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丁家永
摘要:20世紀末,隨著一場關(guān)于心靈智力(簡稱靈商)的討論,人類智力的整體畫面變得更加完整清晰。靈商是智商和情商有效運轉(zhuǎn)的必要基礎,是人類的最高智力。在綜合國外相關(guān)研究的基礎上,文章從靈商的概念界定、結(jié)構(gòu)測量、實證研究和培養(yǎng)途徑等方面對靈商研究的現(xiàn)狀進行了綜述,以便人們更加深入地體會靈商豐富的理論內(nèi)涵和實踐價值;最后指出未來靈商的研究應繼續(xù)注重對靈商的理論研究,構(gòu)建合理有效的靈商理論模型,豐富靈商的測量方式,拓寬靈商的研究范圍,以加強靈商的跨文化研究。
關(guān)鍵詞:心靈智力;靈商;終極智力
一、引言
一直以來,對于人類智力的研究都是心理學家高度關(guān)注的研究領(lǐng)域。20世紀初,德國心理學家斯特恩(William Stern)最早提出將“智商”作為個人智力水平的數(shù)量化指標。自此之后,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測量智力的方法和手段,即智力商數(shù)(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智商(IQ)。20世紀90年代,心理學家對智力的研究得到了新的突破。1990年,美國心理學家薩洛維(P.Salovey)和梅耶爾(John D.Mayer)首次提出了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但當時并沒有引起全球范圍內(nèi)的關(guān)注。直到1995年,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系統(tǒng)地構(gòu)建了情緒智力的基本理論體系,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從而大大提高了情緒智力的影響力。進入20世紀末,來自心理學、神經(jīng)病理學、人類學和認知科學等方面的證據(jù)表明,人類存在著第三種智力,即心靈智力(Spiritual Intelligence),簡稱靈商(SQ)。2000年,英國心理學家達納·佐哈(Danah Zohar)和伊恩·馬歇爾(Ian Marshall)正式提出了靈商理論,為智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進一步加深了對智力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二、什么是靈商
(一)靈商的概念界定
2000年,發(fā)展心理學家達納·佐哈和伊恩·馬歇爾合作出版了《靈商:人的終極智力》(SQ:Connecting with Our Spiritual Intelligence)一書,正式提出了靈商理論,引起了學者們對靈商的研究興趣和關(guān)注。而對于靈商概念的界定問題,國外學者曾就“靈商是否是一種智力”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對此,學者們大致有三種態(tài)度:肯定、否定和中立態(tài)度。其中埃蒙斯(R. A.Emmons)認為靈商是一種智力,它是一種恰當使用心靈資源(spiritual information)促進日常問題的處理和目標實現(xiàn)的能力[1]。但是,加德納(Howard Gardner)認為靈性不符合智力的定義和標準,他主張將靈性的概念與心理學各個方面區(qū)分開來,認為靈性并不是一種智力,因此他沒有將靈商納入到多元智力理論的結(jié)構(gòu)中[2]。而梅耶爾認為與其說靈性是一種高度發(fā)展的智力,不如說靈性是一種高度發(fā)展的意識,即人們可以通過冥想、沉思或是其他方法來發(fā)展靈商、構(gòu)建意識,因此心靈意識更加關(guān)注統(tǒng)一性、超常的狀態(tài)以及終極關(guān)懷[3]。
達納·佐哈和伊恩·馬歇爾提出的靈商理論認為,靈商(或心靈智力)就是靈魂的智力。它是一種能夠治愈我們自己和創(chuàng)造我們整體的智力;是一種存在于自我深處的智力,與超越自我的智慧或意識精神結(jié)合在一起;是一種我們不僅能夠認識現(xiàn)有的價值,而且能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新價值的智力。我們可以用靈商來提出和解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它在各個更為寬廣、更為豐富并且不斷提供的環(huán)境里安排我們的行動和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用它對行動的某個過程或者某段生命歷程進行評價:這一段比那一段更有意義。智商和情商這兩者的有效運轉(zhuǎn),靈商就是必要的基礎,它是我們的最高智力[4]。
