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檔案】
戈向紅,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委會委員,“意趣英語”提出者,“以語境為導向,以語言交往為主線,在語用特色下發(fā)展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的教學思想影響廣泛,“自主、融通、創(chuàng)生”的教學風格鮮明,受邀擔任無錫市學科帶頭人培養(yǎng)工程導師,多次赴全國各地講學,先后主持和參與了八項全國、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出版專著《小學英語高效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為《標準》)第一部分第二章“課程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質(zhì)教育,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標準》將此作為基本理念的第一條,正是突出了英語課程是以人為本的課程,更準確地說,是以學生為本的課程。課程理念就是人們對課程的認識,對課程效果的追求。課程基本理念就是人們對課程的基本認識,這些基本認識指引教學過程和學習進程。反過來說,學習進程的設計應遵循人們對課程的認識。英語課程理念的發(fā)展實際上是在遵循本領域和相關(guān)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實踐基礎上得出的原則和規(guī)律,如果我們僅僅將傳授知識的形式局限于教材、課堂和教師,這種封閉的教學方式將極大地妨礙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從而導致學生的思想僵化。
問題1:英語教學如何體現(xiàn)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
首先,要開放課堂,接納學生的想法,讓教學回歸兒童世界。英語課是學生學習英語、展示英語水平的第一個舞臺,在這里,帶著對英語不同層次的理解和把握,學生將得到知識的積累、能力的訓練,同時,也將接受來自他人的競爭和挑戰(zhàn),并在其中建立對自己的認識,對英語的認識。這要求我們在開始教學的時候,選取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話題,為他們開口說英語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形成吸引學生參與課堂的向心力,也讓學生了解,他們所學到單詞和句子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用武之地的,知識的實用性會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的必要性,而有趣的對話練習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學生的發(fā)展只有在有意義的實踐中才能實現(xiàn)。學生是發(fā)展、成長中的人,需要引導、提升;但也有潛能,要開發(fā)。要愛護學生的個性,同時,學生間的差異也是一種可供開發(fā)利用的資源。就這一點來說,活動是最好的途徑?;顒邮莾和奶煨?,是兒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方式。兒童在活動中成長,從活動中學會交流和交換信息。活動教學能夠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求,使他們在課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積極、更充實,使他們獲得必要的基礎性學力、拓展性學力和創(chuàng)造性學力。
最后,我們要運用學科優(yōu)勢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課程標準關(guān)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及伴隨這一過程而產(chǎn)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這就需要教師要應對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不斷推出有創(chuàng)意、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課程標準重視對某一學段學生所應達到的基本標準,同時對實施過程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而對實現(xiàn)目標的手段與過程,特別是知識的前后順序,不作硬性規(guī)定。這就為教材的多樣性和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體現(xiàn)并滿足學生發(fā)展的差異性創(chuàng)造了比較好的環(huán)境,更體現(xiàn)了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建構(gòu)的新理念。
問題2:如何設計課堂活動來促進語言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
課堂教學設計要遵循“在活動中學習和運用語言”的理念。教師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活動中體驗英語,學習英語,運用英語,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連貫、緊湊且循序漸進的學習活動中優(yōu)化記憶、深化理解、逐層提升、整體輸出,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體驗成功。
活動要簡單易于操作,注重實效性。例如在教學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Period 2),在課堂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就隨機收集上課班級學生的部分物品,進行了“尋找物品主人”的活動,這個活動簡單易操作,學生都有可能被老師借到物品,因此期待性非常強,這比老師預先準備一些東西給學生猜更具有實效性,學生感受直觀,主動參與,能夠獲得最深刻而豐富的體驗,以及最獨特的記憶。與老師單向的灌輸相比,活動教學法極大地豐富了課堂互動的形式。課堂上,不僅只是師生互動,學生之間也進行了全方位的互動,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了解,促進了學生之間彼此信賴關(guān)系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如何團隊合作,如何向他人學習并積極地影響他人。
活動要緊扣目標進行,注重邏輯性。任何教學活動都是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沒有一定的目標,必然會產(chǎn)生盲目性,很容易出現(xiàn)講則散、練則雜、動則亂的局面。還是以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Period 2)為例,教學Fun time板塊的目標就是會熟練運用句型進行問答,所以教師設計活動時就圍繞激發(fā)需求、帶趣初動、逐層深入、強化技能這些目標來做思考;語音板塊的教學目標是復習已學語音,掌握本課新知,所以本環(huán)節(jié)在活動設計時就做到了巧呈新知、師生協(xié)作、優(yōu)化認知、內(nèi)化知識;卡通故事板塊的教學目標是讀懂故事并能想象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因此教師設定的能力與情意目標就是啟迪思維、靈活遷移、激勵創(chuàng)新、交際運用。
活動要組織調(diào)控有效,注重靈活性。課堂組織形式主要有:個體活動(individual activity)、對子活動(pair work)、分組練習(row or team practice)、全班活動(class activity)等,教師要注意活動組織形式的多樣化,以擴大交際空間,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師在調(diào)控學生操練活動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站位的重要性,立足于既能便于觀察全班又不至于擋住學生視線或干擾學生活動的位置,并做到適時變化。教師還要做到及時反饋,靈活調(diào)控,主要突出三個字:講究一個“快”字——教師評價要做到小步反饋,簡潔明了;講究一個“情”字——循循善誘,耐心啟發(fā),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給予暗示或適當?shù)奶崾荆恢v究一個“導”字——如遇出錯,教師不要立即打斷學生,而是應該等學生答完或表演完后,先給予鼓勵和肯定,再正確引導,給予正面示范。■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綠地實驗小學)
閱讀延伸
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單純?yōu)榱擞洃浺恍┯⒄Z單詞,或者學習一些英語的語法知識,語言學習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多方面的價值,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是知識、文化和價值觀的載體,簡言之,我們要推動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
許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提倡“講講、讀讀、議議”“先學后教”“嘗試教學”等,都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和能力。教育教學中的活動,包括學校的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家庭和社會上的各種活動?;顒咏逃淖谥际亲寣W生在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成長。活動教育的內(nèi)涵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參加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和智慧、能力和技巧,體悟人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高尚的品質(zhì)和完善的人格。
為了更系統(tǒng)、更深入地了解活動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我們還可以閱讀以下材料,以便作完整認識和實踐參考。
[1]《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胡海燕,浙江教育出版社)
[2]《新課程小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黎茂昌、潘景麗,四川大學出版社)
[3]《課堂教學論》(袁金華,江蘇教育出版社)
[4]《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魯子問,中國電力出版社)
[5]《對新課標中“教學建議”的全面實踐——戈向紅老師A Camping trip課堂教學精彩片段評析》(龔海平,《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2007年第11期)
[6]《學科育人,潤物無聲——2013年上海英語課堂教學與教師發(fā)展觀摩研討活動的主題報告》(朱浦,《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