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世勇
(遼寧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系 115007)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別名扶郎花、太陽菊等,為菊科(Compositae)扶郎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南非,1887年引入英國,以后逐漸推廣至全世界[1]。非洲菊株高30~40cm,葉多基生,葉柄長10~20cm;頭狀花序頂生,直徑10cm左右,花色有紅、黃、粉、白、紫等。非洲菊除作盆花栽培外,也是切花中常用的品種,是世界五大鮮切花品種之一,花朵碩大,花期長,花色豐富,切花率高。
生產(chǎn)上,非洲菊常用分株法繁殖,但分株苗生長勢較弱,且長期分株繁殖易出現(xiàn)品種退化現(xiàn)象[2]。我們以非洲菊的花托為外殖體進行組織培養(yǎng),旨在研究影響其芽苗分化、生根以及移栽成活率的若干因素,以利進一步完善非洲菊快速繁殖種苗的操作程序。
供試材料為非洲菊,由遼陽金盾花卉有限公司提供。
1.2.1 培養(yǎng)基配方 (1)誘芽培養(yǎng)基:①MS0+6-BA5.0+IAA0.05;②MS0+6-BA4.0+IAA0.1;③MS0+6-BA3.0+IAA0.2;④MS0+6-BA2.0+IAA0.5;⑤MS0+6-BA1.0+IAA1.0。 (2)生根培養(yǎng)基:①MS0+NAA2.0+IAA2.0;②MS0+NAA1.0+IAA1.0;③MS0+NAA0.5+IAA0.5。
1.2.2 基質配比 (1)細爐渣;(2)珍珠巖;(3)珍珠巖∶蛭石=1∶1;(4)珍珠巖:爐渣=1:1。
1.2.3 材料處理與馴化 剪取非洲菊直徑1cm左右的花蕾,在超凈工作臺上先用0.l%吐溫浸泡10~15min,取出洗凈后再放入0.1%氯化汞中消毒20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4次,最后剝?nèi)グ谐啃』?,只留下花托。將花托切?~3mm見方小塊,接種在誘芽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溫度為24℃±2℃,光照強度為 2000~3000Lx,每天光照 12~16h。半個月后,將叢生芽分離轉至增殖培養(yǎng)基中繼代培養(yǎng)。待苗高2cm時,切割轉入生根培養(yǎng)基中誘導生根。當根長2~3cm時,可進行馴化移栽,馴化溫度為20~25℃。
將外植體接種在①~⑤號誘芽培養(yǎng)基中,35d后調(diào)查結果表明(見表1),除⑤號誘芽培養(yǎng)基外,①~④號誘芽培養(yǎng)基均可順利誘導外植體產(chǎn)生不定芽,誘導率分別為230.0%、255.0%、265.0%和190.0%。由此可見,③號誘芽培養(yǎng)基是誘導非洲菊花托產(chǎn)生不定芽的最佳配方,②號培養(yǎng)基次之。
表1 不同誘芽培養(yǎng)基配方對外植體誘導不定芽的影響
表2 不同培養(yǎng)基配方對芽苗誘導生根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生根培養(yǎng)基配方對非洲菊芽苗誘導生根的影響不同。其中,①號生根培養(yǎng)基誘導生根率最低,為40%;②號生根培養(yǎng)基最高,生根率達到85%,且根粗壯、潔白。因此,②號生根培養(yǎng)基是誘導芽苗生根的最佳配方。
采用不同馴化基質培養(yǎng)試管苗,由表3可知,4種基質配比中,單一基質細爐渣的移栽成活率最低,只有 48%;其次是復合基質(珍珠巖∶爐渣=1∶1),為72%。較高的是單一基質珍珠巖和復合基質 (珍珠巖∶蛭石=1∶1),馴化成活率依次達到 86%和98%。因此,非洲菊試管苗移栽馴化時,最好采用珍珠巖∶蛭石=1∶1的復合基質,但考慮到栽培成本,也可選用單一基質珍珠巖。
表3 不同基質配比對試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響
誘芽效果最佳的培養(yǎng)基為 MS0+6-BA3.0+IAA0.2,誘導率達 265.0%。 培養(yǎng)基 MS0+NAA1.0+I AA1.0誘導生根的效果最好,生根率為85%。最適的移栽基質為珍珠巖∶蛭石=1∶1,馴化成活率達98%,其次為珍珠巖單一基質。
[1]譚文澄,戴策剛.觀賞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1.
[2]馮天哲.實用養(yǎng)花小百科[M].河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