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凱瑩
這是常新港的小說集《逆行的魚》。在凝重的月色中,我合上了書。一種強烈的酸澀感憋在心里無法發(fā)泄,就像在干燥的岸上不斷張開閉合紅腮的魚,感覺既現(xiàn)實又痛苦。
腦海里回響的是主人公說的“謎語”:“你剛剛參加完高考,而且沒考好?”
“我參加的是期末考,確實沒考好?!蔽一卮?。
“考試后,你摔過家里的東西嗎?”
“沒有。但我很想?!?/p>
對抗題海的艱辛我不是沒有經(jīng)歷過,早出晚歸的勞累我不是沒有承受過。老師強調(diào)的一個又一個的重點,我絲毫不敢怠慢地逐個記憶。對枯燥乏味的復(fù)習(xí),我也沒有退縮。我欣喜地收集著自己的每一個腳印和每一點進步。上學(xué)期的失敗換取的經(jīng)驗與教訓(xùn),讓我明白了勤奮的真正意義,在這個嶄新的學(xué)期,我告訴自己“雖敗猶榮”。一浪打來了,我沒有退下,我還有希望,我還有體力。
但體力總會用盡。這個學(xué)期很快已不再嶄新,我還是被浪打翻了。
我想起了那張并不美好的成績單,想起了老師、家長的話,又想起了奮戰(zhàn)的日日夜夜。如果說努力過的人才明白天賦的重要性,我深知其中的道理。十四歲的我,在初二下學(xué)期的期末考中再次失利,與年級前二十名的榮譽漸行漸遠,與年級前五十名的僥幸擦肩而過。我流落在中等水平的分界線中,不知所措。
或許你會想這算得了什么,但對我來說,這就像迷路的人在森林中用石頭、木塊搭起堡壘,在即將竣工之際,滿懷希望認為自己可以度過可怕的黑夜,它卻在一瞬間倒塌。緊接著的,是冷峻的黑夜,蔓延開來,把我包圍。我不是沒有努力,但沒人看到我撿拾木頭、堆積石塊的汗水。
魚啊,逆行的魚,浪潮兇猛,你會不會害怕?我望著花白的天花板,仿佛看到白色的魚鱗熠熠生輝。
“不害怕!”魚堅定的眼神放著光。
“為什么?”
“因為害怕和退縮不能在逆流中生存?!?/p>
“我怕!”
“那就反抗!”
就像武士拿起手中的刀,就像斗牛揚起自己的角。
就像,迎著兇猛的浪潮,我站在黑龍江口與少年吳祥相遇,還有身旁洗凈臉龐的少女。遠方的白輪船被一浪又一浪吞噬,伴著夢碎的黎明遠逝。浩蕩的魚群像軍隊,森嚴(yán),神圣,以奮不顧身的姿態(tài)與白浪沖撞,試圖翻越,卻又一次次地被翻倒。但是,它們不選擇隨波逐流的懦弱,它們肩上背負著傳承下一代的使命感,它們要向前沖!所以,“金屬般光潔的物體在水面上逆水而上,仿佛江水在倒流”!我呢,為什么要傻站著,為什么不去反抗巨浪?
一次次地被翻倒,就一次次地繼續(xù)沖!我也要成為一條逆行的魚!
是的,我們都是在逆流中翻滾的魚。勇氣與抗?fàn)幠敲粗匾?,心中的使命感那么難能可貴,生命的意義那么清晰。那就不要退縮,丟棄懦弱,奮發(fā)起來,迸發(fā)力量!因為你不知道成功翻越浪潮的那一刻,有多么的榮耀和驕傲!
(指導(dǎo)老師 黃艷歡)
本欄插圖 魯 璐
責(zé)任編輯 周錦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