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個(哎)三月三(咧),
收拾(哎)打扮上茶山(咧)。
人人都說(哎)茶山好(哇),
采下(那)茶葉賣銀錢(咧)。
……
山城的夜晚,“中俄紫陽文化交流演出”別開生面。幾位黃頭發(fā)藍眼睛演唱的紫陽民歌《年年有個三月三》、《山歌不唱不開懷》,在陜西紫陽源森大酒店多功能廳回響,博得雷鳴般的掌聲,有的觀眾發(fā)出了尖叫。他們驚奇——初來乍到的外國人怎么能將紫陽民歌演繹得如此準確地道!
而這只是他們在陜西紫陽進行的十幾天考察、學習、實踐的點滴收獲。
一、歡迎與緣起
2013年7月8日中午,陜西紫陽十分酷熱。城里人大多閉門不出,享受著空調(diào)和電扇帶來的陰涼,而位于縣城任河咀的陜西省紫陽縣和平茶廠,卻是一片忙碌景象。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留學生一行10人,首次不遠萬里來到這里考察學習半個月,和平茶廠作為接待單位,自然要為這批“貴客”做好相關接待準備。
這是紫陽縣首次接待中國北部鄰國的眾多客人,自然十分重視。縣級分管領導李龍安提出指導性意見和要求,高級農(nóng)藝師、縣茶葉局原局長田元成擔任指揮,縣茶葉局、縣文化文物旅游廣電局、縣職業(yè)教育中心與和平茶廠一起,制定了詳細的接待方案和活動議程。
來客似乎毫無長途旅行的疲勞,簡單地洗去風塵,便到和平茶廠四樓會議室參加歡迎儀式。會場上洋溢著一片歡樂的氣氛。
和平茶廠廠長曾朝和主持歡迎儀式并致歡迎詞。他說:“盛夏七月,驕陽似火。我的心中也仿佛有一團熊熊烈火在燃燒。俄羅斯布里亞特國立大學教授麗達女士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客人前來中國紫陽考察茶葉、學習茶文化,標志著今年1月簽訂的和平茶廠與俄羅斯布里亞特國立大學的合作協(xié)議,已經(jīng)進入實質(zhì)性實施階段。這是紫陽縣、安康市乃至陜西省茶葉界對外交流的一件大事,也將掀開中國與俄羅斯茶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我感到非常激動、榮幸和驕傲。為此,我代表陜西省紫陽縣和平茶廠全體員工,向麗達教授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
接著,縣茶葉局局長吳世明向客人介紹了紫陽縣情和紫陽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情況。他說,紫陽茶在唐代即作為貢品,清代屬全國十大名茶之一,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科學鑒定的富硒茶,現(xiàn)在“紫陽富硒茶”已獲得國家原產(chǎn)地域產(chǎn)品保護,是中國馳名商標,全縣正在建設“全國富硒綠茶產(chǎn)業(yè)知名品牌創(chuàng)建示范區(qū)”。
最后,紫陽的歌手與和平茶廠員工一起合唱《歡迎你到紫陽來》結束歡迎儀式。
早在2007年7月,獨特而神奇的紫陽富硒茶就亮相于俄羅斯。省政府選定“和平”牌紫陽富硒茶作為本省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產(chǎn),由和平茶廠廠長曾朝和帶去參加“俄羅斯中國年”卡盧加州宣傳推廣活動,幾十斤茶葉半日被搶購一空。俄羅斯消費者不僅從精美的中俄兩國文字宣傳品上知道了“和平”牌紫陽富硒茶在榮獲“紫陽茶王”稱號后,榮獲中國茶葉最高獎——第六屆“中茶杯”全國名優(yōu)茶評比特等獎、第六屆國際名茶評比組織委員會金獎等多種國內(nèi)外大獎,美國夏威夷大學專家、日本客商慕名前去考察,而且通過品飲,確實覺得那種茶口感非同一般,是一種“靈魂之飲”。從此,“和平”牌紫陽富硒茶的獨特品質(zhì)及茶文化的迷人魅力被俄羅斯人所向往,不時有消費者寫信給“曾茶王”求購茶葉。
