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娉
摘 要:中國古典家具的發(fā)展經(jīng)歷千年,凝聚著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的智慧結(jié)晶,代表著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和藝術風格。更重要的是,在這家具的演變之中帶給今人不少啟示:從最基本的產(chǎn)品功能取舍到對于設計元素的取舍再到更高層次的品牌概念。最為關鍵的是“分”與“合”二字,本文將論述中國傳統(tǒng)家具如何在歷史之中分分合合,帶給今人以設計的啟示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家具;分離;文化;融合;品牌
0 前言
中國傳統(tǒng)家具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珍貴的財富,代表著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和藝術風格。它的演變或是為了巧妙的消除與居住方式所產(chǎn)生的分歧,或是為了更好地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相融合。在這樣的分分合合中它凝結(jié)出在其特定環(huán)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藝術風格,大致可以分為風格樣式鮮明的四個階段:楚式家具、宋式家具、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1 楚式家具——產(chǎn)品的分離
(1)家,居也;具,供置也。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曰:“家,居也;具,供置也?!倍凹摇迸c“具”合為一詞最早見于《晉書》,指家內(nèi)各類器具。顯然“家具”一詞在不同的時期所包含的范圍也不一樣。在唐朝以前,中國人席地而坐,“席”是當時重要的坐具,戰(zhàn)國以后,床、榻才逐漸成為常用的坐具。古人有云:“床,身之安也”(《說文》)。而恰是這種與人們存在的不可割裂的親密關系,使床成了早期人們?nèi)粘I钪袠O其重要的部分,是人們在室內(nèi)活動的主要依托,坐臥兼用。
(2)“居”到“具”的分離??脊殴ぷ髡咴谛聲r期時代的房屋遺址中,曾發(fā)現(xiàn)了一些略高于地面的、土質(zhì)較硬的人工土堆,其長度稍比人長或近似,或許就是當時的“床”或“炕”的雛形。而在“床”和“炕”上休息的生活方式直接影響到了臥具的產(chǎn)生,使得“床”原本作為居室的一部分逐漸成為家具的一類。這樣的改變不是偶然的,當“床”作為“居”的一部分與人們生活的融合不如“床”作為“具”的一類融合的好的時候,自然而然就產(chǎn)生了這樣的結(jié)果。
(3)結(jié)論:現(xiàn)代設計的取舍。這種“分”與“融”的取舍在產(chǎn)品設計中也尤其重要的:產(chǎn)品的功能并不是越多越好。筆記本電腦基本的運用是不需要外接鼠標就能操作,這就要求融合入一個感應區(qū)域來操作鼠標。再比如光驅(qū),出于功能完善的考慮是要融合,若是出于輕便的考慮反道又要把光驅(qū)分離出去了。因此,設計的取舍,都是要分的有價值,融的有根據(jù)。
2 宋式家具——拿來主義
(1)棄“席”而坐。魏晉南北朝,在以佛教為代表的外來文化的影響下高足高座家具已經(jīng)普遍為漢民族所接受,讓中國古典家具經(jīng)歷了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重大變革。從五代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中所描繪的家具造型看,當時對家具的比例、尺度都有了很好的推敲,其功能尺度已非常適合于垂足而坐的生活習慣了。要想改變?nèi)藗兊纳盍晳T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然而這些高型家具恰當?shù)厝谌肓巳藗兊纳钪胁⑶覜]有造成人們生活上的不便,自然而然就得到越來越大的發(fā)展空間。
(2)從“家具”到“家居”。當床榻、筳席等矮式家具的中心地位逐漸為椅、凳、墩等高座家具所取代時,家具的種類隨之也越來越繁多。人們也不單滿足于單調(diào)的家具擺放,開始講究起了家居的布置:這一時期的墓葬壁畫、磚雕中普遍流行著“一桌二椅”。家具開始向成套化發(fā)展,甚至可大致細分到:坐臥類,如凳、椅、墩、床、榻等;憑椅、承物類,如幾、案、桌等;貯藏類,如柜、箱、笥等;架具類,如衣架、巾架等;其他還有屏風等。這些也都可在《韓熙載夜宴圖》中可見一斑,家居設計想必也由此而發(fā)展迅速。
