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楊+宋詩婷+鄺新華+鐘瑜婷
上帝給了我們前衛(wèi)的眼睛,我們用它來尋找刻奇。
“不轉(zhuǎn)不是中國人!”之情感綁架的刻奇
具有同等煽動力的還有“是中國人就轉(zhuǎn)!”、“轉(zhuǎn)給你愛的人!”,這種不由分說的粗暴邏輯,在特定的時刻會像廣場口號一樣有魔力,裹挾著人情不自禁地加入。不轉(zhuǎn)?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蠟燭】【蠟燭】【蠟燭】之微博點蠟黨的刻奇
馬爾克斯走了,吳天明走了,馬航失聯(lián)了……2014年,微博的集體悼念活動格外頻繁。點蠟、“馬航加油”、“我們在等你”,權(quán)威媒體還發(fā)布了九宮格圖片祈福法,360度無死角包圍,坐等馬航歸來。祝福,當事人未必能收到,但點了蠟燭,喊了加油,就是盡了一份心力。感動不到你,卻感動了我自己。
“今夜,我們都是××人”之共情的刻奇
“東莞加油,東莞不哭,東莞挺住,為東莞祈福,今夜我們都是東莞人”,哇,還以為東莞地震呢。還記得6年前的全民口號“汶川加油”嗎?今天人們悲情的對象已遠遠超越苦難本身,他們的“悲傷”已毫無節(jié)操。對了,文章被爆婚外戀時,他們還會說“南都挺住”。
“與災區(qū)共患難”之志愿者的刻奇
汶川大地震時,很多人只身徒步進山救人,卻路遇危險,最終變成需要別人求助的對象。自從志愿者成為高尚的標簽后,自以為高尚者總是抓住一切機會表現(xiàn)自己的志愿行為,讓自己感動。也強迫別人一起感動。這,不就是讀詩會上的刻奇嗎?
最愛團體操之廣場的刻奇
上世紀60年代訪華的蘇聯(lián)詩人吉洪諾夫曾在詩中寫道:當北京人出來做廣播體操,把最后一個夢魘趕出睡鄉(xiāng),城里整齊的小巷大街,一下子變成了運動場。現(xiàn)在是沒人做操了,但仍然有著無數(shù)人喜歡觀賞開幕式。成千上萬人整齊劃一的動作蔚為壯觀,瞬間進入一種在龐大的集體里消融小我的宗教般的氛圍。
微博哈哈黨之幽默感的刻奇
通往“幽默感”這一高級技能有很多道路,“轉(zhuǎn)發(fā)微博”是最便捷的。該組織的入門級暗號是“哈哈哈哈哈哈哈”,進階版暗號包括“23333333”、“最右/右邊——>”、“心疼右邊”……只要你說出這些暗號,彼此心照不宣。至于那些還在懵然詢問“笑點在哪里”的低級微博er,呵呵。
在SNS網(wǎng)站曬照片求祝福之“秀恩愛”的刻奇
他們的一套說辭可以套用以下格式:“某年某月某日,我們相識。某年某月某日,我們相愛。相愛第N天,我們做了什么什么;相愛第N天,我們又做了什么什么。各位,我想向我的戀人求婚,求一萬個祝福,請為我轉(zhuǎn)發(fā)/評論/點贊加油!”彼時彼刻,他們一定覺得自己擁有全世界乃至全宇宙最深刻的愛情。嗯,好吧。
微博ID轉(zhuǎn)世之異見者自我悲情的刻奇
只要你找到一位X世,就很容易在其微博的抱團轉(zhuǎn)發(fā)中找到其他Y世、Z世……三世五世小case,10世、32世勉勉強強,看,有人轉(zhuǎn)到285世!ID里的數(shù)字像另類的苦難勛章。在石頭和雞蛋之間,固然要站到雞蛋一邊,但假如錯誤的雞蛋如此積極而決絕地撞向石頭,就難免令人生疑:莫非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程度成了雞蛋們論資排輩的籌碼?