除此之外,國外其他學者也對靈商的概念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討,大多數(shù)學者都將靈商看成是一種智力或是一種能力。西斯克(Sisk)和托倫斯(Torrance)認為靈商是一種可以使用多種感官方法(包括直覺、冥想和形象化)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傾聽內(nèi)心聲音的能力[5]。沃爾曼(Wolman)認為靈商是解決關(guān)于生命的意義這樣的終極問題以及同時體驗我們每個人和我們生活的世界之間的無縫連接的能力[6]。沃恩(Vaughan)認為靈商是基于深刻理解存在的問題而創(chuàng)造意義的能力,是利用意識的多種水平解決問題的能力[7]。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認為靈商是一種通往多維度自我的途徑,它使個人與體驗相聯(lián)系并超越自我。它是通往意識最完整的范圍或狀態(tài)的途徑,它包括了可以超越一般感覺的改變了的狀態(tài),最重要的是,它包括了一種可以實現(xiàn)自我、他人和宇宙之間無縫連接的能力[8]。Srivastava和Misra認為靈商可以幫助任何環(huán)境下(企業(yè)、社區(qū)或家庭)的個體開發(fā)他們的精神意識、能力和智慧,以及使用這種智力使他們變得更加有效,并且拓展人們的能力使其為他人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貢獻[9]。Alex和Ajawani認為靈商是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的意義、目的和價值的能力,將我們的行動和生活與更寬廣、更富有意義的環(huán)境相連接[10]。Hosseini等人認為可以將靈性看成智力的一種形式,它可以預測功能和適應,并且為人們解決問題和實現(xiàn)目標提供能力[11]。Suan Chin認為靈商是個體應用心靈資源、價值和品質(zhì)來提高日常生活功能和幸福感的能力[12]。
(二)靈商的組成部分和特點
國外學者對于靈商的組成部分和特點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其中,西斯克詳細地闡述了靈商的主要組成部分,他認為靈商包含了一種統(tǒng)一性或是自我與他人、社會、地球以及宇宙之間的連通性。他認為靈商的核心能力是對宇宙和存在問題的關(guān)注以及冥想、直覺和想象的能力;靈商的核心價值觀是連通性(connectedness)、統(tǒng)一性(unity of all)、慈悲心(compassion)、平衡感(a sense of balance)、責任心(responsibility)和服務性(service);靈商的核心體驗是意識到終極價值和意義、高峰體驗、超越感和敏銳的洞察力;靈商的主要優(yōu)點是真實、正義、同情和關(guān)愛;靈商的符號系統(tǒng)可以是詩歌、音樂、舞蹈、隱喻或故事;靈商的認知狀態(tài)是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13]。
埃蒙斯認為靈商具有五個特點:(1)超越的能力;(2)進入意識高度精神狀態(tài)的能力;(3)將日常活動、事件和人際關(guān)系與神圣感相聯(lián)系的能力;(4)利用心靈資源解決現(xiàn)存問題的能力;(5)踐行道德行為或變得品德高尚的能力(如寬恕、感恩、謙遜、同情)[14]。達納·佐哈和伊恩·馬歇爾認為,高度發(fā)展的靈商具有九個特點:(1)靈活變通的能力(積極的和自發(fā)的適應性);(2)高度的自我意識;(3)面對和利用苦難的能力;(4)面對和戰(zhàn)勝痛苦的能力;(5)被想象和價值所激勵的生命本質(zhì);(6)不愿引起不必要的傷害;(7)傾向于發(fā)現(xiàn)不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整體”);(8)詢問“為什么”或者“如果……將會怎么樣”等問題,并尋找“根本性”答案的明顯傾向;(9)存在心理學家稱之為“環(huán)境獨立型”的特性——具有反對習俗的能力[15]。
(三)靈商的測量
對于每種智力而言,構(gòu)建理論模型和編制測量工具能夠有效地測量出這種智力的結(jié)構(gòu)。在靈商的測量方面,研究初期有佐哈和馬歇爾編制的靈商問卷(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SIQ)、沃爾曼編制的心理矩陣精神性列表(Psycho-matrix Spirituality Inventory,PSI)以及Nasel編制的心靈智力量表(Spiritual Intelligence Scale,SIS)等。Amram認為PSI量表中的許多題項缺乏表面效度,而SIS量表主要是從宗教性質(zhì)的精神性角度來編制題項,主題為傳統(tǒng)基督教和新世紀個人主義的精神性,并且沒有覆蓋心靈智力的所有核心因素。直至2007年,Amram根據(jù)質(zhì)性研究結(jié)果編制了綜合心靈智力量表(Integrated Spiritual Intelligence Scale,ISIS),學者們對靈商的測量方式越來越感興趣,之后出現(xiàn)了King編制的SISIR量表和Nira Manghrani編制的SQ量表,以及多種將認知智力、情緒智力、心靈智力整合的測量工具(如IESQ量表)。
其中,Amram編制的ISIS量表共83個題項,采用李克特6點計分方法,從“從不”到“經(jīng)?!保尡辉嚫鶕?jù)最近6~12個月的行為進行評定。ISIS量表包括5個分量表、22個能力量表,具有3個版本。五個分量表為意識(consciousness)、恩賜(grace)、意義(meaning)、超然(transcendence)和當下(truth)。該量表的α系數(shù)為0.97,具有良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五個分量表的α系數(shù)為0.84~0.95之間,并具有可接受的重測信度(pearson r=0.77)[16]。
