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Wilson等
可持續(xù)化學是指在化學產品的設計制造過程中,在原子層次并從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角度減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質的使用或產生,提高原子利用率,同時高效使用可再生資源。伴隨著世界走向“后石油時代”,化石燃料匱乏,無節(jié)制地使用石油已經對環(huán)境造成巨大壓力,世界各國對可持續(xù)化學的發(fā)展日益重視。而催化是發(fā)展可持續(xù)化學的關鍵,它支撐90%的化學制造過程,對化工和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書首次將異相催化的研究熱點和清潔工藝、原位監(jiān)測聯系起來,致力于研究異相催化劑用于清潔化學合成,同時運用當代光譜技術設計汽相、液相反應催化劑,最終實現可持續(xù)方法制備精細、特殊、藥物化學品的新催化路線。
全書共14章:1.清潔工藝和催化的介紹;2.乙醇選擇性氧化的機理研究;3.多相體系的反應監(jiān)測:有機合成中耦合原位光譜技術的應用;4.光催化材料、表面中間體和反應機理的在線研究;5. 對映體選擇性異相催化;6.固體酸、堿的催化清潔技術的機理研究;7.活性位分離的異相催化劑;8.設計多孔無機構架;9.裁定納米顆粒用于清潔工藝-實現尺寸和形貌的控制;10.金屬有機結構用于精細化工;11.用于清潔催化技術的過程強化;12.Operando表征(在真實反應條件下,并且配有反應產物實時分析的表征手段)和原位表征近來的發(fā)展趨勢-用于合理設計催化劑的技術;13.核磁共振技術用于在線監(jiān)控催化劑行為;14.環(huán)境壓力下的X射線光電子能譜。
本書內容由英國阿斯頓大學的歐洲生物能源研究中心主任Karen Wilson教授和卡迪夫大學催化研究所的Adam F. Lee教授(同時兼職華威大學和莫納什大學的可持續(xù)化學合成部門主席)聯合撰寫。兩人的研究領域都集中在可持續(xù)化學合成,Karen Wilson教授傾向于設計異相催化劑用于清潔化學路線,尤其是設計可調的孔狀材料用于可持續(xù)生物燃料和化學品的合成,而Adam F. Lee教授更傾向于表面科學和催化的研究。此書內容豐富,配有大量的實例和彩圖,這些都源于遍布催化、材料、光譜學、過程強化和綠色化學等各個化學學科分支的29個科學家和工程師收集的資料,因而極具參考價值。
此書強調應用,適合正在學習可持續(xù)化學或綠色化學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作為珍貴的參考資料,幫助那些活躍在清潔工藝領域的催化科學家和工程師。
李蓓,碩士生
(北京化工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