(3)結(jié)論:如何融“古”入“今”。無論如何,古人在接受了新的事物——胡床、佛教文化之后并不是一味地沿用,而是在外來事物和文化的基礎上從本民族的特點和需求出發(fā),去不斷完善和改造它們,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胡床,是我們垂足而坐的起源,它是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對于居所不定的游牧民族來說,方便攜帶是很必要的,但是對于漢民族來說就是多此一舉了,古人就逐漸設計了與自己生活習慣相適應的床和榻了。反觀我們今天的所謂中國風格的傳統(tǒng)家具設計,更多的是制造出讓人難辨真?zhèn)蔚姆鹿偶揖撸谑侵惺郊揖咭脖欢ǜ裨诹擞材炯揖?。這中國式的硬木家具不禁讓我想起了個典故:我國古代有一種“端茶送客”的慣例。來客相見,仆役獻茶,主人認為事情談完了,便端起茶杯請客用茶。來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來送客,客人也自覺告辭。想來在這硬邦邦的木頭上正襟危坐,應當是不能長久的吧。難道現(xiàn)代的人們依舊有這個慣例?在設計中我們必須正視古人設計和現(xiàn)在人們生活的分歧,若是我們能把握住古典家具的內(nèi)在,設計出的家具必定不會只是一個“空殼”。
3 明清家具——品牌設計
(1)“融”文化于品牌。明式家具有著很明顯的特征:在簡潔的形態(tài)之中,具有雅的韻味。四出頭官帽椅是明式家具中的精品之作,因其靠背最上端的橫構(gòu)件像明代官帽上的雙翅,故而得名官帽椅。明式家具中吸收和運用了中國繪畫用線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展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審美上的某些特色。如果明式家具沒有強大的文化背景作后盾,它的表現(xiàn)形式必然是蒼白空洞的,于我們當代設計師的啟示是學會融文化于品牌。這種文化的融合存在于明式家具之中,也顯露在了明代家居的布置之種,讓明式家具形成了自己的鮮明風格。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圖案,或是它們的相互組合。由此想來,明式家具也算得上是一個品牌了,“簡雅”二字就是它的顯著“標記”和“符號”。反觀我們的家具設計呢,缺乏時代的精神,沒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或是風格。我們必須明白,創(chuàng)造自己品牌的時候,該分離出哪些文化的遺留,又該融合入哪些文化的精髓。
(2)分而“制”之,一品多牌。似乎是歷史的輪回,康雍乾時期,國外的傳教士進入中國,也將巴羅克的藝術風格帶入了中國。中國的古典家具再次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為了迎合最高統(tǒng)治階級的欣賞口味,一方面廣泛地把各種工藝品應用到家具上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許多繁瑣雕飾,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格。繁復成了清式家具最顯著的特征。清代工匠們幾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裝飾材料,嘗試一切可以采用的裝飾手法,在家具與各種工藝品相結(jié)合上更是殫精竭慮。繁復也在清代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的,清式床的奢華繁瑣,令眾多收藏家傾心。烏鎮(zhèn)上的江南百床館收藏有一張共四進的“千工床”,一進脫鞋,二進脫衣,三進置首飾細軟及馬桶,四進才是真正的床。一張床包括了整個主臥和主衛(wèi)的功能。但是,這種繁復除了宮廷家具之外,也多是在一些貴族的家中才能看得見!宮廷和民間家具樣式的分離并不是清代才有的,但是在清代被發(fā)揮到了淋漓盡致。這種分離在現(xiàn)在的品牌策劃中也是可以找到類似的實例:縱觀世界一流企業(yè),既有一貫奉行“多品一牌”的策略的,亦有像大膽貫徹“一品多牌”的策略的。從實質(zhì)上,品牌層次的劃分,是針對消費者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量身定做的一種市場區(qū)分戰(zhàn)略。這樣的戰(zhàn)略在IKEA的產(chǎn)品類別和銷售中的可見一斑。
4 結(jié)語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似乎是歷史的規(guī)律。無論是產(chǎn)品本身功能的分與合,或是文化的合入、風格的剝離,甚至是消費市場的區(qū)分、產(chǎn)品類型的差別都是逃不開分與合二字,變化也由此產(chǎn)生。
參考文獻:
[1] 劉建龍.實用文玩收藏指南[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5.
[2] 沈嘉祿.時尚老家具[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3] 舒惠芳.古典家具[M].北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4] 李宗山.中國家具史圖說[M].武昌:湖北美術出版社,2001.
[5] 施大光.中國古典家具價值匯考[M].沈陽:遼海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