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 記 [創(chuàng)作談]
江一郎
1 很久以前,我信“靈感說”,其實,靈感能提供給我們的,不過是某些思想的火花,其危害性是直接導致我青春期的寫作成天在打磨一點虛假的詩意。一個真正的詩人不會信任靈感,他的寫作更多來自他活著的經(jīng)驗。
經(jīng)驗遠比靈感持久,也要遼闊。它要求一個詩歌寫作者對生活的認知首先是開掘性地發(fā)現(xiàn),然后以敏銳而鮮活的感覺在想象中創(chuàng)造。經(jīng)驗才是創(chuàng)造力。
2 想象力!奧威爾認為,“想象力就像荒原上的野獸,是不能圈起來馴養(yǎng)的”。但想象力對于詩人又何等重要,一首詩歌“如果像女人的上衣一樣有裂縫,才會發(fā)展人們的想象”。羅蘭·巴特如是說。
3 真正的詩人獨來獨往,不以類分,不以群聚。斯洛文尼亞詩人托馬斯·薩拉蒙在詩中寫道:“每個真正的詩人都是怪獸?!睆垞P的恰恰是詩人的獨立精神。
4 形式重要嗎?我想到了飲酒。酒重要還是杯重要?我只知道酒不論盛在何種器皿內,酒仍然是酒;而水哪怕盛在精美絕倫的夜光杯中,水還是水。
5 用簡單的意象、樸素的語言去表現(xiàn)復雜的內容。但讓人失望的是,多少詩人在堆積意象,用復雜的語言去表現(xiàn)簡單的內容。
6 曾經(jīng),一位河北女詩人問我,是否讀過外國詩歌,因為她在我的詩歌里從未見到哪位外國詩人的影子。記得當時我很牛地告訴她,寫詩至今,我讀過很多進入國內的外國詩人作品,但我的優(yōu)秀在于將他們的優(yōu)秀化為我的血液,而不是拙劣地模仿他們說話的方式,在中國以漢語去寫外文詩。
7 詩人是不是知識分子?我只知道我是詩人,不是知識分子。我在詩中只想忠實于內心的感受,而不想傳播任何知識。
8 我的詩歌里從不曾出現(xiàn)警句。我反對警句寫作,我以為詩歌就是說話。試想,如果哪個人一開口就是警句或閃著哲思光芒的格言之類,那也太面目可憎了。
9 關于詩歌的抒情,我更愿意通過場景與細節(jié)去完成,情感的力量或許更強大。
10 優(yōu)秀的詩歌,從來取決于觀念的改變,擁有什么樣的觀念,成就什么樣的詩歌。
11 一個暮秋的傍晚,我獨自一人坐于一座學校旁,神情落寞地發(fā)呆。一個背書包的小孩走至我跟前,掏出一枚硬幣給我,這個善良的孩子居然將我當成乞丐。他沒有想到這個有點潦倒的人是個詩人。
我并不覺得羞辱。人在世上,何嘗不是一個乞討者?詩人只活在詩歌中,孤傲、張狂。
12 當詩歌只剩下修辭和技巧,詩人是可恥的。
13 詩的節(jié)奏應該從容、舒緩,像風笛的聲音,又像秋日的山丘綿延,在舒緩的起伏中推進。
14 詩人可以自傲,但不可自戀。一旦自戀,他所抵達的高度,便是他的墓碑。
15 一首詩,要允許它存在諸多缺陷,卻無法容忍它語言的貧乏與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