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姜緒軍
何謂反思?英國哲學家洛克將“心靈內(nèi)部活動的知覺”,稱為“反思”。簡言之,就是對自己所經(jīng)歷事情的再回顧。新課標帶動教育改革新形勢,我們要不斷地在教育教學中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利于下一步的教學工作。
一、提高科學素養(yǎng)乃新課標宗旨
2011年初制定的中學物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為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提供平等機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學習科學的潛能得到發(fā)展。新課標的更新越來越貼近學生,越來越體現(xiàn)素質(zhì)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新課標是指路燈,教師是課標的執(zhí)行者。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都不要包辦代替、不替學生思考、不代學生回答,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和交流的空間。教師要做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交流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做一名研究型教師,認真研究知識和教法。教師要注重提高個人的專業(yè)素質(zhì),研究做題和總結題型,做新題和拔高題。想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乃至一車水,要有充足的水源。教師只有具備相當?shù)慕忸}能力,認真?zhèn)湔n,講課時才能居高臨下,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偨Y題型是指善于把常見題型歸類,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避免重復做簡單題,為學生節(jié)省大量時間,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的效率。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借鑒加創(chuàng)新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魏書生的“定向、自學、討論、答題、自測、日結”六步教學法、包天仁的“循序漸進、階段側重、精講精練、五技并舉”四位一體教學法、蔡林森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洋思教學模式……無論何種教學方法,目標都是一樣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這些成功的經(jīng)驗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然而在學習、借鑒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盲目照搬,否則就會鬧出笑話。某校學習外地的教學方法,為了創(chuàng)設探究氛圍,把6個小課桌圍成一圈,學生環(huán)桌而坐,類似就餐的情形。后來,派人到教法發(fā)源地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那里的學生竟然是按正常的次序排座的,根本不是“環(huán)繞而坐”……考察回來后,學校立即進行了更正。試想: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聽了幾節(jié)課,又怎能掌握人家新教法的精髓?教法示范校的教師基本功與我們普通學校的教師一樣,同樣一種教法,人家用可以,你如果照抄照搬,卻未必行得通。因為地域不同、學生不同、教材難度不同……盲目的“效顰”只能引發(fā)“笑頻”,徒增笑料而已。你模仿的技術再高超,也只能是一個“成功的第二名”。只有因地制宜摸索出來的教法,才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生。我不排斥取經(jīng)式的學習,但我反對盲目的照搬。只有深入了解、經(jīng)過消化吸收,創(chuàng)造出適合本校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法。而這教法,可以借鑒優(yōu)秀教法,但一定要綜合本地學情。模仿別人,只能走在別人身后,永遠也不會超越原創(chuàng)。眾所周知,杭州西湖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被世人賦予“人間天堂”的美譽。就算你在別的城市建造一個一模一樣的西湖,可是那濃厚的文化氣息,也能一起搬回來嗎?能達到杭州西湖的相同效果嗎?如果學習只在模仿,那么我們就不會有科學,就不會有技術。習近平主席強調(diào):樹立強烈的創(chuàng)新自信,敢于質(zhì)疑現(xiàn)有理論,勇于開拓新的方向。
三、多媒體技術反襯教師基本功
