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聚愛,王志芹,劉彥榮,杜雪芬,李 賢
(1.河北省贊皇縣醫(yī)院,河北 贊皇051230;2.河北省人民醫(yī)院,河北石家莊050057)
輪狀病毒性腸炎又稱秋季腹瀉,是全世界范圍內的兒科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居兒科住院疾病種類第二位[1],它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疾病,每年全世界有1億以上兒童患輪狀病毒性腸炎,有41.8-52萬例患兒死于輪狀病毒性腸炎,其中85%患兒是在發(fā)展中國家。輪狀病毒是世界范圍內引起兒童嚴重急性腸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幾乎每個兒童4歲以前都感染過輪狀病毒,每年全世界約造成50萬人死亡。我院兒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微量元素鋅輔助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收到很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診斷為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患兒200例,大便檢測輪狀病毒抗原陽性。其中男115例,女85例;年齡6個月~3歲;輕度脫水158例,中重度脫水42例,發(fā)熱52例,伴支氣管炎18例,肺炎4例,大便常規(guī)見白細胞36例,脂肪球7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100例,2組患兒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并發(fā)癥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輪狀病毒腸炎治療:輕度脫水不伴嘔吐者,根據(jù)化驗結果給予喜炎平抗病毒治療,5~10 mg/(kg·d),肌肉注射,每日1次,同時給予補液鹽口服??诜a液鹽配方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1971年推薦的方法:由氯化鈉 3.5 g、碳酸氫鈉 2.5 g、氯化鉀1.5 g、葡萄糖20.0 g,加水至1 000 mL配制而成[2];輕度脫水伴嘔吐及中重度脫水者,根據(jù)化驗結果給予喜炎平抗病毒治療,5~10 mg/(kg·d),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100~250 mL稀釋后靜脈滴注,控制滴速30~40滴/min,每天1次。同時根據(jù)患者液體丟失程度分別給予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對癥等治療。合并細菌感染的給予抗生素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微量元素鋅輔助治療。鋅用量:葡萄糖酸鋅6個月以下10 mg/d,6個月以上20 mg/d,分3次口服,持續(xù)服用14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輪狀病毒性腸炎治療后糞便形狀及排便次數(shù)、止瀉時間、脫水糾正時間、退熱時間、全身癥狀輕重及總病程。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治療72 h內糞便形狀及次數(shù)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內糞便形狀及次數(shù)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內糞便形狀及次數(shù)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處理運用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效果 例(%)
2.2 2組腹瀉次數(shù)、止瀉時間、退熱時間、總病程比較 見表2。
表2 2組腹瀉次數(shù)、止瀉時間、退熱時間、總病程比較(±s)
表2 2組腹瀉次數(shù)、止瀉時間、退熱時間、總病程比較(±s)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n 腹瀉次數(shù)/次 止瀉時間/h 退熱時間/h 總病程/d對照組100 32.2 ±2.8 99.0 ±8.7 25.12 ±13.12 8.66 ±2.52治療組 100 23.1 ±2.1① 74.1 ±10.6① 23.21 ±12.16 5.22 ±1.21①
2.3 不良反應 2組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健康意識的普及及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鋅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鋅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細胞內最豐富的微量元素。因為鋅與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細胞的分裂、繁殖、組織的修復有密切的關系,故被列為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近年來發(fā)現(xiàn)鋅對免疫細胞的DNA合成有重要作用,鋅是200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及激活因子,直接參與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能量代謝、氧化還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過程。鋅可以促成淋巴細胞的生成,激活多種免疫遞質的活性,從而激發(fā)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使機體不易受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鋅對維持上皮細胞的正常功能及控制修復過程起重要作用。鋅可減輕Ⅰ型變態(tài)反應,對防治喘氣性氣管炎反復發(fā)作更為有效。鋅對部分細菌和病毒有對抗作用,能干擾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的復制,抑制新病毒產生,因而能有效地治療感冒。鋅的過多或補充量超過機體所需量,則降低或抑制免疫反應,健康成人的鋅補充量超過允許量10~20倍時,能降低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功能而損害免疫功能[2]。適量補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提高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
缺鋅后,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等很多酶的活性降低,DNA和RNA合成量減少,各種氨基酸的代謝紊亂,隨之,細胞分裂和生長均受干擾,T細胞功能不全,導致機體防御能力下降[2]。使機體易受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
