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跑啊跑,跑啊跑。
與馬拉松賽不一樣,諾貝爾獎這件事,村上春樹總是難以撞線。盡管如此,他的巨大影響力,對如今馬拉松熱潮的涌動,可謂貢獻(xiàn)良多。
1982年秋,村上春樹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書《尋羊冒險記》,開始職業(yè)作家生涯,也就在這一年,他開始長跑。
他對長跑,有一種與文字相似的癡迷,日復(fù)一日,用雙腿丈量著土地和距離。對于身體來說,這是一種放松和鍛煉的方式,還是一種磨難?
馬拉松,全程距離26英里385碼,折合為42.195公里,當(dāng)年第一位跑馬拉松的古希臘英雄跑完全程把命都搭上了,村上君這樣的大叔級非職業(yè)選手跑馬拉松,那是在拿繩命來詮釋,什么是井猜。
顯然,這一定是真愛,既然是真愛,那就祝福他:奔跑吧,村上!
原來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啊
2006年2月,他出版了一本風(fēng)靡一時的《當(dāng)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村上迷們才知道,原來村上君不僅是“坐”家,對體育運動也很熱衷。更難得的是,他竟然能在近四分之一世紀(jì)里,幾乎天天堅持。
1982年,他33歲,在開始跑步之前,他嗜煙如命,一天最多要抽60支煙,手指都熏成了黃色,每天伏案寫作,時間一長就感到精力不濟?!懂?dāng)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其實是村上的《論持久戰(zhàn)》,還沒紅,他就未雨綢繆,在想,怎么把寫作生命延長,并以最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寫作中去?別看他的小說感性,你看他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時,是非常理性的。他發(fā)現(xiàn),相對其他,跑步有幾大好處。球類項目大都需要對手和伴侶,需要器具和裝備,一個人空手練乒乓像話嗎?可是跑步一人足矣,一雙跑鞋,一條馬馬虎虎的馬路,就可以滿足勤儉節(jié)約的村上健身的需求。大城市馬路上塵煙滾滾,跑27年,恐怕肺比吸煙時還黑,所以他索性將家搬到了千葉縣的習(xí)志野,那一帶,還是郁郁蔥蔥的鄉(xiāng)間,空氣清新,而且,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他家附近,日本大學(xué)理工學(xué)部的操場也可以任他選用,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意志堅定的村上戒了煙,執(zhí)意成為職業(yè)作家,其實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職業(yè)跑步家。你會發(fā)現(xiàn),跑步對于他,有一種奇怪的魔力。原來他是如此嚴(yán)重的癮君子,可是,因為跑步的時候沒法抽煙,居然就這樣把煙癮給戒了。
他也不是一口氣就跑下馬拉松的,這有一個循序漸進(jìn)的過程。一開始,他跑30分鐘就已累得氣喘吁吁、心臟狂跳,長期不運動,突然跑上長距離,身體需要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很多人就此打住,可是村上堅持了下來,很快,他的跑步就卓有成效,距離長了,心不慌、腿不抖,呼吸節(jié)奏變得穩(wěn)定,甚至跑步的姿勢,也變得瀟灑起來。
于是,跑步,和寫作、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一樣,被編進(jìn)了他的人生密碼,在他,那可能就是一次說跑就跑的旅行,沿途的風(fēng)景也許已看透,猜不透的,是他奔跑的過程中,頭腦中閃現(xiàn)的靈感火花。
在跑步中,他一如既往地感悟著人生。他夫人吃什么都不長肉,村上不是,正好相反,吃什么都胖,這一度讓他感到自卑和苦惱?!盀槭裁慈撕腿瞬顒e就這么大呢?”和范偉差不多的問題困擾著他。不過,跑完步之后,他就想通了。和寫作一樣,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寫出名篇佳作的天才型大作家當(dāng)然也是存在著的,但畢竟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和村上一樣,需要人生長跑一般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抵達(dá)人生的高峰和終點。再者,雖然不跑步也不長肉,但是長期缺乏運動,身體機能必然要衰退,肌肉也會萎縮,那些因為怕發(fā)胖而堅持跑步的“不幸者”呢?他們因為鍛煉,而增強了體魄,精力更為旺盛,代謝可以長期保持比較好的狀態(tài),這算不算因禍得福?所以村上說,還是要以長遠(yuǎn)眼光來看問題。
往往有他的朋友會對他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跑步感到由衷的欽佩:“你真是意志堅強??!”他自己也曾采訪已經(jīng)退役了的前奧運會長跑選手瀨古利彥:“瀨古君這樣高水平的長跑選手,會不會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覺得煩啦、想待在家里睡覺這類情形呢?”村上原來以為對方會回答:“怎么會呢?長跑是很愉快的事?。 睕]想到瀨古君竟是以怒目圓睜的方式回答:“那還用問!這種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p>
這時,村上才松了一口氣:原來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啊。
他在想啥呢?
人在跑步的時候,時間似乎會相對變長,在這相對更長的時間中,村上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村上的回答有點無厘頭:“老實說,在跑步時思考過什么,我壓根兒想不起來?!?/p>
他腦子里的念頭是隨著季節(jié)而變換的:“在寒冷的日子,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熱的日子,則思考一下炎熱;悲哀的時候,思考一下悲哀;快樂的時候,則思考一下快樂。如同前面寫過的,還會毫無由來地浮想往事。有時候,只是偶爾有之,也有關(guān)于小說的小小靈感浮上腦際。盡管如此,我?guī)缀鯊牟辉伎颊?jīng)的事情?!?/p>
原來即使是大作家,長跑,也沒有那么玄妙和復(fù)雜呢。他說他跑步,只是跑著,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偶爾會有一些思緒會進(jìn)入他的腦海也是很正常的事,那就像是路上一朵朵白云,飄進(jìn)他的視野,仰頭遙望橫空飛去的白鷺,那是一種徹底的放空,讓身體被自然的風(fēng)與云填滿,感受生命的律動。
是不是因為村上的這本暢銷書激發(fā)了大眾的長跑熱情,不知從何時起,馬拉松這種枯燥無味、極其考驗選手耐力的體育項目居然成了一種時尚運動。喜歡馬拉松、甚至不惜在霧霾天奔跑的同志們實在讓人感佩他們的熱愛之情。曾幾何時,當(dāng)我們上體育課時,我們曾經(jīng)那樣痛恨1000米考試,村上春樹也沒有例外,而現(xiàn)在,他不僅把長跑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還積極參加馬拉松比賽,最長的一次,居然有100公里。
那是1996年6月23日,他報名參加了在日本北海道佐呂間湖畔舉行的超級馬拉松大賽,一開始和他每天的跑步?jīng)]什么不同,可是到達(dá)55公里休息站后,他就發(fā)現(xiàn),他的雙腳有些腫脹,只好換了雙大一號的跑鞋繼續(xù)比賽。之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變得極其痛苦,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么辦?還有一半路,如何挺過去?”他心里想。
這時,他想起一本書上介紹的竅門。心里開始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機器。我沒有感覺。我只會前進(jìn)!”
神奇的事發(fā)生了,不知從哪一秒開始,他渾身的痛楚突然消失了,他開始不斷超越其他選手。
下午4點42分,他到達(dá)終點,成績是11小時42分。在后半程,他超越的選手,是200人!
他說:“人生馬拉松。終點線只是一個記號而已,其實并沒有什么意義,關(guān)鍵是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睕]錯,人生,就是一次漫長的超級馬拉松,終點在那終將抵達(dá)的遠(yuǎn)方,活得精彩是這一路的風(fēng)景,讓你欣賞,是你的幸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