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文章從色彩設計對動畫作品結構的表達這一方面入手,指出了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在色彩設計上的種種獨到之處,主要包括運用真實色彩表現(xiàn)理想世界、運用象征色彩渲染背景氣氛以及運用對比色彩塑造人物形象這三個方面;接下來,又從色彩設計對動畫作品人文思想的表達這一方面進行研究,并認為宮崎駿動畫作品中的人文思想主要包括通過色彩來表達反戰(zhàn)思想和通過色彩來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這兩方面,提出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具有深刻內涵這一根本主題。
關鍵詞:宮崎駿;動畫色彩設計;動畫的人文內涵;色彩研究;動畫研究
0 前言
在當今世界的動畫產業(yè)中,最具有影響力的當屬美國的迪斯尼動畫和日本動畫。而日本動畫的紛繁種類中,宮崎駿動畫無疑代表著其中最高的成就。與其他帶有濃重商業(yè)性的日本動畫不同的是,宮崎駿的動畫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能夠創(chuàng)造票房效應的商業(yè)價值,還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藝術思考和人文關懷。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之所以能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動畫界取得種種殊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色彩的成功運用。在表達動畫世界中獨一無二的事物和情感方面,精心的色彩設計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宮崎駿的動畫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1 色彩設計對動畫作品結構的表達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色彩在色相、亮度、飽和度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呈現(xiàn)出千變萬化的視覺效果。而在動畫中,色彩作為動畫內容的重要載體,對其設計和運用除了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摹寫外,更多地體現(xiàn)著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認識和情緒。在運用色彩來表達動畫作品的結構時,宮崎駿對色彩的獨到理解與運用構成了其作品中唯美畫面的誕生基礎。[1]并在這一基礎上,完成了眾多帶給人悠遠回味的經典動畫作品。
1.1 運用真實色彩表現(xiàn)理想世界
由于動畫作品受表現(xiàn)手段等限制,使其呈現(xiàn)在屏幕中的圖景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一特點決定了眾多動畫作品傾向于運用夸張、概括的作畫手法來完成內容的表達,使其與生活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然而宮崎駿的作品卻經常打破這種動畫創(chuàng)作的常規(guī),在色彩設計上力求接近生活中自然光線下的各種事物,細膩地刻畫場景,使畫面效果顯得更加逼真。因此,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常常會在這些接近通常認識的色彩的引導下,對動畫中的世界產生更大空間的想象,逼真的色彩設計一方面更好的用虛擬來刻畫出真實的場景,給觀眾呈現(xiàn)出絕美的視覺盛宴;另一方面也使觀眾感同身受,拉近了動畫與觀眾的心靈距離。
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一直以畫風精致唯美,富有浪漫的想象而著稱,作品中表現(xiàn)的往往是遠離世俗污染的理想世界。所以說,宮崎駿動畫在背景設置上,正是在運用真實感強烈的色彩,來表現(xiàn)生活中無法企及的理想世界,達到了一種亦真亦幻的獨特藝術境界。[2]例如,《幽靈公主》在一開篇,就為我們展現(xiàn)了令人向往的美好圖景。告別故鄉(xiāng)的阿席達卡在遠景鏡頭下與觀眾拉開距離,此時出現(xiàn)在觀眾眼前的是廣袤的丘陵,熱情的金色陽光照耀著勁風吹拂下的草叢,泛起了白色的波紋,天空中充盈著不甚明亮的云朵間或透出五彩的光芒。整個畫面被精心的色彩設計渲染得瑰麗無比,有一種深邃遼遠的空間感。這一畫面的展現(xiàn),既能與真實景色的形成條件相一致,卻又在想象中加以理想化,因而能夠給觀眾帶來久違的感動,并在心靈深處引起共鳴,增強觀眾對動畫的認同感。
1.2 運用象征色彩渲染背景氣氛
強烈的色彩信號有時會對人們的心理活動起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色彩鮮艷明快的圖像較之色彩暗淡的圖像,前者往往會給人造成更強的視覺沖擊。色彩的這一心理作用在漫長的藝術發(fā)展史中得到了不斷強化,今天人們對不同色彩形成的看法,已經打下了深深的主觀烙印?;氐綄m崎駿的動畫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作品中的色彩運用與情節(jié)發(fā)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出現(xiàn)特定的情節(jié)變化時,突出的色彩經常被大幅度地渲染和使用,并以此作為情節(jié)轉折的預兆。充分利用色彩的象征性的做法,不僅能夠以較為含蓄的方式對事件的進展進行說明,同時也表達了宮崎駿主觀上對作品內容的想法和認識。由于這種富于暗示性的色彩幾乎占據了觀眾所有的視覺空間,因而由色彩導致的心理變化就表現(xiàn)得極為明顯和迅速。舉例來說,宮崎駿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對紅色的象征性運用,就很有代表性。