King編制的靈商自陳問卷(Spiritual Intelligence Self-report Inventory,SISRI)共24個題項,包括批判性存在主義思維(critical existential thinking)、建構(gòu)個人意義(creating a personal meaning)、超越的意識(transcendental awareness)和擴大認識(expanding awareness)四個維度。問卷采取從0到4的五點計分法,總分越高代表靈商越高。該量表四個維度具有很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α=0.92),分半信度(α=0.91)、重測信度(r=0.89)均良好[17] 。
三、靈商的實證研究
目前,靈商理論已被國外學者廣泛應用于心理健康與治療、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護理等各個領(lǐng)域,大量實證研究證明靈商在各個研究領(lǐng)域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一)靈商存在的科學研究
國外一些學者從生理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了靈商產(chǎn)生的條件,強調(diào)靈商不是虔誠的宗教,它的產(chǎn)生是有科學依據(jù)的。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冥想或是領(lǐng)悟心靈體驗時,人類大腦中一些特定區(qū)域會變得活躍。Newberg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產(chǎn)生心靈的精神潛能時,人類大腦中的四個聯(lián)系區(qū)域會變得活躍,這些聯(lián)系區(qū)域經(jīng)過幾千年的進化發(fā)展可以使個體適應并解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問題。這些論點主要是認為人類大腦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解決問題,而這也是智力的重要特征。如果人類大腦結(jié)構(gòu)經(jīng)過進化發(fā)展可以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闡述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問題,那么這會使“靈商”變得更加可信。
(二)靈商在心理健康領(lǐng)域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對靈商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外學者開始挖掘靈商對個人工作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研究的主題逐步滲透到靈商與個人心理健康、心理彈性、適應性、婚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主觀幸福感等層面。Abdullah認為靈商包含了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它指導著人們過有意義的生活[18]。一些研究表明,靈性和生活滿意度、意志的堅強性以及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等之間呈正相關(guān)。
1.靈商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
Kate Adams和Brendan Hyde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討了通過整合靈商理論和釋夢的理論方法解釋與死亡有關(guān)的夢,可以使兒童從令人悲痛的夢中獲得啟發(fā)和意義,促進他們解決生活中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19]。Moallemi通過對80名癮君子和80名正常人的靈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發(fā)現(xiàn),靈商與心理健康之間呈正相關(guān),靈商水平較低的人更容易上癮,靈商水平較高的人可以預防上癮[20]。Ghasem Mohammadyari以伊朗185名高中生及其父親或母親為調(diào)查對象,探討了父母的靈商、受教育水平和兒童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的靈商水平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表現(xiàn)為父母的靈商水平高,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同時,父母的靈商水平受其受教育水平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其靈商水平高于那些只受過初等教育或中等教育的父母;但是性別、年齡對父母的靈商水平?jīng)]有影響,即靈商水平在性別上沒有顯著性差異[21]。此外,Abbas Ebrahimi 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的心理健康和靈商水平可以有效地預測和解釋個體的心理彈性水平[22]。
