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沐川
夕陽西下,伊通滿族自治縣建國村一個農家院兒里,一排排茄子、辣椒、黃瓜、西紅柿在落日的余暉里顯得格外耀眼,菜農李奎生此刻正在地里為這些“發(fā)財蔬”鋤草,儼然一幅自然和諧的鄉(xiāng)村美景圖。
筆者表明來意后,李奎生的臉上立馬露出了樸實的笑容,趕忙放下手里的農活,招呼筆者進屋。屋里,李奎生的老伴陳玉琴正在炕上摘豆角,和筆者熟悉之后李奎生很快就打開了話匣子:“我們開春的時候賣秧苗,除了地里種的那些蔬菜之外,還有苦瓜秧和我們平時吃的‘洋姑娘秧,最后賣完剩的多就多種,剩的少就少種,今年種了有5000棵左右?!?/p>
“等到這茬蔬菜下市之后,就開始種白菜和蘿卜,秋天收了白菜,除了留點自己腌酸菜剩下的就拿去賣,咱家蘿卜品種全,像白蘿卜、胡蘿卜、紅蘿卜、還有那個叫做啥來著?”“心里美蘿卜,是嗎?”筆者笑著接過話茬?!皩?,對,就是那個,到那時菜園里的大棚又開始啟用,看起來更像樣兒?!闭f起自家的菜園李奎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乘著天沒全黑,筆者跟李奎生一起到菜園里采摘新鮮的蔬菜,裝好筐,準備夜里一點多鐘運往縣大劇院旁的早市去賣?!耙郧膀T那個‘倒騎驢蹬到縣里要一個多小時,那你還得快蹬?,F在買了這個電動三輪車,半個小時就到了,少挨不少累?!崩羁挥傻馗锌饋?。
“半小時就能到,為什么還去那么早?那時候有人買菜嗎?”面對筆者的疑惑,陳玉琴放下手中的豆角插話說:“還能為啥?去早就能在早市上占個好位置,尤其是行人經常出入的路口最好,有了好位置,菜賣得快,錢掙得就多唄?!?/p>
提起掙錢,李奎生更有話說:“我倆現在歲數大了,種點菜就當自娛自樂,有時候賣得好一早上能賣300多元錢,賣的不好也有200多元,我們老兩口除了養(yǎng)活自己,還能幫襯著點孩子,現在兒子、媳婦在縣里也買了房子,日子越來越好過嘍!”
夜幕降臨,微風徐來,伴隨著蛙鳴,李奎生家菜園里的蔬菜扭起了“秧歌”,仿佛在歌唱著李奎生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