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大
習近平同志指出,現(xiàn)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在很多地方變成了“鈍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要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下功夫。作為黨的優(yōu)良作風,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利于黨員之間互相表達意見,交流思想,進而取長補短,改正錯誤,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是黨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的有效手段。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就在于一以貫之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就在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巨大勇氣。我們黨有足夠的力量來公開進行自我批評,開門見山地說出自己的錯誤;我們不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怕一次又一次改正這些錯誤。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使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思想武器,廣泛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來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及所處的地位決定的。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解決黨內矛盾的寶貴經(jīng)驗。在黨的歷史上,著名的延安整風,就是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克服黨內錯誤思想,增強黨的團結,推進黨的事業(yè)的一次成功實踐。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我們黨的教育活動以及黨內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于加強黨的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三講”教育、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教育活動等,從一定意義上講,都是通過廣泛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來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使我們黨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從而推動了黨的事業(yè)繼續(xù)前進。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的客觀要求。毛澤東同志把批評與自我批評比作“掃灰塵”、“照鏡子”、“洗臉”,作為清除思想上各種“政治灰塵”和防止“政治微生物”侵蝕的有效方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由于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滲透以及受市場經(jīng)濟負面因素的影響,“四風”對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著消極的影響,甚至腐蝕了一些黨員干部。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幫助黨員干部認識矛盾,辨別是非,有效地抵御和克服錯誤思想,從而提高黨性修養(yǎng),是保持黨員先進性的客觀要求。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員干部成長進步的內在需求。一個黨員干部的成長進步,離不開主客觀兩方面的條件。從主觀上講,需要有強烈的進取心,有自覺接受指點、提醒、批評的愿望,有聽得進不同聲音、逆耳之言的胸懷。沒有自我批評,我們的黨就無法克服自身的缺點,就無法前進。事實上,任何批評包括嚴厲的批評,并不會抹煞一個人的優(yōu)點和成績,也不會影響其威信和形象。從客觀上講,需要有上級領導、周圍同志的肯定、鼓勵和寬容,又需要他們的點撥、教誨和批評。
習近平同志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需要勇氣和黨性,不能把我們防身治病的武器給丟掉了。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共產(chǎn)黨人最講“認真”二字。這是因為認真不僅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作風,更是一種境界、一種力量?!八娘L”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很容易復發(fā),只能靠共產(chǎn)黨人的認真勁才能糾正。應拿出釘釘子的精神、擰螺絲的勁頭,把承諾當成軍令狀,立說立行,即知即改。
堅持問題導向。教育實踐活動聚焦的“四風”問題,在各部門各單位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多和少、重和輕、深和淺的問題。不能用籠統(tǒng)的抽象問題代替具體的實際問題,不能用工作差錯問題代替“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也不能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代替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增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實效性,抓住主要矛盾,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么問題。
堅持觸及靈魂。問題提得尖銳不尖銳,問題找得準不準,是抓住存在問題的關鍵來解決問題還是避重就輕地一帶而過,是將問題查深查透還是只做表面文章,群眾一眼就看得出來。沒有尖銳的批評就不可能有深度,沒有尖銳的自我批評就不可能觸及靈魂,就不可能真正意識到問題存在的危害性,也就不會從內心深處去接受問題、正視問題,從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去解決問題。
堅持務求實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主要目的是糾正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風”問題,最終深入群眾、服務群眾,使群眾從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好處受實惠。所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從基層實際出發(fā),必須以服務群眾為出發(fā)點。
堅持制度保障。要鞏固整頓“四風”的成果,需要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探索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不斷健全完善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把作風建設作為黨性分析的重要內容;以完善黨內決策機制為重點,建立決策咨詢監(jiān)督機制、決策失誤糾錯改正機制和領導干部問責制;以建立科學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為保障,把能否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作為檢驗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標準,納入德績考核的主要內容;健全以群眾滿意度為標準的考核評價體系,讓領導班子自覺接受群眾的批評和監(jiān)督,不斷提高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