經(jīng)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教授李建良牽線搭橋,2013年1月11日,和平茶廠和俄羅斯聯(lián)邦布里亞特國立大學在陜西紫陽簽署協(xié)議,雙方本著互利、信任、友好的原則,就茶業(y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生產(chǎn)加工等領域進行合作。
協(xié)議約定,在陜西省紫陽縣和平茶廠培訓俄方茶葉技能和中國茶文化方面的人員;雙方之間進行工作人員和學生語言實習和生產(chǎn)實踐的交流和互換;教學資料和音像書籍的交流;共同舉辦學術和文化活動;組織相互的遠程教育。合作期限為三年。期間,和平茶廠接收5名以內(nèi)的俄方外語系學生以邊工作邊學習的方式,在茶廠學習茶葉相關知識,了解中國茶文化,進行茶葉技能實踐活動;負責為俄方學生辦理赴茶廠學習時的公安入境注冊登記相關手續(xù),同時為入境俄方學生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和醫(yī)療保險,涉及的所有費用由俄方學生負責承擔;負責為俄方學生在茶廠學習期間免費提供食宿,俄方學生食宿標準與茶廠員工一致,與茶廠員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委托當?shù)芈殬I(yè)教育機構負責對俄方所派學生進行茶葉種植、生產(chǎn)加工技能等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學習考試合格者發(fā)給結業(yè)證書,結業(yè)證書辦理費用俄方學生承擔;培訓俄方學生的漢語和茶文化知識,培訓費用茶廠承擔。俄方在其所在大學開設中國綠茶文化講座,邀請茶廠派員前往講課,俄方負責協(xié)助為茶廠專家人員辦理入境登記注冊手續(xù)和安排茶廠專家進行的教育和文化活動,提供大學里外國教師相應的住宿條件,負責承擔茶廠專家人員的一切費用;俄方向茶廠提供烏蘭烏德茶葉市場調(diào)研報告供乙方拓展市場參考。
有了半年前簽訂的這個合作協(xié)議,便有了這次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留學生前來考察和學習。
俄羅斯聯(lián)邦布里亞特國立大學教授麗達女士是上次到紫陽簽訂協(xié)議的代表,這次擔任領隊。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教授李建良2007年7月就作為陜西省參加“俄羅斯中國年”卡盧加州宣傳推廣活動的翻譯,認識了和平茶廠的產(chǎn)品和廠長曾朝和,在這次合作中也擔任領隊。她的女兒李婧一現(xiàn)在是初中生,隨行考察學習,算是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吧。按照協(xié)議規(guī)定,和平茶廠一次只能接納5名以內(nèi)俄方外語系學生,但是在西安交通大學留學的兩名哈薩克斯坦學生也要求到紫陽考察學習,經(jīng)和平茶廠同意后,特意增加兩個名額。7名大學生分別是布里亞特國立大學學生阿雅娜、司苔拉、亞歷山大、圖雅娜、阿蘇達,哈薩克斯坦留學生卡米拉、娜婭。他們都熱愛中國茶文化,尤其是對紫陽富硒茶這種能防癌抗癌抗衰老的飲料感到神秘,向往實地考察紫陽茶,學習中國茶文化。
二、考察與學習
紫陽縣為留學生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考察、學習與交流內(nèi)容。留學生始終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和飽滿的熱情。
他們下榻在紫陽茶苑——和平茶廠下屬的食宿合一的酒店。8日下午的晚餐,讓首次來此的留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了紫陽美食的多樣和豐富。飯后參觀文筆山公園,初步感受了紫陽縣的自然地貌、山城特點及文化底蘊。在縣文化館王義萍的熱情導游下,他們在這里情不自禁載歌載舞,痛快地玩了兩個多小時。
