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奧秘精靈的接收器收到了大博士的郵件。
“伙伴們,大博士需要我們,該回去了。”原來大博士的新發(fā)明需要他們的幫助。
所以探險小分隊不得不提前結束他們的地心旅行。
回程路上,小粗心一直在跟其他小伙伴們講述自己前段時間看過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他津津有味地講述著電影中科學家和他的小侄子在神秘地心世界旅途上的艱險經歷以及地底下的種種奇觀,特別是他們遭遇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生物。
小粗心的描述勾起了小好問的好奇心,于是他快步走到奧秘精靈身邊,問:“關主,你說這地下世界真的有生物存在嗎?”
“當然,不過有些生物住得更深些。你們可以翻翻大博士的筆記本,也許里面有你們想要的答案?!?/p>
洞穴里的穴居者
其實科學家們早就把洞穴生態(tài)系統(tǒng)分成了四個區(qū)域。
1.入口區(qū):它是地表和地下世界交界的地方。這里是蝙蝠們的天堂,它們通常會在陰暗的入口區(qū)安家。
2.昏暗區(qū):這個區(qū)域在入口區(qū)的后面,這里的陽光比入口處的還要少,是半穴居動物的家園。像號稱“美女蛇”的食鼠蛇,它們雖然沒有眼睛,但是依靠扭曲和翻滾身體可以捕捉到洞頂?shù)哪切稹?/p>
3.過渡區(qū):過渡區(qū)幾乎全黑,但是跟地面還是有些聯(lián)系的。在這里能感受到吹來的微風以及空氣的流動,還能夠清晰地聽到來自地面上的聲響。盲眼狼蛛就是這里的居住者。這些小小的蜘蛛因為長期生活在黑暗的洞穴,所以它們的視力逐漸退化了,但是它們的觸覺卻無比靈敏,只要有掠食者進入洞穴,它們便能清晰地探測到掠食者的一舉一動。
4.深穴區(qū):深穴區(qū)一般都處在徹底的黑暗中,這里聽不到來自地面的聲音,空氣常年保持著濕漉漉的狀態(tài),而且一點兒也不流通。穴居動物洞螈總是能在這里自由自在地竄來竄去。
“地下世界”繪圖展
從地下世界回來的小靈通、小好問和小粗心七嘴八舌地向大博士講述這次旅行的經歷。聽著闖關精靈們津津有味的講述,大博士忽然有了一個舉辦“地下世界”繪圖展的主意。于是,大博士開始在微博上廣發(fā)征集令,得到了很多同學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