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杰,吳月燕,符堅,肖寒冰
(海南省農科院瓜菜研究所,???,571100)
有棱絲瓜[Luffa acutangula(L.) Roxb.]為一年生攀緩性草本植物,品質脆嫩、味清爽口,是華南地區(qū)的特色蔬菜。由于其喜溫懼寒,兩廣地區(qū)和北方溫棚在冬春季節(jié)很難種植,海南依托豐富的光熱資源,利用季節(jié)差種植有棱絲瓜具有獨特的比較優(yōu)勢。可是,由于品種退化等原因,近年來,農民種植效益有所下降,種植面積大幅減少,全年種植面積由高峰期的0.65萬hm2減少到目前的0.4萬hm2左右。為了充分發(fā)揮海南的比較優(yōu)勢,重振絲瓜產(chǎn)業(yè),我們引進了有棱絲瓜新品種,經(jīng)過試驗,篩選出適合海南種植的北運型絲瓜新品種。
供試絲瓜品種包括谷雨GS-0902、谷雨GS-0901(沈陽谷雨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彩迪022(海南林忠民菜種行有限公司提供),綠翡翠絲瓜(廣州市偉興種子店提供),津秀L、華春絲瓜(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提供),以碧綠1號絲瓜(海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供)為對照。
試驗地點在海南省農科院永發(fā)科研基地,沙質壤土,中等肥力水平,pH值為6.2左右,前茬為水稻。供試品種均于2012年12月18日播種,采用直播方式,每穴播種子2粒,定苗時留1株。小區(qū)規(guī)格1.3 m×10.0 m,面積 13m2,單行種植,株距0.5 m,每小區(qū)定苗20株。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試驗地與大田管理相同。
試驗以50%植株始花為準,測定了各品種的第一雌花節(jié)位;盛果期每小區(qū)隨機選取10條瓜,測量其平均瓜長、橫徑、單瓜質量,采用LSR法對各品種的產(chǎn)量進行比較,采用病葉分級法對各品種的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進行分析,每小區(qū)隨機取4點調查,每點查2株,每株調查全部葉片,記錄調查總葉數(shù)和各級病數(shù);枯萎病按每小區(qū)實際枯死株計算病株率。
從本試驗看,各品種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差異不大,始花期和始收期趨勢一致。其中,華春絲瓜始花期、始收期、盛收始期最早,比對照碧綠1號絲瓜分別早 2、3、3d,第一雌花節(jié)位 8.7 節(jié),亦為最低,據(jù)此可以判斷其為早熟品種;彩迪022、津秀L、綠翡翠絲瓜3個品種熟性差異不大,始花期、始收期、盛收始期分別比對照種早1 d或2 d,第一雌花節(jié)位比對照種低1.1~1.7節(jié);谷雨GS-0902與對照種熟性基本一致;谷雨GS-0901熟性則比對照種稍晚些(表1)。
表1 不同有棱絲瓜品種生育期比較
表2 不同有棱絲瓜品種農藝性狀及產(chǎn)量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中,谷雨GS-0902、彩迪022、華春絲瓜、碧綠1號(CK)分枝性最強,谷雨GS-0901、綠翡翠絲瓜分枝性中等,津秀L分枝性最弱;彩迪022、華春絲瓜、碧綠1號絲瓜抗逆性較強,其余品種中等;各品種皮色深淺相差不大,彩迪022、綠翡翠絲瓜、碧綠1號絲瓜皮色較深,其余品種皮色相對較淺;各品種的瓜形均為長棒形,彩迪022、碧綠1號絲瓜最長,分別為65.15 cm和62.45 cm,綠翡翠絲瓜、谷雨GS-0901瓜長最短,分別為45.63 cm 和49.24 cm,谷雨 GS-0902、津秀 L、華春絲瓜瓜長中等;橫徑最大的是谷雨GS-0902、碧綠1號絲瓜,分別是4.90 cm和4.76 cm,谷雨GS-0901、彩迪022、華春絲瓜、津秀L橫徑中等,綠翡翠絲瓜橫徑最小,為4.23 cm;單瓜質量最大的是彩迪022,達457.23 g,其次為碧綠1號絲瓜和華春絲瓜,分別是428.05 g和395.86 g,最小的是津秀 L,為340.65 g(表2)。
從產(chǎn)量測定結果看,除谷雨GS-0902和綠翡翠絲瓜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他品種間產(chǎn)量均達極顯著差異。產(chǎn)量排名前3位的品種是彩迪022、對照碧綠 1號(CK)和華春絲瓜,其中彩迪022產(chǎn)量達5138.47 kg/667m2,比對照增產(chǎn)42.54%,華春絲瓜比對照產(chǎn)量略低,減產(chǎn)率為10.59%;其余品種均比對照減產(chǎn)42.53%以上(表2)。
于盛瓜期進行抗病性調查,結果表明,彩迪022對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枯萎病抗性最強,華春絲瓜和碧綠1號(CK)綜合抗性亦較強,谷雨GS-0902、谷雨GS-0901、綠翡翠絲瓜抗病性一般,抗病性最差的是津秀 L(表3)。
本試驗結果表明,參試的7個品種中,彩迪022產(chǎn)量、抗病性表現(xiàn)最好,綜合性狀最優(yōu),不足之處在于瓜形偏長;華春絲瓜產(chǎn)量比主栽品種碧綠1號(CK)略低,可是在熟性、抗病性等方面表現(xiàn)優(yōu)良,尤其是瓜長適中,符合當前消費趨勢和市場需求,綜合性狀較佳,應該大力推廣;谷雨GS-0902等品種綜合性狀表現(xiàn)不理想,需進一步試種觀察。
[1]雷麗麗,李鋒,張永佳.有棱絲瓜品種夏植比較試驗[J].福建農業(yè)科技,2011(3):23-24.
[2]馮學杰.絲瓜、瓠瓜、佛手瓜高產(chǎn)栽培技術[M].海南熱帶高效農業(yè)實用技術叢書,2009:5.
表3 不同有棱絲瓜品種抗病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