“哼,你們?nèi)祟惡糜憛?!”之二次元文化的刻?/p>
“你們?nèi)卧氖澜绾脧碗s!”這句話必須不經(jīng)意間說出才夠傲嬌?!叭卧奔慈照Z的“三維”,三次元的世界就是現(xiàn)實世界和“不那么有趣的世界”。至于他們自己,當然是來自二次元的有趣、單純、充滿想象力的孩子。你不認同?哼,你們?nèi)祟惡糜憛?,代表月亮消滅你們?/p>
“別吃朋友”之素食的刻奇
周一吃素,別吃朋友,他們是站在道德雙重金字塔尖的人。一個典型的勸人吃素故事是這樣的:“這是一只雄性小雞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刻。它下面是一個粉碎機,它將活生生掉下去,就因為孵出時是雄性,對蛋業(yè)是無用的。它只生存了一會兒,和200萬只雄性小雞一樣,但它不是垃圾,它是生命?!蹦撬厥巢蛷d干嗎要把素食做成肉味兒的呢?
放生之博愛的刻奇
如果有人居然能超越道德金字塔尖,非放生者莫屬。鴿子、烏龜、大鯢……一切皆可放生。他們將二十元的溫室養(yǎng)殖動物認做價值千元的珍稀動物,不惜花錢購買而后放生。放生儀式也不能潦草,像放生烏龜,要在龜背刻字、龜腳系繩,再放歸自然,而后他們被自己心中的博愛感動得無以復加。
“人肉出來剁死他!”之極端動保的刻奇
他們在用生命愛貓貓狗狗。如果有人膽敢對貓狗不利,他們一定奮起維權(quán):攔下裝載有大批貓狗的貨車。人肉虐狗虐貓者。如果有人發(fā)出反對聲,就將他的胳膊抓出血口。沒錯,貓狗是人類的好朋友,那么,人呢?乖,先把醫(yī)藥費和貓狗錢付掉好嗎?
“這可是純天然的”之迷信天然的刻奇
對一部分人來說,理想的生活是這樣的:住在山間,喝山泉水,吃野果,糧食蔬菜最好是自家種植——總之,一切都要天然的!你竟然吃含有添加劑的食物,用含有化學成分的化妝品,你這工業(yè)時代的野蠻人??墒牵惺裁礀|西是不含化學成分的呢?另外,很多純天然植物有毒素,你造嗎?
“這不科學!”之理中客的刻奇
千萬不要和科學控辯論,他們能捉出你的每一個邏輯漏洞:相關(guān)就等于因果嗎?你說的“最討厭”、“比較討厭”和“有時候討厭”的程度間區(qū)別的pvaule小于0.05嗎?你能找到“定量數(shù)據(jù)”導致“討厭”的生理機制或重復性嗎?——這些術(shù)語為他們通體罩上一層理性中立客觀的神圣光輝。
“科技毀掉生活”之反科技人群的刻奇
反科技群體總是憂心忡忡:電器輻射破壞健康,手機讓人們疏于溝通,核電污染則關(guān)乎后世子孫——總之,科技就要把一切生活都毀了!事實上,他們自己的破壞性倒不容小覷:當初他們抵制PX,你不知道PX是啥,你沒說話;后來他們抵制核電,你用火電也行,你沒說話;后來他們抵制變電站,很容易就沒電用了,你想說話也上不了網(wǎng)了。
“吃的不是美食,是情懷”之人文關(guān)懷的刻奇
美食家在食物中吃到的不是蛋白質(zhì)和風味,而是叢林的神秘、大海的情懷及天地的饋贈。他們對那些散發(fā)原生態(tài)氣息的食品著迷,比如蕨根粑粑——殊不知,這些食物對都市人是獵奇,對當?shù)厝藚s是無奈的充饑品——如果有大米、白面、火腿腸,誰會吃這些“原生態(tài)美食”呢?
