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勇,鞠曉云,范乃兵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并發(fā)癥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機制復雜,是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探明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理、篩選研究有效治療藥物是國內(nèi)外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而建立一種與人類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相一致或接近的整體動物模型則是進行上述研究的關(guān)鍵。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使用鳥類、鼠類、兔、豬、非人靈長類動物和轉(zhuǎn)基因動物等用于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在取得諸多進展的同時,也逐步發(fā)現(xiàn)模型的缺陷和不足,限制了其應用。
兔,體重2.5~3.0kg,雄性,金陵種兔場,合格證號:SCXK(蘇)2012-0003。豚鼠,體重280~310g,雄性,南京江寧區(qū)青龍山動物繁殖場,合格證號:SCXK(蘇)2012-0008。
總膽固醇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號:20130917。甘油三酯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號:20130822。高密度脂蛋白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號:20131024。低密度脂蛋白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號:20130915。一氧化氮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號:20130825。腫瘤壞死因子ELISA 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號:20130711。高脂飼料:1%膽固醇,0.3%膽酸鈉,10%豬油,88.7%普通飼料。
Thermo Multiskan Go酶標儀;日立71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751-0082)。
將豚鼠和兔子分別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飼普通飼料)、模型組(1%膽固醇,0.3%膽酸鈉,10%豬油,88.7%普通飼料),每組10只,連續(xù)飼養(yǎng)8周。在第4、8周,豚鼠眼眶取血,兔耳緣靜脈取血,備用。于末次飼養(yǎng)后禁食不禁水8h,用3%戊巴比妥鈉麻醉后將動物固定于手術(shù)臺,頸總動脈取血,備用。分離主動脈,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做組織病理學檢測。
血液3000r/min,離心10min,吸取上層血清,用日立71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血清TG、TC、HDL、LDL含量。
血液3000r/min,離心10min,吸取上層血清,按試劑說明檢測NO、TNF-α含量。
取主動脈,10%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切片厚約4~5μm,HE染色。由病理專業(yè)研究人員閱片,光鏡下觀察動脈壁(內(nèi)膜、中膜)的組織學變化。
高脂飼料喂養(yǎng)4 周后,兔模型組TC、TG、LDL 明顯升高,與正常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而HDL 降低,與兔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豚鼠模型組血脂指標有所改變,但與豚鼠模型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高脂飼料喂養(yǎng)8周后,兔模型組TC、TG、LDL 明顯升高,與兔正常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而HDL 降低,與兔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豚鼠模型組TC、TG、LDL、HDL 升高,與豚鼠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見表2。
表1 高脂喂養(yǎng)4周后對血清TC、TG、HDL、LDL的影響(±s,n=10)
表1 高脂喂養(yǎng)4周后對血清TC、TG、HDL、LDL的影響(±s,n=10)
注: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
表2 高脂喂養(yǎng)8周后對血清TC、TG、HDL、LDL的影響(±s,n=10)
表2 高脂喂養(yǎng)8周后對血清TC、TG、HDL、LDL的影響(±s,n=10)
注: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
高脂飼料喂養(yǎng)8 周后,兔模型組NO、TNF-α明顯升高,與兔正常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豚鼠型組NO、TNF-α明顯升高,與豚鼠正常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表3 對血清NO、TNF-α含量的影響(±s,n=10)
表3 對血清NO、TNF-α含量的影響(±s,n=10)
注: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P<0.05,**P<0.01。
(1)兔正常對照組:10/10只動脈內(nèi)膜內(nèi)皮細胞完整,排列整齊,內(nèi)彈力膜清晰完好,中膜平滑肌細胞體積、排列正常,內(nèi)膜及中膜均未見泡沫細胞及脂質(zhì)沉積。見圖1。
