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1400平方米的大宅位于美國俄亥俄州最高檔的社區(qū)貝克斯利,宅主人是一對年輕時髦的富豪夫婦,有三個小孩。他們的家要求溫馨舒適,充盈藍籌股藝術品,運用女主人最偏愛的藍色調,同時滿足年輕家庭成員的娛樂要求。對于白爵飛來說,這是一場關于如何發(fā)表21世紀私宅設計宣言的思考。整間宅邸的改造思路始終圍繞著“現代”和“活力”兩個關鍵詞展開,但如何讓“現代”與“舒適”、“活力”與“深沉”達成平衡,同時適合每一個成員,這是關鍵問題。
舒適的本質是柔軟
白爵飛首先用“柔軟”一詞詮釋了舒適,從客廳、影音室、樓梯、走廊到客房,全部鋪著不同飽和度的藍色地毯,它們期著極強的裝飾作用,客廳中渦卷花紋地毯與沙發(fā)椅上JAB出品的織錦靠墊呼應成套,媒體間靛藍色地毯的菱形格紋受到好友Donald Deskey二戰(zhàn)前為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所做的內部裝修的啟發(fā),經過重新設計后使之與電腦時代同步。主臥則是帶有俏皮菠蘿圖案的蒂芙尼藍色地毯……它們的顏色和圖案不但為每一個區(qū)域都鋪陳出了一個鮮明的主題,同時也因為柔軟的特質而完全吻合這五口之家對于舒適度和安全問題的需求:三個孩子可以任意在整個空間中坐臥跑跳而不怕摔傷。數量繁多的無硬邊沙發(fā)、軟椅和厚重的窗簾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家庭房的布置最為貼心,連灰褐色的主茶幾都是沙發(fā)的化身,這些設計不僅能讓女主人在看到心愛的藍色時喚起一股少女般的內心狂喜。也會讓身為母親的她感到舒適安心。
藝術品的深沉氣質
“深沉”一詞由藝術品詮釋表達,房間中所有的藝術品都由白爵飛精心挑選布置。這些藝術品不僅價值連城,在拍賣市場中連創(chuàng)拍賣紀錄,同時因為色彩鮮嫩,具有卡通式的簡單幽默,巧妙平衡了兩代人的年齡問題.而白爵飛更深厚的功力則表現在對它們的擺放位置上,一件作品通過與其它作品的對話表達出深遠的人文主題。
門廳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嚴肅的,RossBleckner血紅的《罌粟田》是整個精巧藝術伊甸園的開篇,這張大幅油畫用文藝復興虛空派的方式昭示著死亡和終結的不可逆轉,被白爵飛用來喚醒記憶、潛意識和對存在稍縱即逝的感嘆。然而它對面Claude Lalanne的雕塑《本的蘋果》卻提供了在夢幻世界超脫生老病死的可能。于是整個門廳圍繞著有限與無限、現實與非現實、世事無常與荒誕不經展開對話。它們所處的背景內斂沉靜一一苔原灰拋光大理石地板、亞光鋼樓梯扶手、以及大門兩旁有著白金底座的定制窄臺都異常穩(wěn)重,用以平息藝術品的喧鬧。
媒體間里是兩幅波普藝術家Alvaro Barrios的卡通風格作品。這里現代大屏幕視聽設備和先鋒波普藝術相得益彰。漫畫式的形象也非常符合經常使用此房間的年輕家庭成員的口昧。仔細觀察,還會發(fā)現這些色彩豐富的畫作有著比表面看來更高深的本質。兩幅畫的內容都描述了同一個場景和主題,一群1950年代的人正圍著杜尚1917年的那尊極具挑釁意味的《泉》各抒己見,其中包括美國流行文化中的英雄人物SUPERMAN和其女伴路易斯。這里高雅和低俗文化共存,提醒人們在當今娛樂至死的時代不要忘記深刻與思考。
01 Ross Bleckner羅絲·布萊克納美國紐約1949早期受到了光效應藝術代表人物英國女畫家賴利(Bridget Louise Riley)的影響。對能制造出流動光感的邊緣錯視有著特殊的偏好,在1980年代初接觸到艾滋病激進主義后開始以人體細胞為靈感作畫,作品中始終伴隨著感傷和失落的情調,深暗背景下透出的光輝似乎在暗示著有限的生命消失在茫茫黑暗中。雖然風格頹廢,但死亡之主題使他的作品更有了直指人心的藝術魅力.
02 Sam Francis美國加利福尼亞1923畫家Sam Francls加入空軍以前學醫(yī),一次緊急降落導致他終生殘疾。但他不懼命運的挑戰(zhàn)。在療傷過程中嘗試水彩畫,從而轉型做了畫家,他關注躁動的生物細胞聚合和分裂的方式。作品曾在1950年代一度超越畢加索成為最昂貴的畫家。如今他的作品依然搶手,在佳士得拍賣行2012年的一次戰(zhàn)后藝術品拍賣會中,他的畫從250萬美金的估算價格一路飚升到400萬美金成交。
03 Dale Chihuly 1941美國華盛頓玻璃藝術大師Chihuly在華盛頓大學學室內設計時意外接觸到了玻璃藝術,從此一路學習深造,勵志成就一番玻璃藝術事業(yè)。1971年。Chlhuly在華盛頓州建立了國際化的玻璃藝術中心Pllchuck玻璃學校,由此他便一直引領玻璃作為一門先鋒藝術進行發(fā)展。他的作品被全世界超過200家博物館所收藏。并榮獲了諸多獎項,其中包括了十個榮譽博士學位和兩次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的獎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