缺鋅可以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由于鋅缺乏可影響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使腦垂體生長激素分泌減低,引起發(fā)育停滯、骨骼發(fā)育障礙、第二性征發(fā)育不全,致使患兒身材矮小。鋅缺乏時,胸腺、脾臟萎縮,免疫功能減低,易發(fā)生各種感染,此外,患兒傷口愈合延遲,常出現(xiàn)口腔潰瘍[3]。
低血清鋅對母嬰有潛在危害,由于鋅直接參與DNA和RNA的合成,缺鋅可使核酸合成減少,蛋白質合成減慢,造成組織和器官的發(fā)育不同步,從而導致胎兒畸形[4]。
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缺鋅影響味蕾細胞更新和唾液酶的活性,使舌黏膜增生、角化不全,以致味覺敏感度下降,發(fā)生食欲不振、厭食和異食癖。缺鋅是引起小兒畏食癥的重要原因[5],嚴重畏食可以導致兒童生長、發(fā)育、身高、體質量均低于同年齡正常兒童水平[6]。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增多、房屋裝修、各種色澤鮮艷的玩具、被動吸煙等導致兒童鉛中毒。鉛中毒是多器官多臟器多系統(tǒng)受損。嬰幼兒鉛中毒表現(xiàn)有:體質量不增、發(fā)育遲緩、頭暈、頭疼、記憶力下降、拒食、偏食、喂養(yǎng)困難、腹痛、腹瀉、便秘多動、運動失調、貧血、免疫力低下和易感冒等。研究發(fā)現(xiàn)鉛中毒兒童血鋅、鐵、銅水平低于同齡兒,經過補鋅、補鈣治療可使患兒血鉛水平下降,這一點說明鋅、鐵、銅能減少鉛的吸收[7]。
輪狀病毒性腸炎好發(fā)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發(fā)病高峰在冬季,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力短暫。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感染率達48.9%[8]。輪狀病毒性腸炎急性期呈低激活狀態(tài),與細胞免疫變化和臨床癥狀恢復相一致,提示輪狀病毒感染全過程中細胞免疫參與的重要作用。改善細胞機體免疫功能對于抗輪狀病毒效果顯著,已有研究認為鋅與嬰幼兒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密切相關,①腹瀉患兒不僅存在細胞免疫功能低下,也存在體液免疫功能低下[9]。鋅是合成免疫細胞所需要的重要構成物,鋅可以促成淋巴細胞的生成,激活多種免疫遞質的活性及增加腸道分泌性IgA的分泌,提高黏膜屏障系統(tǒng)的抗病能力,從而激發(fā)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使機體不易受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因此補鋅可以使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抵抗輪狀病毒感染,加速腹瀉的痊愈。②鋅可以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和修復功能,腹瀉時補充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維持腸道黏膜的完整或防治液體的丟失,能明顯減少腹瀉的次數(shù)和大便的排出量、持續(xù)時間,并明顯降低腹瀉所導致的兒童病死率。③鋅是體內多種酶的輔酶,補鋅能增加腸道消化酶,促進消化道功能的恢復。④鋅通過調節(jié)腸道的吸收和/或分泌過程促進腸黏膜對水、鈉的重吸收使水電解質分泌減少[10]。腹瀉時補鋅,能使水、鈉、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脫水迅速糾正,從而縮短腹瀉病程。⑤輪狀病毒病毒常侵入小腸黏膜細胞,使腸絨毛破壞,鈉、水吸收減少,導致腹瀉,鋅主要在十二指腸及小腸上段被吸收,當腹瀉時飲食減少,丟失增多,導致機體處于缺鋅狀態(tài),鋅缺乏影響腸黏膜修復導致病情遷延[11]。腹瀉可導致電解質紊亂,并加重包括鋅在內的微量元素過量丟失而加重失衡,從而與電解質紊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腹瀉時補充鋅,可調整微量元素鋅的失衡,增強機體免疫力,維持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和促進腸黏膜修復,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
微量元素鋅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和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據(jù)陳金平[12]報道我國約60%學齡前兒童缺鋅。適量補鋅可促進免疫細胞發(fā)育、DNA的合成,而缺鋅和高鋅可導致DNA合成障礙,免疫細胞發(fā)育停止。所以一定要科學補鋅,合理補鋅。本研究采用微量元素鋅輔助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效果明顯好于單獨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腹瀉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止瀉時間、退熱時間、總病程均短于對照組(P均<0.05),有顯著性差異。并且鋅價格便宜,服用方便,能縮短住院天數(shù),減少醫(yī)療費用,值得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1]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86-1299
[2]彭茂蘭,涂建軍.鋅與免疫功能[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7,19(12):1121
[3]崔焱.兒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52
[4]汪麗珠.微量元素與小兒外科疾病的關系[J].中華兒科雜志,1992,13(1):47 -48
[5]蘇文,徐輝甫,陳杜林,等.小兒厭食癥與血鋅水平關系探討[J].海南醫(yī)學,2005,16(8):95
[6]業(yè)成,盛少禹,李增禧.微量元素鋅與兒童生長發(fā)育[J].現(xiàn)代微量元素研究,2007,2(5):259
[7]吳惠蘭.臺州市0-3歲兒童血鉛及微量元素檢測結果淺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8):1181
[8]衛(wèi)海燕,張耀東,高鐵錚.更昔洛韋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和動態(tài)排毒觀察[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20(1):69
[9]應愛娟,江米足.鋅在兒童腹瀉治療中的作用[J].國際兒科學雜志,2009,36(5):535 -537
[10]邱燕玲,張麗,趙紅.腹瀉患兒補鋅治療前后血鋅水平檢測及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0,19(7):874-875
[11]舒敏,范娟,陳桂華,等.兒童急性腹瀉治療的循證評價[J].臨床兒科雜志,2008,26(7):627 -623
[12]陳金平.葡萄糖酸鋅預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J].河北醫(yī)藥,1999,2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