2.靈商與婚姻滿意度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
Amir Masood Rostami等人通過對德黑蘭120對夫妻的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利用靈商可以有效地預測婚姻的滿意度。其中靈商的核心要素“精神生活”是婚姻滿意度最大的貢獻預測效標變量,它可以解釋婚姻滿意度變異的35.2%。當增加“對世界起源的看法以及與之交流”這一要素時,其解釋系數(shù)提高到37.1%[23]。同時,有研究表明,傳授靈商的構(gòu)成要素可以提高婚姻的滿意度。
3.靈商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
Perone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靈性對有天賦的人的工作、婚姻、養(yǎng)育和生活滿意度方面都有影響[24]。Kelley和Miller 研究發(fā)現(xiàn)靈性和篤信與個人內(nèi)部特征和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度)之間呈正相關(guān)[25]。Naderi等人研究表明,靈商和情商是生活滿意度重要的預測變量[26]。Shahin Ebrahimi Koohbanani等人隨機抽取了比爾詹德123名有天賦的女高中生,探討她們的靈商、情商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結(jié)果表明,靈商和生活滿意度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guān),而情商和生活滿意度之間有顯著的相關(guān)。同時,回歸分析的結(jié)果表明,靈商中的“道德行為”與情商中的“評價和表達情感”以及“調(diào)節(jié)情緒”能有效地預測生活滿意度。當靈商與情商結(jié)合在一起時,它們與生活滿意度之間有顯著的關(guān)系。Koohbanani認為之所以會出現(xiàn)與以往研究不同的結(jié)論,可能是由于選取樣本的個人、文化、社會和經(jīng)濟地位的差異以及不同類型的學校和價值觀造成的[27]。
(三)靈商在教育領(lǐng)域中的應用
許多教育者都認為靈商是我們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構(gòu)建全球意識,并且有助于個體發(fā)展核心價值觀,如憐憫、誠實、公平、責任感和尊重等。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智力水平并不僅僅取決于他的智商,事實上,學生獲得成就的高低往往依賴于他們情商和靈商水平的高低。情商和靈商不僅為學生獲得成就提供指導,而且會影響學生價值觀的提高和改善。Pertiwi等人認為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我們應該重視通過情商和靈商的平衡發(fā)展提高初中生的語言技能水平[28]。Javdan Moosal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會影響兒童靈商的發(fā)展水平,權(quán)威型的教養(yǎng)方式與靈商存在顯著的正相關(guān),專制型和忽略型教養(yǎng)方式與靈商存在顯著的負相關(guān),寬容型教養(yǎng)方式與靈商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guān)[29]。
對于如何在學校情境中實現(xiàn)靈商的教學,國外一些學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Nel Noddings開發(fā)了一個闡述心靈問題的課程,同時他建議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關(guān)于存在的問題,例如:我們應該怎樣生活?這對生活有什么意義?為什么這是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除此之外,他還建議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花園和動物,這樣兒童就能夠體驗并建立對自然強烈的意識以及與自然之間的連通性[30]。西斯克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給有天賦的學生提供更高意識層面的訓練以及呈現(xiàn)策略的例子,比如探索存在的問題、為學習服務和解決道德困境等可以提高學生的靈商[13]。除此之外,約翰遜認為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講授靈商:第一,只要給學生留有空間和安靜的環(huán)境去思考生命;第二,教師在解決問題、評價學生、設計課程、學習經(jīng)驗以及察覺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和成就地位時要相信、驗證并開始利用他們自己的直覺印象以及自我的其他維度[8]。
