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雪玲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這18個文言虛詞,你用什么方法把它們牢牢記住?歸類法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這期為大家歸納8個可以做連詞的文言虛詞用法。虛詞 連詞用法 例句
而 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連接兩個成分相同的主語,但互不影響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承接關(guān)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前后兩個成分有時間上或邏輯上的先后順序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遞進關(guān)系。可譯為“并且”“而且”。 后一個成分是在前一個成分的基礎(chǔ)上引申的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假設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假如”,一般把“而”放在句首翻譯 ①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②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相當于“地”“著”等,或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因果關(guān)系。可以譯為“所以”“致使”, “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結(jié)果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目的關(guān)系??勺g為“目的是”,“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目的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其 假設關(guān)系。常放在句首,可譯為“如果” 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選擇關(guān)系??勺g為“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且 遞進關(guān)系。可譯為“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zhàn)》)
并列關(guān)系。可譯為“又”“并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②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讓步關(guān)系??勺g為“尚且”“況且”“再說”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若 假設關(guān)系??勺g為“如果”“假如”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活版》)②若使燭之武見秦若,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選擇關(guān)系??勺g為“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②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漢書·食貨志》)
承接關(guān)系??勺g為“至,至于” “若夫”,引導整個句子 ①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②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與 并列關(guān)系。連接兩個并列成分,可譯為“和”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②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因 承接關(guān)系??勺g為“于是”“便” ①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孔雀東南飛》)
因果關(guān)系引導結(jié)果,可譯為“因此”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戰(zhàn)國策·魏策》)②狀類箕筐,人因號之為“匡山”。(《看松庵記》)
以 并列關(guān)系。并列可譯為“又”“并且”等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目的關(guān)系??勺g為“用來”“以致”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因果關(guān)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承接關(guān)系??勺g為“而”或省去,前一動作行為是后一個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②樊噲側(cè)其盾以撞。(《鴻門宴》)
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則 承接關(guān)系??勺g為“就”“便“ “已經(jīng)是”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假設關(guān)系。譯為“假使”“如果” 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記·高祖本紀》)
并列關(guān)系??勺g為“就”,或不譯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捕蛇者說》)
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
選擇關(guān)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