故事中的女主角蘇菲因為得罪了荒野女巫而被下了詛咒變成老太婆,她從家里逃出時碰巧進入了哈爾的移動城堡,并在戰(zhàn)爭中逐漸對魔法師哈爾產生好感。這部動畫在表現(xiàn)戰(zhàn)爭爆發(fā)這一情節(jié)時,以馬魯克打開窗戶為轉折,畫面色彩發(fā)生了變化,隨著導彈落向地面,充滿象征意味的紅色瞬間覆蓋了天空、建筑和地面,空中也充斥著未完全燃燒的紅色火焰,黑暗與丑惡取代了之前的優(yōu)美寧靜,告訴觀眾戰(zhàn)爭的來臨并同時營造出緊張的氣氛。[3]在哈爾救回蘇菲后,飛向了已變得黑紅相間的天空,同時又將陷入戰(zhàn)爭的城鎮(zhèn)用刺目的黑紅混合色彩表現(xiàn)出來,說明戰(zhàn)爭已波及很廣的范圍,與近景的硝煙彌漫共同塑造出絕望、壓抑的戰(zhàn)爭景象,成功地運用色彩表達出了反戰(zhàn)的思想和情緒??梢哉f,在這部動畫作品中,宮崎駿將色彩的象征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1.3 運用對比色彩塑造人物形象
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從來不乏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宮崎駿動畫作品當中,巧妙的色彩運用除了能夠在背景和情節(jié)上發(fā)揮作用,甚至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同的色彩也能夠成為人物塑造手法中的關鍵之處,并為觀眾們展現(xiàn)了眾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宮崎駿動畫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全部為善良純潔的少男少女,具有美好高尚的品德。在對這類人物形象進行塑造時,色彩起到的作用十分突出,不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還經常通過色彩的變化來完成人物表情、心理以及認知上的變化。[4]
對主人公的塑造,宮崎駿在動畫中往往較多地使用藍色。例如,蘇菲就是身著藍色連衣裙的少女。在宮崎駿的動畫中,藍色象征著人物的安靜、善良和平凡,這表現(xiàn)出宮崎駿強烈的個人色彩控。《風之谷》中的娜烏西卡一開始的一身藍衣,暗示其平靜善良的性格,在其后王蟲進攻的情節(jié)中,娜烏西卡的衣服變?yōu)榧t色,以突出其幫助人們取得勝利的熱情和決心,色彩轉換遂體現(xiàn)了人物內心情緒的變化,而當她用生命為代價使王蟲不再發(fā)動進攻后,獲得了王蟲給予的能量的娜烏西卡再一次變?yōu)樗{衣少女,象征著一切終歸和平后的安詳與美好。[5]衣服顏色的兩次變化,既表現(xiàn)了娜烏西卡這一普通女孩的純真和善良,同時也使她的正義和勇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生動立體。endprint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宮崎駿動畫中的反面人物形象,往往使用張揚艷麗的服飾搭配,用來表現(xiàn)其盛氣凌人的形象特點。例如,《哈爾的移動城堡》中佩戴紫紅色寶石項鏈的荒野女巫,以及《千與千尋》里畫著紫色眼影,渾身珠光寶氣的婆婆,無一不體現(xiàn)著夸張的造型打扮與自私霸道的人物性格之統(tǒng)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宮崎駿的動畫在對主人公的刻畫上,還善于運用色彩來表現(xiàn)其天真爛漫的性格特點。例如,《龍貓》中的小妹妹臉上的兩抹粉紅色的線條,就突出了她的可愛和單純,也更加貼切地展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如果在動畫制作時,沒有將色彩要素精心地安排到人物塑造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雖然不會造成觀眾對人物理解的偏差,但卻少了作品本身對人物高尚品德的推崇和贊揚。因此,宮崎駿的動畫由于將色彩對比準確地運用于表現(xiàn)人物,因而使作品在演繹精彩故事的同時,又增添了寶貴的精神內涵與強烈的視覺審美享受。
2 色彩設計對動畫作品人文思想的表達
與目前許多過于商業(yè)化或純粹講故事的動畫作品不同的是,宮崎駿的動畫作品能夠在把握好劇情和畫風的同時,給作品融進難能可貴的人文思想和價值探討。這一鮮明特征使宮崎駿的動畫作品能夠跨越不同的年齡和文化背景而贏得眾多人的喜愛和推崇。而在對較深刻的人文思想在動畫中進行具體的表達時,色彩仍舊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并在具體的運用中做到了十分完美的藝術表達,帶來了引人深思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
2.1 通過色彩來表達反戰(zhàn)思想
由于宮崎駿生活的年代正好目睹了戰(zhàn)爭給日本及日本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并受到當時政治經濟的現(xiàn)實影響。因此,在其主觀上形成了強烈的向往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人文主義思想。在他執(zhí)導動畫的過程中,這種幾乎是有感而發(fā)的反戰(zhàn)思想對其作品的精神理念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體現(xiàn)了鮮明的反戰(zhàn)主題。例如,《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就運用色彩風格的前后對比來展現(xiàn)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黑色的滾滾濃煙,被導彈襲擊過的紅色地面,這一切都使人觀之而產生對戰(zhàn)爭的厭惡及對和平的憧憬,具有明顯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與此同時,畫面中城門的上方出現(xiàn)了一個由四種顏色組成的轉盤,其中由粉色區(qū)域進入的是一個沒有戰(zhàn)爭的美麗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漂亮的房子、青翠的草地、藍色的天空映在清澈的湖水中,遠處則是披著白色積雪的山峰。這一切美好的畫面與戰(zhàn)爭世界的濃黑或猩紅的色彩基調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一個是世外桃源;另一個簡直就是人間地獄。這樣的色彩設計,體現(xiàn)出了宮崎駿本人對不同的人類生活方式的態(tài)度和愛憎,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反戰(zhàn)的人文思想。