(四)靈商在護理領(lǐng)域中的應用
護士的靈性可以使她對精神關(guān)懷持積極良好的態(tài)度,從而幫助病人克服精神困擾,提高和改善精神關(guān)懷的質(zhì)量和水平。楊科平對中國臺灣299名護士的靈商水平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的靈商水平處于中等程度,其中年齡和童年靈性是影響護士靈商水平的重要因素[31]。2007年,楊科平和毛秀英對中國7個省份、16家醫(yī)院的130名護士的靈商水平進行了一個橫斷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的靈商水平與其個人特征(如年齡、婚姻狀況、教育、職位以及護理經(jīng)驗的年限)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但與是否有宗教信仰之間有顯著性差異[32] 。之后,楊科平和吳新娟對中國大陸和臺灣5家醫(yī)療中心的524名護士的靈商水平進行了調(diào)查,以比較在中國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下護士的靈商水平是否有差異。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社會制度會對護士的靈商產(chǎn)生影響,其中童年的靈性以及宗教信仰和活動能夠有效地預測護士的靈商水平。Bagheri Faribors等人對伊朗125名護士的靈商和幸福感進行了一個橫斷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靈商和幸福感之間有顯著的相關(guān),其中部分人口學特征與靈商和幸福感之間有顯著的相關(guān),而其他一些特征如年齡、婚姻狀況、工作年限、教育和職位與靈商和幸福感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guān)[33]。
(五)靈商與人格特質(zhì)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
Kourosh Amrai等人通過使用Costa和McCrae編制的NO-FFI人格特質(zhì)問卷以及King編制的靈商量表對德黑蘭205名大學生的人格特質(zhì)和靈商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質(zhì)(neuroticism )與靈商之間呈負相關(guān),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外傾性(extroversion)與靈商之間呈正相關(guān),開放性(openness)與靈商之間沒有相關(guān)[34]。Maryam Eslami Farsani等人通過對伊斯法罕省121名體育教育管理者的人格特質(zhì)和靈商水平關(guān)系的研究也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結(jié)論,即靈商與開放性、盡責性、宜人性、外傾性之間呈正相關(guān),與神經(jīng)質(zhì)之間呈負相關(guān),他認為靈商和人格特質(zhì)對體育管理者具有重要的作用[35]。
四、如何提高靈商水平
靈商水平更高的人在生活中具有更好的靈活性、自我意識、洞察力和整體分析能力?,F(xiàn)代社會的集體靈商是相當?shù)偷模亲鳛橐粋€個的個體,我們可以行動起來提高我們自身的靈商,從而促進整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靈商水平不斷提升。達納·佐哈和伊恩·馬歇爾在《靈商:人的終極智力》一書中指出了通向更高心靈智力的六條道路。第一條是責任的道路,要求我們不要以一種心靈上的愚昧方式來走,即服從、有條不紊、保守和傳統(tǒng),這可能導向教條主義、偏見以及想象力和驅(qū)動力的缺乏;第二條是養(yǎng)育的道路,要求我們對處于一種關(guān)愛關(guān)系中的人,必須學會去接受和傾聽,必須愿意去開放和打開自我;第三條是知識的道路,要求我們通過反思、理解獲得智慧;第四條是個人轉(zhuǎn)化的道路,要求我們必須探索我們自己的高峰和深層,把我們破碎自我的那些沒有聯(lián)系的部分焊接為一個獨立的、整體的個人;第五條是手足情誼的道路,要求我們要做到公正,看到所有人的價值;第六條是公仆領(lǐng)導者的道路,告誡我們使用權(quán)力為自己的目的服務是一種心靈愚昧的方式。除此之外,他們還提出了達到更高靈商的七個實踐步驟:第一步是意識到我現(xiàn)在在什么地方;第二步是強烈地感覺到我想改變;第三步是反思我自己的中心是什么,我最深層的動機依賴的是什么;第四步是發(fā)現(xiàn)并解決障礙;第五步是探索往前走的許多可能性;第六步是讓自己選定一條道路;第七步是記住有著許多道路[4] 。
五、總結(jié)與展望
綜上所述,目前國外學者對靈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靈商的概念、結(jié)構(gòu)、測量方式以及靈商與相關(guān)因素之間的關(guān)系上。這些研究結(jié)果加深了我們對靈商理論的理解,但已有的研究也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有待學者們進一步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一)概念界定模糊
