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靜
(鎮(zhèn)江船艇學院 基礎(chǔ)部 外語教研室,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閱讀寫作一體化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踐
左文靜
(鎮(zhèn)江船艇學院 基礎(chǔ)部 外語教研室,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
英文書面表達作為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一直是學生語言應用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擬從閱讀與寫作的關(guān)系入手,把實際教學中相對獨立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結(jié)合起來,通過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結(jié)構(gòu)、思維模式、語篇連貫等層面的能力,實現(xiàn)從積累語言到運用語言的過渡,從而提高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
英文寫作 閱讀 語言運用
在目前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難教,學生難寫”的局面。要扭轉(zhuǎn)這一局面,就必須重新審視原有的寫作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材和教法。近年來,國內(nèi)外心理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經(jīng)過理論研究和實踐分析后,認為閱讀和寫作是兩項相對獨立但又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技能[1]。筆者擬從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出發(fā),在分析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的基礎(chǔ)上,討論閱讀與寫作的關(guān)系,提出構(gòu)建從閱讀到寫作的寫作教學模式。
筆者通過收集英文寫作教學實踐中學生的習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在遣詞造句方面的能力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規(guī)定存在相當大的距離??傮w來說,學生習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從詞法、句法和篇章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詞法層面
1.詞性混淆
(1)Chinese are queer people:they don’t like silent.形容詞誤作名詞使用,應把silent改成silence。
(2)We should work hard and do the jobs depend on ourselves.動詞誤作形容詞使用,應把depend改成dependent。
2.詞組搭配錯誤
(3)When you see her at the first time...At the first time改為for the first time,表示“第一次”的意思。
(4)I dream to go to this place.學生對dream這個動詞的用法不太熟悉,應為dream of going to this place。
3.用詞不當
(5)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big mountain before.(big→great)
(6)They directly took some,and paid the suitable money.
例(6)中學生想表達“合適的價格”,但“suitable money”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應改為reasonable price。
(二)句法層面
學生習作在句法層面反映出來的問題也較為突出,主要表現(xiàn)在時態(tài)、語態(tài)、主謂不一致、指代不一致,以及句子的連貫等方面。
1.時態(tài)語態(tài)
(7)I was happy that they can come to see me.這是一篇描述暑假見聞的課后練習,該例敘述的是暑假期間即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所以謂語動詞用一般過去時,后面的can要用其過去式could表示。
(8)What I surprised was that...(I surprised→surprised me)
2.主謂不一致
(9)I think the things that happened in holiday is just common things,so I don’t know how to write and what to write first.(is→are)
3.指代不一致
(10)Chinese are excellent,and they have its special characters.這里的its應改為their,以便與先行詞Chinese相一致。
4.句子的連貫
英語的復合句通常只有一套主謂體系,因此必須或常常使用連詞或關(guān)聯(lián)詞等連接獨立的分句、主句或從句,而漢語常常無需使用連詞來構(gòu)成復合句。受中文習慣的影響,學生經(jīng)常直接用逗號連接兩個簡單句。例如:
(11)We were all tired,after a bit of rest,we went to a small restaurant to have a dinner.
學生習作中也存在誤用或濫用連詞的例子,比如:
(12)She is a girl who has a round face so that we often call her Miss Round.
這里應該用so代替so that。so是連詞,用來連接前后兩個具有因果關(guān)系的主從句,而so that則用來引導結(jié)果狀語從句。
(13)She doesn’t wear glasses and though in the classes.(and though→even)
(三)篇章層面
在學生的習作中,篇章層面最突出的問題在于段落間缺乏統(tǒng)一性和連貫性。例如:
(14)Remember that“An occasional failure cannot determine your whole life”.So don’t get sad.You can’t try again. Success comes from failure.Stand up and try again.Failure sometimes will make you sad.Share your failure with your par-ents or good friends.They will encourage you and you’ll feel more confident when you do it again.The failure makes you know the right way to solve it.