2.2 通過色彩來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
縱觀宮崎駿的動畫作品,每一部都在以優(yōu)美寧靜的精致畫風深深感染著觀眾。而這其中又有許多作品是以靜謐的田園風光取勝,表達著他對未經過人為污染的美好自然環(huán)境的熱愛,體現(xiàn)出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動畫主題。這類動畫往往先出現(xiàn)人類肆意破壞自然,最終導致了災難的情節(jié),然后塑造出純潔高尚的主人公來拯救災難中的人類。借助動畫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因此,他的這類動畫受到很多環(huán)保主義者的好評和追捧,這一現(xiàn)象也從側面反映了他的作品所具有的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和內涵。此類主題的動畫在運用色彩方面可謂得天獨厚,不同的色彩構成能夠將那些或美好或丑惡的不同畫面進行自由充分地表現(xiàn),并形成強烈對比。這一點在《風之谷》中就展現(xiàn)得十分具有典型性。雖然這部動畫表面上講述的是一個富有濃厚浪漫主義氣息的故事,但若與當今世界環(huán)境不斷惡化等嚴肅問題相聯(lián)系并進一步思考時,就會深刻體會到童話色彩的背后,是對人類遇到災難后的未來世界的警醒和反思。[10]這部動畫較之宮崎駿的其他作品,較多地運用了更為深沉的色調。盡管劇情的發(fā)展能夠讓人有美好的感覺,但由于是以人類的衰落作為故事背景。因此,表現(xiàn)更多的是一種壓抑。故事中的人類在災難面前,仍舊執(zhí)迷不悟,不斷對自然做出種種破壞以換取眼前的利益,這一設定導致了畫面中本應有的綠色被其他灰暗的色彩所代替?!讹L之谷》中,土地是暗黃色的,即使是僅存的樹木也呈現(xiàn)出頹敗的灰色,失去了應有的純凈。天空也仿佛被不甚愉快的色彩所籠罩,一切都顯得沒有生機。而當娜烏西卡成功解救人們之后,人們才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時,地上開始出現(xiàn)代表生機與活力的小樹,而代表著破壞與索取的飛機編隊也慚愧地離開了?!讹L之谷》在色彩的設計上,之所以與宮崎駿的其他作品有著較大不同,就是因為這部作品強烈地表達了他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的向往,故事的結局則體現(xiàn)了宮崎駿對這一世界必將到來的信心,這不僅是一種動畫設計的成功,更是個人思想與觀念的展現(xiàn)。
3 結論
本文通過對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在色彩方面的分析探討,指出了色彩運用在其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并從色彩設計對動畫作品結構的表達、色彩設計對動畫作品人文思想的表達這兩大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論述。通過文章對宮崎駿動畫作品的分析,可以從中得知,作為日本動畫界大師級的人物,宮崎駿的動畫不僅具有不同于“快餐文化”作品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深厚而鮮明人文思想與精神。色彩在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中,具有了塑造畫面與表達思想的雙向功能,宮崎駿將色彩方面的設計作為提高其動畫作品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文化。其動畫作品帶給觀眾的,絕不僅僅是一種美與藝術的享受從而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同時也能夠引導觀眾對理想人類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思考與,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好好把握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趙前.精品動畫影片分析[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
[2] 陳偉.動漫色彩構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 周鮚.動畫電影分析[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
[4] 凌清.動畫造型設計[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
[5] 強小柏.動畫電影語言的技巧與運用[M].上海:復旦大
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王?。?972—),男,湖南常德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在讀博士,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數(shù)字藝術設計,動畫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