對于什么是靈商,靈商的內(nèi)涵和外延等概念性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學者們對此還沒有相對一致的看法。因此,今后仍然需要注重對靈商的理論研究,要注意結(jié)合以往研究的成果,構(gòu)建出合理有效的靈商理論模型。
(二)研究方法單一
目前國外學者主要通過自陳量表的方式來測量個體的靈商水平,評價個體靈商水平的高低。但是一些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并不高,這會直接影響研究結(jié)果的準確性。因此,今后對于靈商的測量還有待進一步的豐富和提高。
(三)研究范圍有限
最初國外學者對于靈商的研究主要是對靈商的概念、結(jié)構(gòu)和測量方式的理論研究,直至近幾年來研究者越來越關(guān)注探討靈商對于個人工作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的實證研究,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靈商范圍,豐富了靈商研究的成果。但總體而言,目前對于靈商的研究范圍仍然有限,關(guān)于靈商仍有許多問題值得深入探討。例如,靈商變化的神經(jīng)機制和心理機制是什么,不同年齡層和不同群體的靈商特點、規(guī)律和功能如何,以及怎樣在教育實踐中培養(yǎng)和提高靈商等。
(四)研究結(jié)論不同
通過梳理國外學者對靈商所做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有些研究得出了較一致的結(jié)論,但有些研究結(jié)論并不一致。例如,男性和女性的靈商水平是否有差異、靈商與人格特質(zhì)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等問題仍然需要作進一步探討和驗證。
(五)缺乏跨文化的研究
目前,對于靈商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國家為主,國內(nèi)關(guān)于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都非常少,幾乎沒有對靈商進行過系統(tǒng)的論述,更沒有專門測量靈商水平的工具。因此,加強對靈商的跨文化研究顯得十分必要,將靈商引入到中國的文化背景中來,構(gòu)建有中國特色的靈商模型和測量方法,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和拓寬靈商的理論內(nèi)涵和實踐價值。
盡管目前對于靈商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靈商理論正在向我們展示人類智力構(gòu)成的更清晰的畫面,并且研究的不斷深入將會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對心靈世界的關(guān)注,促進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相關(guān)學科的進一步發(fā)展。
[1]Emmons R A. Is spirituality an intelligence? Motivation,cogni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ultimate concer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2000a,10(1):3-26.
[2]Gardner H. A case against spiritual intellig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2000,10(1):27-34.
[3]Mayer J D. Spiritual intelligence or consciousnes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2000,10(1):47-56.
[4]達納·佐哈,伊恩·馬歇爾,靈商:人的終極智力[M].王毅,兆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Sisk D,Torrance E P.Spiritual intelligence:Developing higher consciousness[M].Buffalo,NY:Creative Eduction Foundation Press,2001.
[6]Wolman R W.Thinking with your soul:Spiritual intelligence and why it matters[M].New York:Harmony Books,2001.
[7]Vaughan F.What is spiritual intelligence[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002,42 (2):16-33.
[8] Johnson A.Becoming fully intelligent[J].Encounter: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2006,19(4).