9日上午,參觀考察了紫陽茶歷史集散地和茶馬古道發(fā)源地之一——瓦房店五省會館、紫陽縣茶葉研究所茶園及品種園、向陽鎮(zhèn)營梁村、魔芋堡生態(tài)茶園,對紫陽茶的生長環(huán)境、品種特點及悠久歷史進行初步了解和認知。和平茶廠的部分員工也借此機會參加考察學習,2輛中巴車、3輛面包車、6兩小轎車載著80人的隊伍,從縣茶葉研究所翻山去魔芋堡時,縣茶葉局一位干部看著山上罕見的車隊對曾朝和開玩笑說:“你把接待規(guī)格弄這么高,以后接兒媳咋辦?”曾朝和憨厚地嘿嘿一笑:“接兒媳哪有這么多留學生來?也不會上茶山!”起起伏伏的帶狀的茶園猶如波濤洶涌的大海,令初來乍到的留學生感到非常新鮮和興奮。在茶葉專家指導下,留學生興奮地在茶園里了解茶籽與茶苗識別、茶樹種植、茶園鋤草、修剪管理知識。
接下來的活動內(nèi)容,就集中在了茶文化、茶科研以及加工、銷售等方面。
專家授課是一項必須具備的內(nèi)容。著名茶文化學者丁文講授了《中國茶葉簡史及紫陽茶歷史淵源》,本土作家曾德強講授了《紫陽茶文化淺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程良斌講授了《紫陽富硒茶硒含量及保健作用》。授課要言不煩,通俗易懂,有的留學生認真做了筆記。對這些沒有翻譯的授課內(nèi)容,幾個漢語水平較好的留學生說:“大部分內(nèi)容都能聽懂。”
茶藝展示及表演是留學生很感興趣的中國文化。和平茶廠員工表演了大茶壺沖泡、中國功夫茶藝、綠茶茶藝,程曉玲、張媛等人表演了道教茶藝,夏艷等人表演了宮廷茶藝。茶藝師又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學習。
紫陽縣位于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兩岸,山清水秀,和平茶廠第一分廠位于縣城西北6公里處的城關鎮(zhèn)和平村,是30年前和平茶廠的場址所在,現(xiàn)在是核心生產(chǎn)基地。主辦方自然會安排留學生到這里考察、實踐。這正好讓客人感受紫陽的漢江風情、鄉(xiāng)村的自然生態(tài),在紫陽這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的民歌海洋里遨游。11日,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從和平茶廠江邊出發(fā),乘船溯江而上。沿途由夏清華、程曉玲等歌手與和平茶廠員工一起“漢江放歌”?!逗推讲栊〕贰ⅰ赌昴暧袀€三月三》、《游客醉茶香》等一首首原生態(tài)或新創(chuàng)作的紫陽民歌,令留學生感到了紫陽深厚的民間藝術底蘊。下船后步行約兩個小時,到達和平茶廠第一分廠上邊的茶山。本來組織者曾紅梅計劃先安排他們在兩家農(nóng)戶稍事休息后才上茶山采茶,但留學生見著綠油油的茶園就興奮起來,堅持不休息,直接上山采茶。而在茶山上一邊采茶一邊唱歌,更是令客人感到十分有趣,非常愉悅?!独稍趯﹂T唱山歌》、《幺妹是棵清明茶》、《對花》、《三月三上茶山》……唱了一曲又一曲,還意猶未盡。晚上,留學生油參加了制茶實踐,將上午采摘的鮮葉用手工炒制成成品茶。麗達教授和留學生對每一個制茶環(huán)節(jié)都認真地實踐、體驗,技師則手把手地傳授技藝,殺青、揉捻、炒干等多道工序下來,留學生切實感到了工序的嚴格和制茶的艱辛。
對茶葉生產(chǎn)、科研、品鑒、銷售等,也給留學生安排了專門的觀摩、考察、學習、實踐活動。曾朝和介紹了紫陽富硒茶的種植加工技術,田元成介紹了紫陽富硒茶品質(zhì)特征及簡評方法。留學生還在和平茶廠精制加工車間和包裝車間認識和體驗了紫陽富硒茶精制加工與包裝過程,觀摩學習了紫陽縣2013年茶葉質(zhì)量評比專家組評審。專家評審完畢,組織者讓留學生也去品一品桌案上的多種茶湯,圖雅娜品到其中一杯,說“這就是我們這幾天喝的那種茶”,知情人非常驚異,因為那就是和平茶廠的樣品泡出的茶湯,難道和平茶獨特的品質(zhì)連普通的外國客人也能分辨出來!
