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正和
甏,是一種盛放食物的器皿。所謂“甏肉”,顧名思義,即盛放在甏中的肉;而“干飯”,就是米飯。
剛到濟(jì)寧,便被當(dāng)?shù)嘏笥淹先コ浴瓣慈飧娠垺?,說是要讓我見識一下正宗的濟(jì)寧風(fēng)味。
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見小店招牌上24小時營業(yè)的字樣,在這清冷的夜里,頓時覺得心里暖融融的。小店乍看門面不大,里面卻是不小。店內(nèi)擺著兩口大鍋,五花肉、海帶卷、豆腐皮、雞蛋、面筋肉丸煨在醬紅色的湯里,那滿屋子的香味,直讓人饞涎欲滴。
店里的飯菜都是現(xiàn)成的,朋友點好單,選好的東西放在盤子里,老板又從廚房用土碗盛來兩碗熱米飯,并問我們:“加不加湯?”當(dāng)然要加,米飯與肉湯可是絕配,那一大勺濃郁的醬色肉湯澆下去,即便不佐以任何菜肴,這碗米飯也會瞬間變得噴香適口。
接過飯食,尋了個空位,便開始大快朵頤起來。甏肉是此餐的重點,在縷縷香氣中,仔細(xì)觀察了一下這甏肉,色澤紅亮,外觀上與東坡肉頗有相似之處,只是塊頭上壯碩了許多。瞅著那醬香色的大塊,人的食欲真會被挑逗到極點。咬上一口,肥而不膩,口味單純卻美不勝收,尤其那厚厚的醇香讓人無法抗拒,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爽直壓過一切花俏的感覺。米飯則粒粒飽滿,晶瑩透亮,似顆顆珍珠般,再經(jīng)汁濃味厚的肉湯一泡,噴香絕美,彰顯了唇齒留香的完美境界。趁著熱乎勁,眨眼間一碗下肚,連湯都沒剩。
聽朋友介紹,甏肉干飯之所以好吃,關(guān)鍵在于其工藝講究,注重細(xì)節(jié)。
烹制用具上,須選宜興產(chǎn)的深型陶罐——甏,而不能用金屬器皿。甏,是陶制的一種燒鍋,比平常家里做飯用的鍋要大許多,其口小腹大,是做甏肉干飯最重要的工具。肉和米,本是司空見慣的吃食,而一旦與甏聯(lián)系起來,便化作一款充滿奇幻的美食。
甏肉所用之肉,須是鮮嫩薄膘的五花肉,最佳標(biāo)準(zhǔn)為肥三瘦七,將之切成10公分長,1公分厚的肉塊,再用線捆扎好。
烹制時,火候至為講究。要將肉塊、雞蛋、白筍丁或蒲菜頭及八角、桂皮、草果、肉蔻、白芷等十幾種香料一起入甏,木炭文火慢燉。原料在香濃的肉湯里相互滲透,互相影響,因此,成菜超級入味。燉肉的同時,在另一個甏內(nèi)煮飯。選用顆粒飽滿的當(dāng)?shù)貎?yōu)質(zhì)大米,煮前需經(jīng)篩和簸兩道工序,保證沒有雜物。飯要蒸透,用水亦適量,水多則黏,水少則干。
那日的甏肉干飯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至今念及,味蕾仍有些蠢蠢欲動。難怪當(dāng)?shù)厝苏f,到濟(jì)寧不來一份甏肉干飯,實乃一大憾事。
樸素實在的甏肉干飯,在我國諸多民間美食中并不起眼,但它不喧囂,默默秉承著傳統(tǒng)工藝,讓每一個品嘗到它的人享受到真正的“饕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