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
“再見了寶貝,你太弱了?!?/p>
1969年,當美國航天員準備首次登月時,地面指揮人員戲謔地對38萬千米之外的航天員說,請關注一位帶著兔子的中國姑娘。那時,光臨月球,入駐廣寒宮對中國人來說仍然停留在神話中,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2013年12月2日1點30分,當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拔地而起,托舉著嫦娥三號探測器奔向太空時,中國開啟了激動人心地落月探測任務的大幕。很有意思的是,1972年的這一天,“阿波羅”17任務航天員塞爾南登上“挑戰(zhàn)者”登月艙,在月面上留下了最后幾步。塞爾南是那次任務的指令長,而“阿波羅”17是美航宇局在“阿波羅”登月計劃下最后一次派人登月。
2013年12月14日晚9時11分,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虹灣區(qū)成功著陸。這是自1976年蘇聯(lián)月球24號探測器登月以來,蒼涼寂寥的月球時隔37年再度揚起塵煙,這也是中國航天器首次降臨地外天體,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上成功實施軟著陸的國家。
2013年12月15日23時許,嫦娥三號著陸器與玉兔巡視器進行首次互拍成像試驗,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紅旗通過電視直播“亮相”,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嫦娥三號“兩器”互拍。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專門發(fā)出賀電。
美國探測器拍攝的嫦娥著陸點
對美國人來說,中國威脅論是永不過時的主旋律
各國專家和媒體對嫦娥三號成功落月的關注一直熱度不減,對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充滿期待。
美國普渡大學教授、著名航空航天專家詹姆斯·隆古斯基說,中國在月球上成功實施探測器軟著陸,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中國在認真追求太空探索目標,他對中國在該領域勇于承擔巨大風險感到非常振奮,并認為這將激勵其他國家在探索太空方面付出更大努力。他認為中國將繼續(xù)延伸其在太空中的足跡,其載人登月的可能性已非遙不可及。盡管中國還沒有公布載人登月計劃,但只要他們下定決心,中國航天員飛向月球的道路無可阻擋。
美國圣母大學土木環(huán)境工程與地球科學系著名月球科學家尼爾對嫦娥三號團隊和中國表示祝賀。他說,這是1976年蘇聯(lián)進行月面軟著陸后全球首次再度成功實現(xiàn)月面軟著陸,對月球科學與探測領域來說是個偉大的日子。嫦娥三號軟著陸展現(xiàn)了重新開展無人探月的潛力,無疑將會帶來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他說他對此感到非常激動。
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說,此次探月對于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來說是歷史性飛躍。英國《衛(wèi)報》指出,用無人探測器登月是非常大的技術挑戰(zhàn),嫦娥三號成功登月進一步鞏固了中國作為強大太空國家的地位。英國《金融時報》載文稱,玉兔駛上月面展現(xiàn)了中國的技術能力和國家自豪感。
“中國準備在月球上實現(xiàn)中國夢!”,法新社的文章把掌聲給了中國的探月計劃。德國《明鏡》周刊網(wǎng)站載文稱,這次落月探測是“中國在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中邁出的又一步伐”。
南非的《郵衛(wèi)報》《星期日時報》和《商業(yè)日報》詳細報道此次落月,有的報道直接引用中國國家航天局的觀點,解讀此次探月的重要意義。
斯里蘭卡主流媒體《每日新聞》稱,嫦娥三號任務是中國實施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過程中取得的“偉大飛躍”,中國正朝建立有人長期駐守的空間站和載人登月大步邁進。