“聽琴、焚香、品茶”之復興傳統(tǒng)的刻奇
他們?yōu)橹餐那閼丫鄣揭黄穑簭团d傳統(tǒng)生活方式,讓人的心靈找到真正的安居之所。他們脫下菲拉格慕、耐克或匡威,施施然步上木質(zhì)樓梯,準備享受這些失落已久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聽琴、焚香、品茶……在古琴樂聲及檀香氣味中,他們輕啟朱唇問主辦方:這里有WIFI嗎?
“Rock”之搖滾青年的反叛刻奇
不認識臺上絕大多數(shù)樂隊?沒關(guān)系!只要你敢于碰撞、舍得嚎叫,不時進出一聲“Rock!”和亮出金屬禮手勢就好了——食指與小拇指豎起,拇指壓住彎下的中指和無名指。不過,朋克樂隊演出時最好不要亮出金屬手勢。了解常識很重要!至少以后音樂節(jié)或搖滾演出現(xiàn)場,你能避免遇到更多山寨的“我愛你”、蜘蛛俠或“非常6+1”。
“無冕之王”之自我英雄化的刻奇
無——冕——之——王。這四個字是媒體從業(yè)者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他們幻想以筆為槍針砭時弊,以被追打、被封殺、被列入“黑名單”為榮(畢竟,哪個真正的英雄不會遭遇個把挫折呢)——只是,有時對方列黑名單的原因只是對報道中的事實錯誤感到憤怒。
“來誦讀吧”之文藝青年的刻奇
在每一寸空氣都流淌著文藝的空間,你可以讀小說,讀劇本,當然,最簡便的還是讀詩。讀詩的人相信生活因為鍍上一層詩意而更豐美,更相信剛剛誦讀的詩與自己的生活有神秘的接軌,甚至那干脆是上帝把著作者的手為自己而寫作的。不過出戲的人不免憂心:究竟誰會先開口問出第一句“去哪兒吃飯”呢?
“最好最壞時代”之隨時名人名言的刻奇
援引作家名言的陣地已經(jīng)從中小學作文轉(zhuǎn)移到了SNS網(wǎng)站。村上春樹成諾獎熱門,很多人開始背誦“站在雞蛋一邊”;結(jié)果得獎的是莫言,苦于莫言沒有膾炙人口的名句,人們只好去其舊居拔蘿卜;這次去世的是馬爾克斯,刷屏時刻又到了……這年頭,誰還不知道個把狄更斯的最好時代最壞時代、洛麗塔是生命之光欲念之火,以及,“多年以后”呢?
“肉夾饃也要beta版”之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創(chuàng)業(yè)的刻奇
這年頭,如果你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都不好意思從事餐飲業(yè)。最新躥紅的是“西少爺肉夾饃”,據(jù)說創(chuàng)業(yè)者經(jīng)過各種調(diào)試,確定了肉夾饃的最佳直徑為12cm??诟胁恢匾匾氖悄愕臉悠方小癰etal.0版”,試吃叫“產(chǎn)品發(fā)布會”,你能脫口而出用戶體驗,要交互,要扁平,要封測、公測、找bug……自由、洋氣的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囿于傳統(tǒng)的你不懂。
“我的寶貝,寶貝……”之秀孩子的刻奇
在社交網(wǎng)站上,和心靈雞湯一樣可怕的是曬孩子,比心靈雞湯更可怕的是發(fā)雞湯還要配一張孩子照片。有的父母愛孩子到了如此地步:給剛出生的孩子注冊微博。@自己的賬號并稱呼爸爸媽媽,然后登錄自己的賬號轉(zhuǎn)發(fā)……孩子長大了,看著署名是自己的微博怎么想呢?更重要的是:這讓友鄰們怎么想?
標準化社交分子之社交的刻奇
他們是被禮儀書教導的標準模板:精確到露8顆牙的笑容,適當?shù)哪抗饨涣?,恰到好處控制與你的身體距離,說“咱們”拉近與你的心理距離……但總讓你感覺假。他們每一句話或每一個動作,仿佛都帶著目的,急切地望著你:看,我是不是很懂事兒,你是不是應該信任我?