在課堂上,教師常常會給學生播放音像資料?!耙粝褓Y料的選材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收集學生難以見到的、有重要物理意義的現(xiàn)象以及展示科學技術發(fā)展等方面的實況錄像,如衛(wèi)星發(fā)射、風力發(fā)電、山村水磨、激光手術等工作情境的錄像;也可以利用快錄、慢錄、顯微攝影等技術手段拍攝的音像資料,向?qū)W生展示物理過程的細節(jié),如可利用慢錄快放展示顏料在液體中的擴散,用快錄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變及運動方向的變化等;還可以收集課堂上難以完成的實驗錄像資料,如用水銀柱測量大氣壓等?!痹谝淮吻嗄杲處煹男<壒_課中,一位教師整堂課始終未在黑板上寫一字。在多媒體課件的“帶動”下,完成了預定的教學任務。據(jù)我所知,這位教師的字,寫的也的確不好。公開課雖然結束了,但是公開課帶來的思考還在繼續(xù)。在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電腦的普及率很高,對粉筆字、鋼筆字和簡筆畫的重視程度已大大下降。傳統(tǒng)的教師基本功還要不要掌握?試想:如果教師的字寫得令人不敢恭維的時候,他還憑什么來要求他的學生作業(yè)寫得認真點?那塊無字天書一般的黑板,猶如黑洞一般,吸收了那名教師在黑板上寫字的勇氣。再次驗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言論。教育部曾經(jīng)對學生寫字現(xiàn)狀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在3 000多名被調(diào)查的教師中,有60%的人認為學生漢字書寫水平下降。在一些招聘會上,也傳出過“許多大學生寫的字真沒法看啊”的感慨。中華文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們對于漢字的掌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先做到。歌曲《中國娃》中有這樣的歌詞:“……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俗話說“字如其人”,不要讓學生一見到你歪歪扭扭的字而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
四、立體情感交流發(fā)揮教育功能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之馬,易縱難收。時代進步了,條件改善了,可是一些孩子的學習品質(zhì)卻退化了,不要說頑強拼搏,有的連做到腳踏實地地學習都很難,更多的是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和盲目的攀比。有一次,某“感恩勵志教育演講團”在學校舉辦《心懷感恩,放飛夢想》感恩勵志教育巡回報告會。經(jīng)過主持人一段煽情獨白,隨著二胡聲緩緩響起,一些奶奶、姥姥級別的人物被感動得淚濕衣衫了。繼而,有的學生在現(xiàn)場被感動得痛哭流涕,紛紛對身邊的父母表示自己以前不懂事,忽略了父母的感受,表示要悔過自新??墒沁^幾天之后,依然故我,以前身上的弱點又都復發(fā)了。當家長坐在窗明幾凈的大樓里,給孩子講那過去的事情,意圖通過憶苦思甜的方式激勵孩子時,孩子們會很配合地坐在那里,面帶微笑地聽完整個過程,但在心里,卻不會相信。也許在幼小的心靈里,天真的以為:那個時代有這么苦嗎?我怎么沒有聽其他的小朋友說過?樹皮有啥吃的?冰天雪地中為什么不穿羽絨服?路遠為什么不打車?……家長不了解小孩子的興趣,小孩子不了解家長的苦衷。這樣的想法缺乏交集,也很難產(chǎn)生共鳴。家長要用真情感動孩子,人間自有真情在,最能感動孩子的,是真情。一名學生向我講述了令她深有感觸的一件事:一天深夜,父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從田間回來。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挪進屋里。褲腿上,還有一些田間地里的泥巴……那一刻,她真正地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在不同時期,學生面臨的困惑也不一樣。以初中生為例,家庭環(huán)境好,條件優(yōu)越,可偏偏吃苦耐勞能力差,抗挫能力弱。表現(xiàn)在學習上不肯吃苦,上課不注意聽講,課下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第二天早自習到學校抄抄作業(yè),交上去完事。輕視學習成績,漠視家長的勸說。這種情況不在少數(shù),少年不識愁滋味啊,等他日覺醒,為時晚矣。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有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痹谶@場“勸學”與“不學”的爭奪戰(zhàn)中,學校、家庭、社會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群策群力,效果才會長久,而不能僅僅把它看成是教師一個人的戰(zhàn)役。
五、科學發(fā)展史重今但不能輕古
“科學是全人類文明的結晶,在涉及物理學發(fā)展史和科學家的事跡時,要注意世界上多種文明對科學發(fā)展的貢獻,特別是中華文明的貢獻?!蔽覈糯脑S多故事都令人感動?!惰F杵磨成針》《囊螢映雪》這些勵志故事,都可以作為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的典范。另外,還可以布置學生在課外查找并閱讀一些古代名著如《草象新書》《革象新書》《考工記》《樂律全書》《論衡》《夢溪筆談》《墨經(jīng)》《水經(jīng)注》《天工開物》《玄真子》《齊民要術》《華陽國志》《淮南萬畢術》,等等。這些著作,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包含大量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寓學于讀,溫故知新,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新形勢面臨新挑戰(zhàn),新挑戰(zhàn)帶來新機遇。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是我們要堅信: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的。
E-mail:563102683@qq.com
編輯/丁俊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