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
前段時間跟父母去旅行,和我媽住一個房間的,是一個來自天津的W阿姨。W阿姨第一面看上去就笑語盈盈的,從言談舉止間就能看出她是個特別大氣又爽朗的人。我媽跟W阿姨住了六天,因此聽到了不少關于W阿姨的故事。
W阿姨出生在一個部隊家庭,從小家境不錯,幾個孩子都發(fā)展得很好。但偏偏輪到她上大學的時候“文革”爆發(fā)了,因為家庭原因,她被下放到工廠。到了工廠里,W阿姨每天依然雷打不動地訂閱報紙雜志。當別的工友都織毛衣、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天、背地里吐槽她很怪異不合群的時候,W阿姨也很奇怪地認為:“毛衣有什么好織的?”于是,就這么一頭打毛衣,一頭看報紙?!拔母铩苯Y束后,W阿姨就從工廠進入了辦公室工作。
W阿姨的兄弟姐妹們現(xiàn)在均是各自崗位上的重要骨干,只有W阿姨,雖然進入了辦公室工作,但離兄弟姐妹還差一大截。W阿姨的爸爸覺得很對不起她,但W阿姨覺得沒什么,只要肯努力,走到哪里都一樣,關鍵是對生活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才能過上怎樣的生活。別看W阿姨已六十多歲,退休后已經(jīng)去過很多國家了,護照基本都蓋滿了戳。每一個靠近W阿姨的人,都會被她的笑容和爽朗的性格所影響。比起團隊里其他老頭老太,一聊起來不是擔心孩子沒對象,就是擔心孩子不要娃,W阿姨真是隨便一張口就讓人覺得與眾不同,心真寬。
W阿姨的老公年紀大了,耳朵不太好,有時候講話要多講幾遍。老公很焦躁,總是很生氣,覺得自己很沒用,但W阿姨不這么想。W阿姨對老公說:“其實最倒霉的是我,別人家老公說一遍能聽清,我得說三五遍你才能聽清。我都沒覺得累,你生什么氣?比起那么多殘疾人,以及老了生病起不來的人,咱們已經(jīng)很幸福了,多說幾遍話算什么?”
有一次,W阿姨和老公為了小孫子的事生氣,離家出走,住到酒店示威。在酒店里一想,為了一個小孫子,一個長大都不知道記不記得她,一個估計也看不到他長大的小孩子,跟自己相濡以沫的老公生氣,太不理智了。孫子不會陪伴自己一生,只有老公才會陪伴自己一生,而且老公一輩子努力賺錢給自己花,為什么要為這么個小孩子,傷老公的心呢?想完,就提著包回家了。
W阿姨還會手機上網(wǎng)、玩朋友圈、網(wǎng)上訂票等,提起吃大龍蝦,第一個從游泳池里跳出來便要去??傊鶺阿姨在一起,感覺不到她老,總覺得自己還不夠潮。W阿姨總是笑嘻嘻的,相比眉頭凝重的其他老年人,我總結出一個真理:“老年人拼的不是家產和背景,而是對生活態(tài)度的較量。有著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就能過出怎樣的老年生活來?!?/p>
我想把W阿姨的一切都總結為逼格高。一個逼格高的人,一個眼睛里有格局的人,無論在哪里,遇到了怎樣的困難,都能活出萬丈光芒,風生水起。
每個人的人生階段都差不多,年輕的時候,總愛跟別人比,可就算贏了一點點,又能代表什么?其實,一個人究竟過得怎么樣,從眼睛和眉頭就能看得出來。心懷的世界是怎樣的,就能活成什么樣兒。俗話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想當鴻鵠就不要抱怨,或者不要被別人的閑言碎語牽絆得心有余悸,想當鴻鵠,有些路,必須一個人走。
(釋義“逼格”:指“裝逼”的格調,與“裝逼”意思不同,“裝逼”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的一種行為。而“高逼格”很多時候是指一種做事待人的態(tài)度,是需要用心去營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