“要懂得感恩”之心靈雞湯的刻奇
這是被心靈雞湯灌壞的一群人。雞湯說,要懂感恩,于是他們經(jīng)常感恩,而且將感恩曬出來:朋友幫忙修了電腦,感恩;朋友幫忙刷了墻,感恩;有安居之所,感恩;吃了美味的一餐飯,感恩;看著家里的貓狗其樂融融歲月靜好,感恩……潛臺詞是:我是一個多么懂事兒、識大體、懂得感恩、心地良善的人啊,還不快來點贊。
“央視不敢報道的事實”之快餐帖的刻奇
除了“快餐帖”,想不出還有什么詞可以命名這類帖子:《男人看了會沉默,女人看了會流淚》、《給父母的89種愛》、《器官排毒時間,不看你就危險了!》……它們甚至算不上雞湯,充其量是油炸食品,成功從十多年前的BBS遷移到微博和朋友圈。其共同點包括:押韻多、排比句多、感嘆號多,在邏輯上常常經(jīng)不起推敲。但就是有人無法自拔地轉(zhuǎn)發(fā)之。
記錄每一刻之刷存在感的刻奇
每一刻都是獨一無二的:清晨醒來看到的第一束陽光、突然涌上的惆悵情緒、早餐吃的水果麥片、下午的咖啡蛋糕……以及覆蓋所有角度的自拍。我們要發(fā)微博、發(fā)朋友圈、發(fā)啪啪……幾乎沒有什么比“此時此刻”更緊要的了。當然,更緊要的是要收獲“贊”,這樣我們才能真的確認:我們是處在他人關(guān)注視野內(nèi)、有存在感地活著。
遛雞、撒尿、集體做愛之行為藝術(shù)的刻奇
裸奔哥在望京街頭發(fā)泄寂寞,在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牽繩遛雞,中年藝術(shù)家在杜尚的小便池里撒尿,藝術(shù)從業(yè)者聚眾宋莊集體做愛……這年頭,但凡搞出點怪動靜,都能叫行為藝術(shù)。他們不是在胡鬧,他們在搞藝術(shù)。他們?yōu)槊總€怪誕的行為附上一個玄而又玄的解釋:離散、觀念性、地緣政治、后××時代……頂著“行為藝術(shù)家”的頭銜,睡個懶覺都是身體在場,思想缺席。
“再不旅行就老了”之“在路上”的刻奇
人人都有一顆“在路上”的心。從“北飄”到“藏漂”、“大理飄”,從“搭車去旅行”到“青旅義工”,一次旅行能讓他們找回久違的自己。洗禮后回到紅塵中,他們一邊做著公務員考試題,一邊在朋友圈秀納木錯的靜心之旅。不擰巴毋寧死。
森女、粗紋麻布、光腳穿球鞋之簡約范兒的刻奇
光腳穿球鞋,喜歡粗布麻衣,只愛棉質(zhì)長裙,這就是前些年時尚的安妮寶貝風?,F(xiàn)在她們改叫“森女”了,森女們見不得仿制皮革,恨不得把樹葉披掛在身上。她們的消費觀是“花最少的錢,過有品質(zhì)的生活”,和簡約范兒女神在一起,你那扎眼的LV、GUCCI還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最慘,請選我”之娛樂節(jié)目的刻奇
從倪萍阿姨開始,綜藝娛樂節(jié)目不煽情就做不下去。縱觀近幾年的選秀節(jié)目,孤兒、殘疾人、抗癌斗士比比皆是,最不濟也要出身寒門。編導用心編故事,選手演得投入,觀眾也哭得稀里嘩啦,臺上臺下沉浸在悲壯的氣氛中,收視率和眼淚的流量成正比。
“因為有理想,所以我很窮”之秀清貧的刻奇
每場獨立導演見面會都是從訴苦開始的。他們都覺得自己很窮,他們必須很窮。因為,如果一個獨立導演很有錢,那就是向商業(yè)妥協(xié)了。因為有理想,所以我很窮;只要我很窮,就永遠有理想。這個邏輯不僅適用于獨立導演,也同樣適用于藝術(shù)家、作家,以及所有漂泊在北上廣的有理想又相對清貧的年輕人。
東西都是舊的好之媚古的刻奇
大方百貨的回力鞋和雪花膏,悅賓飯店的肘子肉和溜白菜,月份牌和羽毛扇……平時只有大爺大媽光顧的老店里突然擠滿了Vintage潮人。他們總能從老物件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即便那物件是剛從義烏小作坊里新鮮出爐的。最近,一位據(jù)說是全北京最后一位修鋼筆的手藝人的大爺火了。復古愛好者們趕忙翻出小學后就沒用過的鋼筆,爭先恐后地拿去修理。