[9]Srivastava A,Misra S.Is spiritual quotient a better tool of success:spirituality in the new world order[J].Exc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Studies,2012,2 (1).
[10]Alex M,Ajawani J.C.Marital happiness as the function of spiritual intelligence [J].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Journal,2011,1(9):06-07.
[11]Hosseini M,Elias H,Krauss S E,Aishah S.A review study on spiritual intelligence,adolescence and spiritual intelligence,factor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individual gifferences in spiritual intelligence,and the related Theo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2010,2(2).
[12]Suan Chin S T,Anantharaman R N,Kin Tong D Y.The role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piritual intelligence at the workplace[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Research,2011.
[13]Dorothy S.Engaging the spiritual intelligence of gifted students to build global awareness in the classroom[J].Roeper Review,2008,30:24-30.
[14]Emmons R A.Spirituality and intelligence:Problems and prospect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2000b,10(1):57-64.
[15]Zohar D,Marshall I.SQ:Spiritual intelligence the ultimate intelligence [M].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2001.
[16]Amram Y,Dryer D C.The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integrated spiritual intelligence scale (ISIS)[J].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Palo Alto,CA,2007.
[17]King D B.Rethinking claims of spiritual intelligence:A definition,model,and measure[D]. Ontario:Trent University,2008.
[18]Abdullah F.Teaching islamic ethics and ethical training:Benefiting from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intellig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12,2(3).
[19]Adam K,Hyde B.Childrens grief dreams and the theory of spiritual intelligence [J].Dreaming,2008,18(1):58-67.
[20]Moallemi S,Raghibi M,Salari Dargi Z.Comparison of spiritual intellig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 addicts and normal individuals[J].High Risk Behavior Conference (Supplement 3),2010,18:242-234.
[21]Mohammadyari G.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spiritual intelligence,level of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69:2114-2118.
[22]Ebrahimi A,Keykhosrovani M,Dehghani M,Javdan M.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liency,spiritual intelligence and mental health of a group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J].Life Science Journal,2012,9(1):67-70.
[23]Rostami A M,Gol H C.Prediction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based on spiritual intelligenc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16:2573-2577.
[24]Perone K,Webb L,Wright S,Jackson Z,Ksiazak T.Relationship of spirituality to work and family rol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gifted adults[J].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006,28 (3):253-268.
[25]Kelley B,Miller L.Life satisfaction and spirituality in adolescents[J].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007,18:233-262.
[26]Naderi F,Asgari P,Roushani K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 intelligence,emotional intelligence,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senile in Ahwaz city[J].New findings in Psychology,2010,5(13):127-138.
[27]Koohbanani S E,Dastjerdi R,Vahidi T,Ghani M 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ith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birjand gifted female high school student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84:314-320.
[28] Pertiwi S E,Aminuddin H,F(xiàn)adzilah A R,Habibah A J,Arif I,Eric K S.Influence of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intelligence from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hilosophy towards language skills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9,9(1):61-71.
[29]Moosal J,Mohammad A.The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spiritual intelligence[J].Journa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medicine,2011,1(1):24-27.
[30]Noddings N.Educating for intelligent belief or unbelief[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3.
[31]Yang K.The spiritual intelligence of nurses in Taiwan[J].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6,14(1):24-35.
[32]Yang K,Mao X.A study of nurses spiritual intelligence: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ern Nursing Research,2009,17(3):189-198.
[33]Faribors B,F(xiàn)atemeh A,Hamidreza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spiritual intelligence and happiness in Ira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5:1556-1561.
[34]Amrai K,F(xiàn)arahani A,Ebrahimi M,Bagherian M.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piritual intelligenc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609-612.
[35]Farsani M E,Arofzad S,Hosaini T A.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ual intelligence with personality traits among physical education managers in Isfahan province[J].Advances in Applied Science Research,2013,4(4):140-144.
欄目編輯 / 丁 堯 終校 /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