在和平茶廠任河咀銷售大廳、縣城三岔路銷售大廳“上班”一天,參加銷售實踐后,留學生16日來到安康觀光,并在和平茶業(yè)茶樓駐點體驗茶葉銷售,與和平茶廠員工及客戶進行溝通與交流,收獲茶葉銷售經(jīng)驗,了解紫陽富硒茶不同客戶的飲用習慣。在和平茶業(yè)茶樓的顧客聽說有幾個俄羅斯姑娘在這里考察學習,請其唱了俄語歌曲。安康市政府副市長杜壽平看了演唱,給予了高度評價和熱情鼓勵。
活動后期,茶葉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指導留學生深化和鞏固茶文化知識,學習茶藝表演和民歌演唱才藝。留學生還到紫陽縣職業(yè)教育中心進行了考察和交流。
最后一天(22日),留學生一行在返程途中短暫停留西安時,書法家在和平茶業(yè)茶樓向他們現(xiàn)場揮毫并贈送了書法作品。
三、收獲與感悟
留學生普遍感到,通過這次在紫陽15天的考察學習,對神奇的紫陽富硒茶的生產(chǎn)、加工、銷售和神秘的紫陽茶文化有了具體了解,學會了唱紫陽民歌,學會了茶藝表演,提高了漢語水平。同時對中國茶葉歷史、中國茶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樂意對中俄茶葉貿(mào)易、茶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努力。其中兩個留學生還表示以后要在國內(nèi)開茶莊,經(jīng)營紫陽富硒茶。
俄羅斯雖然不產(chǎn)茶,但是人們習慣飲用的無酒精飲料首推茶葉。他們中一些人知道,早在三百年以前,中俄之間就有一條茶葉之路,而且這條茶葉之路如今又開始復活了。
是的,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知道絲綢之路曾經(jīng)是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通道,卻不知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在中國北方草原有一條縱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腹地乃至莫斯科、圣彼得堡的駝道——茶葉之路。這是一條被歷史塵封湮沒,被世人遺忘的中俄茶葉商道。這條沉寂了百年的國際商道,因內(nèi)蒙古著名作家鄧九剛的報告文學《茶葉之路》的出版發(fā)行而復活。隨著中俄兩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方面的友好,這段塵封的歷史再次引起中俄蒙三國政府、企業(yè)、媒體的關注,喚醒了人們的記憶。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chǎn)國,早在公元16世紀,中國已有茶葉出口的歷史記載。到17世紀,中國的磚茶在俄國和歐洲已經(jīng)培養(yǎng)起一個穩(wěn)定而龐大的消費群體,西伯利亞一帶以肉奶為主食的游牧民族“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安枞~之路”從公元1689年正式成為一條商路,距今已三百余年。當年中國商人從南方采購茶葉匯集到歸化(今呼和浩特),然后以駱駝為運輸工具,途經(jīng)烏蘭巴托、恰克圖、科布多,或走多倫、經(jīng)棚、赤峰、二連等地,終點站是俄國貝加爾湖一帶乃至圣彼得堡。這條活躍了兩個半世紀的國際商道,橫跨亞歐大陸、綿延萬里,在地球的北部鐫刻了一條深深的文脈。
歷史上的“茶葉之路”并非浪漫之旅,這是一條灑滿血淚、遍布荊棘的探險之路。在茶葉之路的萬里征途中,蒙漢回等眾多民族兄弟生死相依、團結一心,戰(zhàn)勝荒野中的風沙雨雪,戰(zhàn)勝草莽中的盜匪猛獸,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充分表現(xiàn)出中國各民族勤勞、勇敢、智慧和敢于開拓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長達兩個半世紀中,在北國荒漠、在異國他鄉(xiāng)奏響了中華民族團結的凱歌,為中華文化增添了全新的內(nèi)容,為世界貿(mào)易史譜寫了宏偉的章節(jié)。
沙塵湮沒的茶葉之路,可以和我國漢唐以來從長安出發(fā)的第一條絲綢之路,及以后從福建泉州出發(fā)的海上絲綢之路相媲美。在這條商道上,一批中國人走出長城,走出國門,走向蒙古、俄羅斯,走向世界,表現(xiàn)出我們的民族開始掙脫幾千年的歷史惰性和閉關鎖國的桎梏,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交換方式和生活方式,讓兩種文明在草原上對話、對接。其過程艱苦卓絕,精神啟示耐人尋味。300余年后的今天,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敢為天下先”的“茶葉之路”精神,傳承“茶葉之路”的文化遺產(chǎn),努力在經(jīng)濟、文化、商貿(mào)等方面與世界接軌,為構建和諧世界做出中華民族應有的貢獻。