我是抑郁癥患者之妄想癥的刻奇
時不時就聽說誰誰誰得了抑郁癥。其實不過是偶爾失眠,偶爾感時傷秋,但那架勢,都像是拿到了安定醫(yī)院的診斷證明。著名的抑郁癥患者,遠的有伍爾夫、尼采、海明威,近的有三毛、張國榮和崔永元。抑郁、失眠、神經(jīng)衰弱不僅是富貴病,似乎也與才華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guān)系。所以,讓我抑郁吧,這是走進高貴精神世界的便捷途徑。
“向××致敬”之致敬的刻奇
把列儂的頭像穿在身上就是向搖滾致敬,把隨便哪個明星渲染成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風就是向波普致敬,瓶瓶罐罐間加上幾個蘋果就是致敬塞尚,每只畫不圓的鐘表都是獻給大師達利的。致敬顯得謙卑,也最不費腦力。致敬者心里一定覺得,自己和大師達成了某種不可言語的默契,只有他才最懂他。
老祖宗的東西吃得開之中國元素的刻奇
中國藝術(shù)家的作品再當代,也繞不開“中國元素”這個坎兒。有些人生來有中國情結(jié),有些人因為老外有中國情結(jié),所以也培養(yǎng)了自己的中國情結(jié)。不管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藝術(shù)家談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時,都一臉陶醉。老祖宗的東西給了他們靈感,也供養(yǎng)了他們。
“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之意淫名人愛情的刻奇
謝霆鋒和張柏芝離了,王菲和李亞鵬離了,連文章都背著馬司令約會小三兒了,又有一群人跑出來說“再也不相信愛情了”。這群人把名人的愛情捧上神壇,他們?yōu)閻凵褚庖鲇屑毠?jié)有心理活動的愛情故事,男神女神的風吹草動都能撼動他們脆弱的愛情觀。
手串、檀木、開光神器之宗教跟風的刻奇
走在街上,總能遇到渾身掛滿大小物件的“修行人”。那些物件里,有從尼泊爾帶回的檀木,從大昭寺請回的手串,從印度求來的開光寶物……除了洗澡都要戴著,出門前還得數(shù)一數(shù),少戴了一串就整天心神不寧。他們相信,這些沾染了靈性的物件能帶給自己平安、財氣或者愛情。如果什么都沒改變,那不是物件的錯,只怪自己沒照顧好它們。
繁體字、茶道之文化尋根的刻奇
他們熱愛繁體字和古文課本。他們在東京領(lǐng)悟了茶道的精髓。在他們心中,他鄉(xiāng)才是故鄉(xiāng),只有在臺灣和日本才能找到純正的中國文化。茶要喝日本的,減肥茶要喝臺灣的,北海道的雪最潔白,臺北的雨最多情……站在中國的土地上,他們的鄉(xiāng)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穿漢服寫毛筆字之國學熱的刻奇
《百家講壇》火了,孔子學院遍地開花,連天后前夫都把地產(chǎn)做成了書院主題。見識了西方的自由主義,他們開始懷念孔孟之道。他們走進國學沙龍和各式小學堂,穿上漢服,脫掉皮鞋,坐在席子上讀《論語》。當然,讀什么并不重要,架勢做足才是回歸傳統(tǒng)的關(guān)鍵所在。
“最美×××”之頒獎詞的刻奇
