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還是自卑。這讓溫少波明白,畢業(yè)生不僅僅缺錢,更缺自信心。
于是,“攜職”從打造勵志氛圍開始,這家在杭州萬塘路六部橋的小旅社,共有17個房間,可提供140個床位,每間宿舍都用“搜狐”“百度”“小米”等令人神往的“最牛企業(yè)”來命名,讓求職學生一看就熱血沸騰。
然后就是讓求職的大學生“動”起來。憑學生證或畢業(yè)證可以入住“攜職”,首日免費,往后每天28元。對于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攜職”會建議對方到前臺實習,其間除免費提供住宿之外,每小時還有5元的收入。他們就是想讓學生樹立“只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沒有過不去的坎兒”的信念。
“攜職”蘊藏著豐富的勵志“礦藏”,總能讓人滿懷希望地來挖掘,又滿懷信心地奔向他們期待的未來。這里曾有個小伙子,來時兜里只有50
元,但成功地拿到了錄用通知。這里還出過一位百萬富翁,一名金融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鉆研業(yè)務(wù),獲得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幾年后年薪達百萬元,還將曾住這里的室友變成了事業(yè)拍檔。
“攜職”公司的“大內(nèi)總管”余愉快的勵志故事更具有意義。2008年,余愉快從杭州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一次,他參加了面向寒門學子的專場招聘會,溫少波也來此擺攤招聘。這家“寒酸”的旅社“求職住宿+求職服務(wù)”的模式讓余愉快倍感溫暖,于是他果斷應(yīng)聘加入。從前臺實習生一路走來,如今已升任店長,完成了一次“逆襲”。
在旅社中曾三番五次出現(xiàn)人稱“跳槽帝”的曉林鵬,也是勵志“富礦”。在他畢業(yè)后的兩年時間,他找了很多工作,最長的堅持了7個月,最短的才2個月。每到“空窗”期,他就來旅社打工掙床位。他就是以這種方式,激勵著新來的學生淡定地面對求職路。曉林鵬最終找到了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這也告訴大學生,工作既要努力找,也要有耐心,太陽總有照到你的時候。
除了增加信心,“攜職”還給予入住者力所能及的溫暖。每位初來者在前臺登記時,都能獲得一個綠色的禮包,里面有一張免費住宿卡,一張寫給父母的明信片,一份杭州求職地圖。此外,旅社還有專職的“人才紅娘”,會讓新房客提供簡歷。這些“紅娘”與杭州許多企業(yè)的人力資源部都有聯(lián)系,他們根據(jù)學生的求職意向、性格特點等,推薦學生去合適的企業(yè)面試。旅社內(nèi)可免費上無線網(wǎng),每位入住者還能得到50元的話費。只要辦某銀行的信用卡,就能免費住一晚。
截至2014年6月,“攜職”向用人單位推薦的大學生已超過2.5萬名,為企業(yè)招聘外包人才一萬多名,使得一個又一個大學生的夢想在這里起航。
溫少波說,自從做了“攜職”后,覺得幸福感極強,每天最高興的不是掙了多少錢,而是聽人來報告說:今天為多少大學生找到了工作,多少人成了“必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