正如麗達教授在21日晚會上所說:“17世紀從中國通往俄羅斯的茶葉之路就經(jīng)過我們的城市烏蘭烏德,我們國家的一個邊境小城加合達就被稱作為俄羅斯的金門,因為這里曾經(jīng)是茶葉貿(mào)易最活躍的地方……21世紀的今天我們重新復興中俄茶葉之路,發(fā)現(xiàn)了紫陽和平茶?!薄斑@次合作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展示了雙方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顯示了這兩個組織的領導人——紫陽和平茶廠曾朝和先生和布里亞特國立大學校長卡爾梅科夫?qū)Ξ斀袷澜缇謩莸姆欠灿^點?!?/p>
十幾天時間里,麗達教授一行一直被熱情和友好包圍著、感染著、感動著。而留學生都把曾朝和稱呼為“中國爸爸”、“曾爸爸”。他們情不自禁地在和平茶廠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收獲與感悟、祝愿與希望。
圖雅娜寫道:“在紫陽,每一天的安排豐富有趣,每一天我了解到了很多新的知識。以前我對茶文化無所了解,也沒想過會有這么好的機會學習茶文化?,F(xiàn)在呢,我可以驕傲地給大家講,我在紫陽縣學到了茶藝和中國文化?!?/p>
阿雅娜所寫的留言最長,較為詳細地記述了十幾天的所見所學所感:“我覺得在這個活動中,大家都有了個人的感受、經(jīng)驗、收獲,這些收獲可能比學漢語更重要吧?!?/p>
娜婭寫道:“我記得每一位員工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幫助和理解,雖然我們相處的時間比較短,但感情較深,微信、QQ里的朋友就一下子變多了,真心地感謝在紫陽認識的每一位朋友!……我作為紫陽和平茶廠的學子,應該把學到的知識傳播到世界各地,讓紫陽和平走向世界,榮獲國際馳名商標?。?!”
卡米拉寫道:“對我來說,這次的實習也是我們的第二個大學——社會大學。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些豐富的收獲,給我留下了對紫陽人和紫陽茶的深刻印象,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讓我?guī)ё吒袆??!?/p>
司苔拉以中國名“美麗”署名寫道:“非常高興我們在紫陽有了中國家庭,感謝我們中國的爸爸曾朝和,感謝李老師,感謝所有的人!”
亞歷山大用中俄兩種文字寫下一段感謝之語后說:“我會想念你們,希望我們永遠保持友好關系!”
阿蘇達不僅表示自己第一次吃到了很好吃的中國菜,了解了茶文化,學會了茶藝、唱山歌,品嘗茶,還儼然把自己當成了中國人:“我希望紫陽和平茶能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不僅了解我們的茶,而且也要喝我們的富硒茶?!保ㄕ堊⒁膺@里的“我們”一詞?。?/p>
每個留學生都用漢語或中俄兩種文字寫了留言。有多種收獲的記錄,有良好愿望的表達,更多的是對曾朝和等紫陽人給予他們理解、關心、愛護和幫助的真誠感謝。最后的署名大多在前面加了一個“曾”——他們是曾朝和的孩子。
李建良教授則寫道:“感謝曾朝和先生為俄羅斯留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為弘揚中國茶文化所做的貢獻?!?/p>
四、匯報與歡送
15天的考察學習一晃而過。“時間怎么這么快就溜走了!”留學生戀戀不舍。他們事先抽空準備了幾個文藝節(jié)目,要以自己的方式給熱情好客的和平茶廠及紫陽人民作一個匯報,表示真誠的謝意。
他們小小的心愿在悄悄發(fā)酵著,除了認真準備舞蹈、小合唱、吉他彈唱等節(jié)目外,司苔拉、阿蘇達還根據(jù)考察學習時了解的情況和知識創(chuàng)編了一個小話劇《秘密》,其主題思想是宣傳中俄友好和紫陽富硒茶的保健功能。
劇中人主要有三:婆婆、孫女、路途老太婆。
時間:2050年。
地點:俄羅斯烏蘭烏德市。
故事情節(jié)其實很簡單:2013年,還是姑娘的婆婆在中國紫陽考察茶葉、學習茶文化后,被紫陽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地方所吸引,留在了這里工作。37年一晃而過,時間的列車開到了2050年,婆婆年已花甲,思念祖國,要回俄羅斯老家過六十大壽。孫女去飛機場接婆婆,路遇一位老態(tài)龍鐘的婦人,問知也是60歲。陰差陽錯,婆婆自己回到了家里。孫女差點沒有認出婆婆,因為婆婆比自己想象的模樣年輕得多。通過對話,婆婆揭示了一個秘密:她在中國常飲紫陽富硒茶,而這種茶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的功能和作用,所以身體很棒很年輕。當年在紫陽學習的同學聞訊前來祝壽,敘舊之時興高采烈地一起表演了37年前學到的中國茶藝,演唱了紫陽民歌《和平茶小唱》。
留學生創(chuàng)作的《秘密》和準備的其他節(jié)目,引起了紫陽縣委縣政府領導的興趣,認識到了中俄文化交流的重大意義,決定由縣委宣傳部牽頭,拿出紫陽近幾年已經(jīng)演出過的幾個優(yōu)秀文藝節(jié)目,舉行一次“中俄紫陽文化交流演出”。
文藝演出21日晚在源森大酒店多功能廳舉行。
紫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閻鋒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希望中俄校企合作順利進行,文化交流逐步深入。
麗達教授致感謝詞,衷心地感謝為兩國之間這一項目簽署和實施付出辛勤努力和支持的各位朋友。最后說:“我們愛您,我們的中國爸爸曾朝和。最后請允許我邀請你們大家前來我們的城市烏蘭烏德市、布里亞特國立大學繼續(xù)我們的合作交流?!?