汶川地震有“最美女教師”,車禍現(xiàn)場有“最美女導游”,旅行途中有“最美女護士”,還有“最美消防員”、“最美司機”、“最美富二代”等。從“感動中國”到校園評選,“最美”成了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兩個字。和“標兵”、“榜樣”相比,“最美”好像多了層含義:不僅肯定了品德,還表彰了外表。
“他叫×××”體之意淫造神的刻奇
還記得這條微博么?“念稿子的人獲得掌聲,阿諛奉承的人獲得掌聲,講廢話的人獲得掌聲,但有一個人講完話,全場卻鴉雀無聲。沒有人為他鼓掌,我們在微博為他鼓掌!他是崔永元?!薄八恰痢痢痢边@個句式60年后依然流行。沒有人不知道崔永元,但“他是崔永元”里的那個崔永元,大概已經(jīng)不是我們知道的那個崔永元了。
“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之口號的刻奇
“人人都鍛煉,天天上操場,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這句著名的口號,是清華大學提出的。跑跑步、踢踢球都能和祖國扯上關(guān)系,清華學子的使命任重而道遠。大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小到“母校以我為榮”,中國式口號的精髓在于,讓活在其中的人沉迷于自我膨脹中。
“我沒文化”之自嘲的刻奇
自嘲被認為是富有幽默感的表現(xiàn)。有些自我矮化源于自卑,有些自我矮化源于清高,多數(shù)人的自嘲不會戳自己的脊梁骨,自卑者少,清高者多。自嘲的同時,他們的內(nèi)心升騰起一股隱秘的驕傲:說“我沒文化”的潛臺詞其實是你們誰都沒我有文化;說“我是傻逼”,意思是除了我你們都是傻逼。
“我這么努力,你造嗎?”之秀勤奮的刻奇
從前,大家喜歡秀聰明,為了顯得天賦異稟,所有努力都藏著掖著。如今,大家改秀勤奮了。每個人的朋友圈里都有幾個熱衷于下半夜發(fā)狀態(tài)的工作狂:“獅子座沒資格說累”,“從天津到北京,一路風雨兼程”……他們活在“我在努力做一項崇高的事業(yè)”的自我感動中??墒?,等等,好像哪里不對:刷朋友圈的我們不是也在苦逼加班嗎!
海鷗雙反、萊卡M9之膠片控的刻奇
當單反成為街機的時候,有些人開始迷戀膠片相機。萊卡是終極夢想。在這之前,他們從二手“古董機”玩起。他們背著老鳳凰、老海鷗、尼康FM2去掃街,拍小咖啡館和街邊的大爺大媽。在他們心中,膠片是一種態(tài)度,拍什么不重要,快門的響聲夠清脆才重要。當然,這態(tài)度需要有錢有閑。
一天之計在于晨之秀早餐的刻奇
在地鐵口買套煎餅果子,在麥當勞里點份外賣全餐,要么干脆不吃,這是多數(shù)上班族的早餐攻略。但有些人堅決反對。他們要煎蛋、煮面、烤面包,再配上幾顆提子和櫻桃,架勢十足地吃一頓早餐。而且還要日復一日地拍照上傳,秀早餐食譜和明媚的好心情。當然,還要附上一句話:“最幸福的事是和愛人共進早餐”——對,他們就是社交網(wǎng)站上的生活家。
企業(yè)年會之歸屬感的刻奇
企業(yè)年會成為社會膜拜現(xiàn)象始于度娘在T臺上的風騷,不過,真正讓全體員工亢奮的年會卻是馬云在宣傳退休時的一曲《朋友》。并不是每個人都以自己的企業(yè)為榮,但至少在年會的某一刻,你會擁有一次歸屬感爆棚的巔峰體驗。即使沒有被灌醉,你也會熱淚盈眶地舉起酒杯說:今夜我們都是華潤人、三株人、三鹿人、巨人人……
要成功先發(fā)瘋之成功學的刻奇
從卡耐基到拿破侖·希爾,從陳安之到曾仕強,每一個成功學大師都有一套刻奇理論。陳安之說:“要成功,先發(fā)瘋,頭腦簡單向前沖?!敝灰刻煸缟掀饋韺χR子里的你微笑,然后說:你是最好的!你永遠是最好的!接下來,你將擁有打了雞血般的一天。
“stay hungry,stay foolish”之言必稱喬布斯的刻奇
