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陳紅
(九江市中心血站,江西 九江 332000)
九江地區(qū)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以南沿岸,地處南北鐵路大動脈和黃金水道的交叉處,與鄂、湘、皖三省交界,人口有500萬,流動人口多。作為九江地區(qū)唯一的采供血機構,九江血站從2006年起已實現(xiàn)100%的無償獻血。在2004年前,九江血站實驗室抗-HIV篩查呈反應性的樣本,經(jīng)確認均為陰性,在2005年確證了第一例陽性樣本。近幾年來HIV篩查呈反應性和確證陽性的有明顯上升,給血液安全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為更好地了解本地區(qū)獻血人群抗-HIV的檢測情況,我們對2005-2012年無償獻血者ELISA初篩抗-HIV的檢測和確證情況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材料 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九江地區(qū)無償獻血者共計266521人,年齡18~55周歲,體檢合格后采血,同時留取5±1ml樣本(EDTA-K2抗凝)用于檢測。
1.2 試劑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體診斷試劑盒 (廈門新創(chuàng)、北京萬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原抗體診斷試劑盒(生物梅里埃、北京萬泰)。試劑均通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批檢合格,且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室內(nèi)質(zhì)控品(衛(wèi)生部臨檢中心、北京抗徹思坦),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1.3 設備 帝肯RSP和澳斯邦STAR全自動加樣儀、澳斯邦FAME16/20和澳斯邦FAME 24/30全自動酶免系統(tǒng)。設備每年均經(jīng)過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1.4 方法 留取的樣本3000r/min離心15min,用全自動加樣儀進行加樣,用2種不同廠家的ELISA試劑分別在2臺全自動酶免系統(tǒng)中進行溫育、洗板、顯色和結果的判讀。嚴格按試劑說明書操作。每次檢測陰陽性對照成立,室內(nèi)質(zhì)控在控。任何1種試劑呈反應性的,則重取血袋導管血雙試劑雙孔平行復試,復試后任1種試劑呈反應性的,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要求,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HIV確證實驗室蛋白免疫印跡法(WB)進行確證。
2.1 九江地區(qū)2005-2012年無償獻血抗-HIV檢測情況 見表1。
表1 九江地區(qū)2005-2012年無償獻血抗-HIV檢測情況
2.2 19例抗-HIV確證陽性者的確證結果分析 見表2。
表2 19例抗-HIV確證陽性者的確證結果分析
2.3 19例抗-HIV確證陽性者的情況調(diào)查 見表3。
表3 19例抗-HIV確證陽性者的情況調(diào)查
統(tǒng)計表明,九江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中HIV感染率為0.0071%(19/266521),遠低于云南文山州的1.01%(71/70236)[1],也低于江西萍鄉(xiāng)市的0.202%(13/64499)[2]以及四川綿陽市的0.023%(36/156922)[3],與江蘇南通地區(qū)的0.0079%(36/454378)[4]相接近,但高于安徽安慶地區(qū)的0.0057%(6/105255)[5]和江蘇徐州市的0.0045%(19/419453)[6]。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九江地區(qū)雖然處于HIV感染的低流行區(qū),但由于交通便利,人口流動多,所以HIV的感染率也高于鄰近的某些地市,與江蘇南通地區(qū)情況相似。
gp160、gp120和 gp41為 HIV包膜蛋白(env),p66、p39、p51和 p31為 HIV 逆轉(zhuǎn)錄酶蛋白(pol),p24、p17和p55為HIV核心蛋白 (gag)。表2中的19例HIV感染者均出現(xiàn)gp160和p24條帶,說明感染者仍處于艾滋病感染期,未發(fā)展到艾滋病發(fā)病期。
從19例HIV確證陽性的獻血者調(diào)查情況中顯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為3.75:1;年齡以青壯年為主;在文化程度分布中,大專以下和大專及以上的人群分布無明顯差別,比例為1.1:1;未婚人群和已婚人群之比也為1.1:1;在職業(yè)分布中,無業(yè)人員有10例,占52.6%(10/19),其他各種職業(yè)人群如工人、農(nóng)民、干部甚至學生都有;在確認的19例中,除本市居民外,還有周邊各縣區(qū)甚至外地人口;有6例合并有其他檢測不合格,其中合并抗-TP檢測陽性5例,占26.3%(5/19)。
以上數(shù)據(jù)顯示,HIV感染的趨勢日益嚴重,感染人群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散,感染者的年齡越來越低齡化,文化層次趨向高層化,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有3例在校大學生感染。從5例合并有梅毒感染的現(xiàn)象分析,九江地區(qū)的HIV感染以性傳播為主,感染人群以男性為主,不排除有男男同性性行為(MSM)的可能,MSM人群是HIV的易感人群,我國首例通過性途徑感染HIV的大陸居民來自于SMS人群[7]。流動人口的增多使HIV感染者的追蹤和防治越來越困難,也給我們采供血機構提出了新的嚴峻的挑戰(zhàn)。在2011年,我們就發(fā)現(xiàn)1例HIV感染者以獻血為名,在短期內(nèi)到江西多家血站惡意獻血的情況。
鑒于以上情況,作為采供血機構的工作人員,應從以下方面加強工作:(1)加強無償獻血知識和有關HIV相關知識的宣傳:可采取到大學舉辦講座、到社區(qū)張貼宣傳畫報、在街頭發(fā)放知識小手冊等多種形式;(2)加強獻血前的征詢工作:負責征詢的工作人員應經(jīng)過專業(yè)化培訓,掌握征詢技巧,同時在征詢時應給每個獻血者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注意保密性等;(3)加強保密性棄血:告知獻血者保密性棄血的相關事宜和聯(lián)系方式,盡量讓有高危行為的獻血者做到自我排除;(4)加強血液檢測:選用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的篩查試劑,有條件的可以開展核酸檢測以縮短窗口期;(5)加強采供血機構的信息溝通:如果全省乃至全國的采供血系統(tǒng)能建立內(nèi)部聯(lián)網(wǎng),可以阻止一些以檢查疾病為目的的惡意獻血,降低血液風險,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
[1]王淑芳.文山州無償獻血人群HIV抗體的檢測情況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1):74-75.
[2]劉拯.萍鄉(xiāng)地區(qū)無償獻血者抗-HIV篩查及確證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3):295-296.
[3]范文成,汪學純,賈曙光,等.綿陽市獻血者抗-HIV篩查與確證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4)375-376.
[4]王克成.南通地區(qū)無償獻血者抗-HIV檢測情況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4)372-373.
[5]王先攀.安慶地區(qū)無償獻血者抗-HIV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4)374-375.
[6]趙艷梅,孟憲軍,祝凱捷.徐州市無償獻血者抗-HIV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10)888-889.
[7]文小青.我國男男性接觸者的行為特征與艾滋病流行狀況[J].中國熱帶醫(yī)學雜志,2008,8(11)1978-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