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晨 □ 閻樹田 □ 賀成柱 □ 馬國棟 □ 袁德強
1.蘭州理工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 蘭州 730050
2.甘肅省機械科學研究院 先進設計與制造工程實驗室 蘭州 730050
3.蘭州理工大學 數(shù)字制造技術與應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蘭州 730050
滾動軸承是各類旋轉(zhuǎn)機械的重要組成部件,它的運行狀態(tài)好壞直接影響到整臺機器的性能。同時也是易損部件,據(jù)統(tǒng)計,旋轉(zhuǎn)機械的故障有三分之一是由滾動軸承引起的,因此對滾動軸承進行故障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在工況中,滾動軸承由于損傷等故障會產(chǎn)生沖擊振動,振動信號攜帶著軸承較全面的信息,通過采集分析振動信號來獲得滾動軸承的故障敏感特征,以達到后續(xù)精準的模式識別,振動分析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故障診斷方法。
關于小波分析等方法在故障診斷中的運用,前人已經(jīng)做了很多研究。文獻[1]利用小波包對振動信號進行分解重構(gòu)及能量計算,提取了故障特征頻率。文獻[2]提出了結(jié)合小波包降噪與LMD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方法,利用小波包去除信號中的噪聲,進行LMD分解,對故障也能有效識別。文獻[3]將峭度和小波包能量結(jié)合用在齒輪箱故障診斷,有效地實現(xiàn)了早期故障診斷。本文結(jié)合峭度指標、小波分解及Hilbert包絡譜分析對滾動軸承進行特征頻率的提取與識別的研究。用峭度指標直接對原始信號進行分析,可以減少誤差;峭度對沖擊脈沖類故障都比較敏感,可以明確判斷早期故障;小波分析對非平穩(wěn)信號的檢測能力也很強,是實現(xiàn)復雜信號信噪分離的有效工具。
滾動軸承的主要故障形式有疲勞剝落、磨損、塑性變形、銹蝕、斷裂等,當軸承元件(包括外圈、內(nèi)圈和滾動體)的工作表面出現(xiàn)局部缺陷時,會以一定的通過頻率產(chǎn)生一系列寬帶沖擊,通過振動的頻率即稱為故障頻率,滾動軸承故障診斷就是要檢測這個頻率。故障特征頻率計算式如下[4]:
式中:d為滾動體直徑;D為節(jié)圓直徑;α為接觸角;z為滾動體個數(shù);n為工作轉(zhuǎn)速。
對包含滾動軸承故障的振動信號進行頻譜分析,信號會在特征頻率處出現(xiàn)較大波峰,檢測此波峰頻率可達到監(jiān)測軸承運行狀態(tài)。實際中,由于誤差等原因,故障特征頻率可能只在理論頻率或倍頻附近游動。
對于實時檢測到的振動信號直接使用無量綱峭度指標,可避免出現(xiàn)信號畸變和泄漏等缺陷,易于現(xiàn)場實現(xiàn),且指標一般不受負載、轉(zhuǎn)速等變化的影響。
峭度 (Kurtosis)K是反映振動信號分布特性的數(shù)值統(tǒng)計量,實踐中,常用振動信號的離散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算,其峭度指標 K[5]為:
式中:xi為信號值;x為信號均值;N為采樣長度;σ為標準差。
設備正常運行時,峭度指標大約為3.0;若峭度指標大于3,則可判斷出現(xiàn)早期故障;若峭度指標非常大,則可判斷出軸承存在嚴重故障。直接根據(jù)時域指標峭度的大小和變化程度可靈敏地判斷軸承故障是否發(fā)生。但是隨著故障的進一步發(fā)展,峭度指標會下降,也不能判斷軸承故障發(fā)生的具體部位,下面將結(jié)合小波變換作進一步分析故障。
小波分解能夠?qū)⑿盘柗纸獾揭粋€由小波伸縮而成的基函數(shù)族上,信息量完整,且可得到各層低頻和高頻信號。這樣可以根據(jù)診斷需要選擇故障信息的頻段,進行深層處理,以便查找故障。
基本小波經(jīng)伸縮、平移后形成小波函數(shù):
式中:a為尺度參數(shù);b為位置參數(shù);t為時間參數(shù);ψ為基本小波。
這樣,離散小波變換為:
在離散小波中,最常用的是二進小波變換,其快速算法稱為Mallat算法。如圖1所示,算法的實質(zhì)是將原始信號f(t)通過一濾波器與一個高通濾波器分別形成近似信號與細節(jié)信號,再對近似部分進行處理,將信號在小尺度上的近似部分分解為大尺度上的近似系數(shù)和細節(jié)系數(shù),從而保留了信號全部信息。該算法所要處理的信號是實際的連續(xù)信號f(t)經(jīng)采樣得到的離散信號f(n),起始點為 A0(n)=f(n),公式為:
式中:Z為整數(shù)。
▲圖1 離散小波變換算法流程示意圖
Hilbert變換是一種將時域?qū)嵭盘栕優(yōu)闀r域解析信號的方法。變換所得解析信號實部是實信號本身,虛部是實信號的Hilbert變換,而解析信號的幅值便是實信號的包絡。對小波處理后的包絡信號做譜分析,即可得小波包絡譜。
任意一個時間序列 g(t)的 Hilbert變換為 g(t),數(shù)學表達為[8]:
g(t)的解析信號 z(t)為:
則 的包絡信號 為:
本文首先通過峭度指標計算,對滾動軸承是否出現(xiàn)早期故障進行判斷,若出現(xiàn)故障,則需對信號作進一步分析,然后選擇Db10小波進行小波分解,在通頻范圍內(nèi)得到不同頻段的各層信號,消噪和消除干擾,重構(gòu)各層信號,最后對能量集中的小波頻段信號進行Hilbert包絡譜分析,對照故障頻率可揭示故障類型和原因。經(jīng)實驗驗證,結(jié)合峭度分析、小波分解和Hilbert包絡譜分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實驗采用的滾動軸承型號為SKF6205,實驗數(shù)據(jù)來自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電氣工程實驗室。實驗臺包括電機、測試用軸承及傳感器等。測試用的軸承連接在電機軸上,人為地在軸承劃上電弧損傷。實驗軸承分為五組,分別為1#正常軸承、2#外圈故障、3#內(nèi)圈故障、4#滾動體故障及5#保持架故障軸承。采樣頻率為12 kHz,取采樣點數(shù)8 192,轉(zhuǎn)速為1 730 r/min。 對工況中滾動軸承,根據(jù)式(1)~式(4)計算得到故障頻率,見表1。
表1 滾動軸承故障特征頻率/Hz
對1#正常軸承和2#軸承(內(nèi)圈故障)進行對比分析,實時采集信號的時域波形圖如圖2所示。由圖可知,正常軸承振動信號比較平穩(wěn),當滾動軸承出現(xiàn)內(nèi)圈故障時,信號中存在著等間隔的脈沖沖擊成分。但是由于噪聲等干擾信號,無法直接根據(jù)時域波形信號確定故障產(chǎn)生的原因和部位,需要更深入分析。
根據(jù)峭度理論,峭度指標對于沖擊脈沖類故障比較敏感。采用峭度公式對1#正常軸承信號計算其峭度,K=3.22。而對2#軸承計算,得其峭度K=5.43,明顯大于3,故2#滾動軸承確實處于故障狀態(tài)。但不能解釋故障類型和故障原因,需要進一步用小波分析。本文采用工程上常用的Db10小波對內(nèi)圈故障信號進行4層小波分解。 最大觀察頻率為 6 000 Hz。 d1、d2、d3、d4分別為經(jīng)Db10小波4層分解后各層的高頻系數(shù),a4為第4層低頻系數(shù),系數(shù)重構(gòu)如圖3所示。
▲圖2 正常軸承、內(nèi)圈故障軸承時域波形
▲圖3 2#內(nèi)圈故障軸承小波分解的系數(shù)重構(gòu)圖
第4層小波分解低頻信號a4頻率范圍為0~375 Hz,故障能量在此頻段比較集中,故障頻率在此范圍內(nèi),故對a4重構(gòu)信號進行Hilbert包絡譜分析,如圖4所示。由圖可知,Hilbert包絡譜更進一步解調(diào)細化了故障頻率的頻譜,可以看到振動信號在156.1Hz周圍存在明顯的波峰脈沖,振動能量較大,且與計算的滾動軸承內(nèi)圈故障頻率也吻合,從而證實2#滾動軸承存在內(nèi)圈故障。
同樣對另外的幾組故障軸承利用相同的方法進行峭度分析、小波分析及Hilbert包絡譜分析,最終也得出相似結(jié)論。一般情況對振動信號小波分解、重構(gòu)頻段及包絡分析,可診斷出滾動軸承的故障。但是小波分解信號后,如何找到能量最集中、最能代表故障信號的頻段并有效提取特征具有一定技巧性。
▲圖4 2#內(nèi)圈故障軸承信號小波包絡譜圖
實際采集到的滾動軸承振動信號成分繁雜,為防止信號的畸變和泄漏等缺陷,本文直接對信號進行峭度分析判斷是否存在早期故障,同時結(jié)合處理變頻信號的有力工具——小波包絡譜,有效地提取滾動軸承故障特征頻率。通過實驗驗證,結(jié)合峭度指標、小波分析和Hilbert包絡分析的方法是一種強有力的故障診斷方法,可以有效地對滾動軸承信號進行噪聲分離、特征提取及故障識別。
[1] 王冬云,張文志.基于小波包變換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J].中國機械工程,2012(3):295-298.
[2] 孫偉,熊邦書.小波包降噪與LMD相結(jié)合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方法[J].振動與沖擊,2012(18):153-156.
[3] 陳水宣,鄒俊.基于峭度和小波包能量特征的齒輪箱早期故障診斷及抗噪研究[J].機械傳動,2012(11):9-14.
[4] 盛兆順,尹琦嶺.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技術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5] 袁云龍.基于峭度-小波包分析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J].新技術新工藝,2008(5):40-43.
[6] Daubechies I.Ten Lectures On Wavelets [M].Philadelphia:Capital City Press,1992.
[7] 屈梁生,張西寧,沈玉娣.機械故障診斷理論與方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8] 徐玉秀,原培新,楊文平.復雜機械故障診斷的分型與小波方法[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社,2003.
[9] Mallat S.A Theory for Multiresolution Signal Decomposition:The Wavelet Representation [J].IEEE Transactio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89,11(7):674-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