“喬布斯說過……”、“我們應該向喬布斯學習的是……”,喬布斯說“活著為了改變世界”,于是創(chuàng)業(yè)者們都覺得他們是在改變世界;喬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他們常掛在嘴邊。國內(nèi)互聯(lián)網(wǎng)圈現(xiàn)在依然言必稱喬布斯,每當此時,神與喬布斯都與他們同在。
“民族品牌不能被外資收購!”之民族企業(yè)的刻奇
宗慶后大喊民族企業(yè)不能被達能吞并,牛根生哭求企業(yè)家朋友拯救蒙牛這家民族企業(yè)于與摩根士丹利的對賭……從民國流行至今的“民族企業(yè)”刻奇,越來越得不到人們的認可了。三水健力寶沒有被外資收購就淡出主流了,所謂“no zuo no die”。
“小米走的是群眾路線”之營銷的刻奇
雷軍說,小米走的是人民英雄主義。陳年說,凡客走的是人民時尚路線,每個人都是平凡的過客。“人民”會使崇高感油然而生,會讓一筆賺錢的生意變成理想的事業(yè)。只是,以人民為生意的代表,主席同意了嗎?
“我是時代的英雄”之“被選中”情結(jié)的刻奇
每當公司業(yè)績不好,退休了的創(chuàng)始人就坐不住了,邁克爾·戴爾復出過,柳傳志復出過。許知遠說:我是這個時代的宗師。每當他想起自己還沒有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時,就會傷心得熱淚盈眶。來自克利普頓星的超人,也有著拯救人類的任務。如果沒有超人,地球?qū)鯓樱?/p>
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之懷舊的刻奇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熱映制造了一個青春懷舊刻奇世界。過去的總是美好的,過去追過的女生總比現(xiàn)在追到的女生要好。懷舊是一種很治愈的刻奇,可以跟戰(zhàn)友同唱“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可以把兒子的頭發(fā)剪得像年畫里的小孩,也可以挎著“為人民服務”的綠布書包招搖過市……
“幾乎每個景點都有一家龍門客?!敝接癸L雅的刻奇
附庸經(jīng)典是件很文藝的事:園叫大觀園,酒叫杏花村,而龍門客棧幾乎存在于每一個旅游景點。有人按林沖的生平走了一遍,有人把大觀園克隆到現(xiàn)實的莊園中。當然也有高雅些的,湊三人在桃樹下結(jié)拜,吐了一口痰然后相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穿的不是T恤,是文藝”之文化衫的刻奇
即使穿的不是夏奈爾,也可以讓自己在衣服的包裹下顯得很有feel。印在T恤衫上的標語,使29元也能穿出各種文藝范??梢跃嫒恕癲ont touch me”,可以表白“I want you”,也可以活在“只吃飯不洗碗”的幸福感中??唐嬉彩强梢源┑摹?/p>
“我們在打破一切舊秩序”之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的刻奇
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往往被標簽成自由主義及重構(gòu)社會階級的途徑。在游戲中帶領(lǐng)一群70后去打怪的可能是一個初中生,17歲的高中女生做個線上畢業(yè)紀念冊網(wǎng)站可以年入數(shù)百萬美元,每一個屌絲創(chuàng)業(yè)者都夢想著掄起錘子把大企業(yè)打敗,就像當年的無產(chǎn)階級要顛覆整個社會一樣。
以人類的名義之公益的刻奇