這是一篇看圖作文,中心思想是討論偶爾的失敗與人生的關(guān)系。讀完之后,可以感覺段落主題不夠鮮明,結(jié)構(gòu)比較松散,同時支撐主題句的事實和細節(jié)不夠充分。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沒有寫主題句的習慣,正如航行缺乏明確的方向,寫作時運用的論據(jù)和例子就很難緊扣主題展開。
當然在大學英語寫作中,學生所犯的語病形形色色,由于篇幅有限,筆者只列舉相對來說較為普遍并且非常典型的錯誤,其他錯誤就不在此一一贅述了。
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語言輸入對語言能力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學者們的研究和討論。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提出了語言“習得—學習假說”(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其核心內(nèi)容包括“可理解的語言輸入”等相關(guān)內(nèi)容。他認為學習者是通過對語言輸入的理解而逐步習得第二語言的?!翱衫斫獾恼Z言輸入”是指語言輸入與學習者目前的語言水平應保持適當?shù)碾y度距離。前者如果難度太大,遠遠超出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學習者就無法有效地獲得語言習得。反之,如果前者遠遠低于后者,同樣無法獲得語言習得。只有當學習者接收的語言輸入材料略高于自身的語言水平,也就是說“可理解的”,才能對第二語言的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作用。隨后Swain提出“可理解的輸出”(comprehensible output),認為僅僅依靠“輸入”這一單向維度還不夠,二語學習者只有通過語言輸出,才能夠認識到自身語言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要對語言形式進行有意識的分析,從而能夠鞏固現(xiàn)有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輸出的流利度和準確性。由此可見,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同等重要,因此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必須同時給予關(guān)注。閱讀與寫作是語言教學中兩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閱讀是一種語言輸入形式,寫作是一種語言輸出形式,一定的輸出是建立在大量的輸入基礎(chǔ)之上的。閱讀是人們了解信息和積累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積累寫作材料的過程,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實際教學中,閱讀和寫作往往被當成單獨的兩項技能進行訓練。鑒于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著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筆者建議構(gòu)建一種從閱讀到寫作的教學模式。Widdowson曾經(jīng)提到,閱讀和寫作可以貫通一起進行教學[2]。筆者認為,在寫作教學中,語言學習者可以通過寫作來學習閱讀技巧,同時通過閱讀來學習寫作的技巧,即通過寫作鞏固閱讀,通過閱讀促進寫作,形成從閱讀到寫作的教學模式,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院《大學英語》教學由于授課時數(shù)的限制,沒有開設(shè)專門的寫作課程,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精讀課本提供的文章和相關(guān)閱讀材料進行寫作訓練。
(一)講解篇
教師在講解課文時,除了要傳遞文化信息和語言知識之外,還要注重篇章結(jié)構(gòu)的分析和寫作技巧的訓練。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段落和篇章,引導學生觀察句子和句子之間、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與銜接方法,同時利用每個單元之后的完形填空練習,進行文章內(nèi)容或者中心思想的歸納和總結(jié)。除此之外,課后練習中相關(guān)主題的閱讀文章也為寫作訓練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相對于課文講解,教師應更多鼓勵學生進行獨立閱讀和思考,組織學生就語言、內(nèi)容和篇章等方面進行分析、討論和交流。其間,教師可以給予適當啟發(fā)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并弄清文章的脈絡(luò)結(jié)構(gòu),激發(fā)他們書面表達的熱情。通過對課本中典型篇章結(jié)構(gòu)的分析,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描寫文等常見文體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銜接手段,幫助他們進行寫作知識的儲備,從而為下一階段的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二)模仿篇
在一定知識積累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提供范文作為框架,選取一種段落發(fā)展的類型,結(jié)合文中所學單詞、短語和詞組,以及各種句型和結(jié)構(gòu)來表達中心思想。例如筆者在對學生進行段落寫作訓練之前,選取由梁曉暉和金銘編著的《全新英語讀寫一體化教程:閱讀與寫作》Unit 1中Americans Are Queer這篇文章,首先向?qū)W生介紹常用的銜接手段,包括主題句的使用,具有修辭性質(zhì)的功能詞的運用,重點實意詞的重復使用,以及一些相同句子結(jié)構(gòu)的使用,等等。然后讓學生進行獨立閱讀思考,完成文章后面有關(guān)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接著幫助學生對每一段落進行集體討論,弄清作者是如何具體組織細節(jié)來支持其在段首主題句中所提出的鮮明觀點的,比較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性格層面的差異。在語言層面,則要求學生掌握描寫人物性格的常用的單詞和短語,最后讓學生以“Chinese Are...”為題進行模仿練習。
(三)拓展篇
模仿寫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進行獨立寫作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實踐證明,通過大量的閱讀,保證足夠的語言輸入,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一方面,學生在掌握了把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在一起的方法及技巧后,便可以進行大量課后閱讀,以豐富寫作內(nèi)容、訓練寫作思維,促進知識向能力的逐步轉(zhuǎn)化。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進行對照分析,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比如主題、結(jié)構(gòu)、邏輯、用詞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這不僅能幫助教師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意識,
從閱讀到寫作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閱讀是積累語言、理解語言,而寫作則是運用語言。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統(tǒng)一體。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使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促進,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1]陳立平.從閱讀與寫作的關(guān)系看寫作教學中的范文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4).
[2]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梁曉暉,金銘.全新英語讀寫一體化教程:閱讀與寫作[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