在海外對嫦娥三號探月的相關報道中,不少報道都提到了與中國在空間技術發(fā)展上合作的好處。
俄羅斯專家認為,未來世界主要航天大國應該在近地外層空間探索中加強合作。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依靠國際聯(lián)盟完成航天新發(fā)現(xiàn)和重大項目,而中國將在國際合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的話報道,中國空間技術發(fā)展已達到了無論與美國或俄羅斯合作與否,都沒有太大分別的階段,但他仍然支持中美加強合作,減少不信任。
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的網(wǎng)站刊載報道指出,這次探月項目是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邁出的最新一步。報道引述歐洲空間局科學家的話稱,中國已不僅是“正在興起或上升的空間力量,其擁有的技術非常先進”。中國航天科技的迅速發(fā)展激發(fā)了歐洲空間局的合作意愿。
英國《獨立報》的報道說,這次發(fā)射任務與中國近年來空間技術能力有條不紊的發(fā)展十分契合。歐洲空間局將緊密關注這次任務實施過程。報道引述歐空局載人航天項目主管的話表示,無論是否載人航天探索,都需要國際合作,這種合作對參與各方都有益處。歐空局與中國的合作將繼續(xù)深化。事實上,中國本次月球著陸得到了歐空局深空跟蹤站的支持。
西班牙《國家報》的報道指出,近年來部分國家的航天活動由于缺乏支持,其太空計劃飄忽不定。中國則制定了有效的探月計劃。嫦娥三號廣受關注,正在繞月軌道運行的美國月球大氣與塵埃環(huán)境探測器將對其進行觀測。說到這則報道,就不得不提及2013年12月13日夜美航宇局就中國嫦娥三號任務發(fā)表的一份正式聲明,聲明說:“利用正在研究月球這一近鄰的4個美航宇局探測器,科學家可能有機會從嫦娥三號預定12月14日進行的著陸中獲得新的數(shù)據(jù)。美國和國際研究人員認為即將到來的著陸是一個新的科學機會,有可能會使月球大氣研究與觀測工作得到加強?!甭暶鬟€說:“盡管美中兩國在這些任務上沒有合作,但美國研究人員可能會從本次著陸中看到可能有益的科學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將會提供給國際科學界?!?/p>
巴西航天局相關專家表示,中國是巴西航天發(fā)展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此次探月任務表明中國航天技術日臻成熟,這增強了巴與中方合作的信心。中方在探月工程中取得成果也能幫助巴西在空間研究方面進步。
中國的月球探測不是為了同誰競爭而設計的,是在嚴格執(zhí)行中國自己的計劃和節(jié)奏。但也給一些國家?guī)砭o迫感甚至壓力,成為一些國家拷問本國航天計劃的坐標。日本《產(chǎn)經(jīng)新聞》稱,美國和中國都有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日本政府卻擱置了關于載人宇宙開發(fā)的討論,如此下去日本載人宇宙活動的經(jīng)驗就無法傳給下一代。
俄羅斯媒體則稱,中國正“穩(wěn)步而自信地擠進航天大國之列,而俄羅斯卻逐步從這一行列中退出,我們可能早已忘記月球車了”。
嫦娥三號登陸月球在美國引發(fā)了一場要求更加積極地探測和利用月球的政治運動。為幫助規(guī)劃月球科學探測而由美航宇局組建的月球探測分析小組正在組織一項給國會寫信活動,活動名稱為“目標月球”,目的是“利用月球來造就一項持續(xù)的載人空間探索能力,推動對太陽系的探測”。休斯敦月球與行星研究所所長麥克韋爾倡導重返月球。他對《太空》網(wǎng)站說:在啟程前往火星等遙遠星球之前,我們有必要利用月球這一距我們最近的近地天體作為試驗臺。讓美國重返月球還在得到共和黨眾議員弗蘭克·沃爾夫的政治支持。沃爾夫致信奧巴馬總統(tǒng),呼吁他在2014年初在白宮舉辦一次會議,制訂出一項任務方案,在今后10年內由美國領導重返月球。
漫畫中文字說明:什么?中國人在月球上開了個酒館,圣誕老人這個大酒鬼把衣服都當了?
漫畫中文字說明:漫畫中的月球都被美國航宇局開發(fā)成了旅游景點,言外之意似乎是,我們美國人40年前就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