微博大V喜歡活在一種公益與為民請命的臆想中:他們有人會拍下?lián)頂D的公交車,以督促政府解決交通問題;也有人定時發(fā)布美國大使館的PM2.5數(shù)據(jù),捧著價值十多萬的相機站在禁止停車的高速路口拍照,開著大排量的SUV監(jiān)測被污染的空氣質(zhì)量。
“就像躺在沙灘上聽湖”之靈修的刻奇
靈修有很多專業(yè)類課程,以深圳某靈修課程為例,他們曾組織學員到泰國學習“涅檗火焰煉金術(shù)”,還有像“靈氣治療宇宙能量的自然流動”這樣的課程。冥想之前,錄音會指導你想象自己在沙灘上聽潮水的漲落聲,或者漂浮在樹林里聽小鳥的叫聲。哪怕你實在感受不到藍天白云,你也不好當著同學和老師說你睡著了。
“我是有品牌設(shè)計的”之設(shè)計的刻奇
設(shè)計是一種刻奇消費,設(shè)計變成品牌以后,更成為刻奇的輻射源。當你用的是蘋果的手機,穿的是無印良品內(nèi)衣,背的是EMOI生活的休閑包時,你就擁有了三種設(shè)計匯聚的力量。設(shè)計感在血液中穿梭,讓你感到自己從頭到腳都被重新設(shè)計過一樣。
“今天我與8848同高”之戶外運動的刻奇
戶外運動是一種神奇的精神自我感動行為。陳坤徒步穿越20公里的叢林,以顯示行走的力量;翟墨用10個月單人駕駛無動力帆船漂越太平洋,以顯示忍耐寂寞的力量;而攀登到8848米時,將自己公司的旗幟舉起來留影簡直是必選動作:王石、黃怒波、張朝陽……不過,登完珠峰后沒多久,張朝陽就抑郁了。
“我們關(guān)注戰(zhàn)爭中的人性”之人性的刻奇
為《金陵十三釵》叫好的觀眾看到令人熱血噴薄的畫面:堅毅的神槍手,充滿正義感的外國人,善良崇高的妓女,單薄弱小的學生,以及永遠沒有人性的日本人。他們心情沉重,抹著眼淚,情感得到了徹底的洗禮——啊,原來人性竟如此偉大!他們在女主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種極其高尚的、精神升華的價值。
旅游景點買紀念品之搜集控的刻奇
關(guān)于刻奇有很多解釋。其中之一是:從街頭搜集垃圾。就像孩子喜歡在街上搜集一些石頭、樹枝,大人們喜歡搜集一些破爛,作為他們一生某一時刻的紀念。要為這種紀念找一種具體的參照物,非旅游景點紀念品莫屬。不過,你在歐洲買的紀念品,很可能是:Made in China,都來自生產(chǎn)旅游景點紀念品的“圣地”:義烏。
畢業(yè)照一定要扔學位帽之成長儀式的刻奇
你一直為這一天的到來緊張不已。那一天,你會在燦爛的陽光下往云朵里扔學位帽。你會到女生樓下迎接幸福的潑水。你還會跟系里的女神表白。是的,你終于畢業(yè)了。
事實卻是:你的學位帽狠狠地砸到了挽著高富帥的女神。你被隔壁班的女生潑了一桶水,結(jié)果兩個班的女生差點打起來。當然,你還是畢業(yè)了。
“觀眾朋友們,你們說是不是啊”之煽情的刻奇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晚上好?。c頭)歡迎收看馬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敝鞒秩四怯昧ν祥L尾音的語調(diào)從電視機里傳來,語調(diào)鏗鏘、一張一弛,叫人緊張又興奮。主持人還可能會講起一個極具奉獻精神的勞模故事,節(jié)奏恰到好處,聲音低沉又突然高昂了起來,來一句“朋友們,你們說是不是???”臺本上恨不能加上“此處會有掌聲”。
反刻奇也是一種刻奇
看,我們是最清醒的一群人,我們看清了刻奇,窺破人性奧秘。如果你不認同,你一定是矯情的刻奇者。反刻奇也是一種刻奇,這一條即是完美自證。Q.E.D,證明終了。
(摘編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