全體留學生熟練地用漢語演唱了紫陽民歌《年年有個三月三》、《山歌不唱不開懷》,引起全場轟動??啄取⒛葖I表演的雙人舞《哈薩克斯坦舞蹈》,阿雅娜表演的獨舞《阿拉伯舞蹈》,展現(xiàn)了美輪美奐的北方鄰國的藝術,具有專業(yè)水平,令人拍手稱贊?!睹孛堋繁憩F(xiàn)了留學生的藝術才華和良苦用心。亞歷山大的吉他彈唱《太陽》、詩朗誦《感謝紫陽》,也有不俗表現(xiàn),“謝謝為我們提供了豐盛的美食及舒適的住宿,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像回到了自己的家。敞開心靈之門,他們都走了進來……”讓觀眾感到了留學生的留戀和真情。紫陽歌手夏清華與留學生的互動節(jié)目《洗衣裳》,讓觀眾對留學生學說的紫陽方言尤感新奇有趣。麗達教授與紫陽歌手權春國合唱的《俄羅斯郊外的晚上》,把觀眾帶回了令人難忘的中俄友好歲月……
由于臨時增加了22日留學生返程途中在西安的活動議程,歡送儀式由原定22日上午改在了21日下午。
在和平茶廠四樓會議室,紫陽縣有關部門、企業(yè)領導為每個留學生頒發(fā)了《結業(yè)證書》。
安康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干部曾德強向李建良教授贈送了書法作品?!爸卸碛押檬拐?校企合作功臣”12個大字表達了紫陽人民共同的心愿。
和平茶廠廠長曾朝和代表紫陽茶葉企業(yè)和茶人致辭。他說:“這次活動的圓滿成功,是安康市政府、紫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的結果,是紫陽縣茶葉局、縣文化文物旅游廣電局、縣職業(yè)教育中心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留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認真學習的結果。如果沒有各個部門和單位、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沒有各位留學生的認真、勤奮的學習,就不可能收到這樣好的效果?!彼蚶罱冀淌诒硎靖兄x,并請麗達教授轉(zhuǎn)達他對布里亞特國立大學校長卡爾梅科夫的真誠問候和良好祝愿。
麗達教授對和平茶廠表示衷心的感謝,向與會的紫陽縣有關部門領導、專家級和平茶廠全體員工致以俄羅斯式的最高禮節(jié)鞠躬禮。
最后,合作雙方互贈禮品,合影留念。曾朝和代表和平茶廠送給麗達一行每人一個記錄此次活動的影集。麗達分別給紫陽有關領導、專家、員工贈送了俄羅斯白酒、巧克力、玩具、列寧雕像工藝品等,留學生則在俄羅斯風光卡片上,用中文或俄文寫下祝福語,分別簽名贈送給中國朋友,并一一與曾朝和擁抱致謝。
這是中俄茶葉之路的新起點。返程途中,留學生不時哼唱著《和平茶小唱》:“……天和地也和,風和雨也和。山和水也和,人和物也和。人間多祥和,天下共歡樂!”他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首中國的廠歌,它實際上表現(xiàn)了全球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祈愿,表現(xiàn)了人類希望世界永遠和平的重大主題。
責任編輯/何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