(2)兔模型組:8/10只動脈內(nèi)膜明顯增厚(++),纖維隆起明顯(++),內(nèi)含大量泡沫細胞(++),內(nèi)皮細胞腫脹、變性、部分缺失,內(nèi)彈力膜斷裂、模糊(++),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細胞增生(++),胞體變大,排列紊亂,內(nèi)膜及中膜均可見巨噬細胞。見圖2。
(3)豚鼠正常對照組:10/10 只各動脈內(nèi)膜內(nèi)皮細胞完整,排列整齊,內(nèi)彈力膜清晰完好,中膜平滑肌細胞體積、排列正常,內(nèi)膜及中膜均未見泡沫細胞及脂質(zhì)沉積。見圖3。
(4)豚鼠模型組:7/10只動脈內(nèi)膜輕度增厚(+),纖維輕度隆起(+),內(nèi)含少量泡沫細胞(+),內(nèi)皮細胞腫脹、變性、部分缺失,內(nèi)彈力膜斷裂、模糊(+),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細胞增生,胞體變大,排列紊亂,內(nèi)膜及中膜均可見巨噬細胞。見圖4。
圖1 兔正常組×200
圖2 兔模型組×200
圖3 豚鼠正常組×200
圖4 豚鼠模型組×200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硬化中最重要的一個類型,基本損害是動脈內(nèi)膜局部呈斑塊狀增厚,故又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簡稱斑塊,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很高,且累及全身動脈血管,主要累及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大、中型肌彈力型動脈,最終導致他們的管腔狹窄以致完全堵塞,使這些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礙以致機體死亡。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首要原因。
高脂血癥與AS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得到證實,AS的嚴重程度隨血漿膽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加重。LDL 是血漿膽固醇的主要存在形式,能在血漿內(nèi)或動脈內(nèi)膜下經(jīng)自由基引發(fā)的脂質(zhì)過氧化而轉(zhuǎn)變?yōu)檠趸揎椀腖DL(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生理狀態(tài)下,HDL促進膽固醇逆轉(zhuǎn)錄,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并促纖溶,具有抗AS 作用。所以血脂水平特別是LDL的升高和HDL的降低與AS發(fā)病率呈正相關(guān)。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某些病理狀態(tài)下,HDL 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受損,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所以血脂水平的檢測是評價AS病變的一個公認的、必不可少的指標。
本實驗在造模方式上采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方式,對動物損傷小,形成病變與人類由膳食結(jié)構(gòu)改變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類似。本實驗對照組動物整體狀況良好,實驗組動物隨時間推移而漸見疾病癥狀出現(xiàn),其血脂水平明顯增高。兔模型組血粘度、血漿粘度升高,TC、TG、LDL、NO、TNF-α升高,HDL降低,與正常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豚鼠TC、TG、LDL、HDL、NO、TNF-α升高,與正常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0.01)。兩種動物模型組組動脈病理檢測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動脈內(nèi)膜明顯增厚,纖維隆起明顯,內(nèi)皮細胞腫脹、變性、部分缺失,內(nèi)彈力膜斷裂、模糊,中膜增厚伴平滑肌細胞增生,胞體變大,排列紊亂,內(nèi)膜及中膜均可見巨噬細胞。兔動脈粥樣硬化誘導時間比豚鼠短,成模率比豚鼠高,病變更顯著。
[1]陳奇.中藥藥效研究思路與方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83
[2]李貴才,劉占軍,徐德鋅,等.家兔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穩(wěn)定性的觀察[J].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2004,14(5):294-298
[3]Toshima S,Hasegama A,Kurabayashi M,et al.Circulating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A biochemical risk marke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j,2000,20(10):2243-2247
[4]馬靈筠,陳群力,楊五彪,等.枸杞多糖對動脈粥樣硬化模型兔血脂、脂質(zhì)過氧化、NO和C反應蛋白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40(2):328-330
[5]李金蓮,高南南,楊潤梅.豚鼠高脂血癥模型的建立及機制探討[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09,17(2):115-119
[6]郭延松,楊軍珂.鼠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建立[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3,11(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