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林風
摘 要:公共圖書館擔負著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的社會責任,唯有加強閱讀環(huán)境建設,吸引更多群眾走進圖書館,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圖書館在社會生活中作用,使圖書館社會效益得到充分體現。
關健詞:閱讀環(huán)境 公共圖書館 社會效益
中圖分類號:G25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7(a)-0252-02
n公共圖書館是收集、整理、儲存與傳播知識的主要機構,擔負著為教學、科研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重任。讀者服務工作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也是圖書館的立身之本。陳燮君先生曾提出:“現代圖書館管理思路應該是‘人—書—人即以讀者和工作人員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其核心是圍繞讀者,重點是要研究讀者,方便讀者和尊重讀者?!彪S著信息資源化和網絡化的發(fā)展,紙質圖書挑戰(zhàn)網絡時代已經來臨。如果圖書館不與時俱進,改變以往“重藏輕用”現狀及傳統服務模式,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挑戰(zhàn)中落伍,因此要應對挑戰(zhàn),贏得市場,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讀者服務工作,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營造最佳閱讀環(huán)境,吸引更多讀者利用圖書館。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加強圖書館基礎設施條件建設
1.1 增加文獻收藏,豐富館藏資源
館藏量是衡量圖書館服務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圖書館要多渠道多方式籌集圖書資源,豐富館藏。圖書館必須具有豐富的紙質圖書、電子圖書、音像和光盤等文獻資料。只有這樣,才能將讀者深深吸引,讓讀者徜徉書海之中,使思想得到洗禮,靈魂得到凈化,精神境界得到升華,他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得到提高。
好的書籍不但可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還可以凈化人的靈魂、陶冶情操??梢哉f,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就是這個人的讀書史。因此,圖書館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要有計劃、按比例地購置各種信息資源。在圖書的選購、訂閱上,要充分考慮到老年讀者、少年兒童、農民工、學生等各類讀者群體閱讀特征和認知水平,在圖書的品種、類型、質量、數量等方面盡可能滿足各類讀者的需求。多種類、多樣化的文獻,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機結合;多樣化的文獻載體,使文獻更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傊?,使資源結構更加合理。圖書館要對所有的文獻資源進行把關,將那些內容不健康、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拒之門外,將那些正規(guī)的、優(yōu)秀的資源引進來,讓讀者從中吸取積極的思想和文化,從中受到感染和啟發(fā)。
1.2 優(yōu)化美化閱讀環(huán)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種生機勃勃、穩(wěn)定和諧、健康向上的環(huán)境氛圍,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眻D書館之所以成為讀者的第二課堂,除了圖書館擁有豐富的資源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圖書館環(huán)境優(yōu)美且充滿文化氣息。無論外部設計,還是室內布局,圖書館都要精致、合理,充分體現出圖書館的文化底蘊。圖書館室內書刊滿架,墻壁上懸掛名人字畫,充滿了濃郁的書香氣息,保持寬敞明亮,清新潔凈。
圖書館要不斷完善館舍內外的建設:館外加強綠化,放置一些雕塑、花卉等裝飾,從外部環(huán)境上吸引讀者;館內藏書的布局要合理,桌椅要整齊,燈光要柔和,色彩要協調,讓人感到溫馨。本著“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宗旨,將兒童閱覽室要安排在寬敞明亮的一樓大廳,在室內安放有綠色植物、花卉、空調,在幼兒閱讀區(qū)鋪設泡沫墊子,擺放有卡通圖案的小沙發(fā);在少兒閱讀區(qū)安放配套的桌椅,四周的墻面張貼著漂亮的卡通圖片、兒童繪畫作品以及激勵讀者的名言警句,以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讓每一位進入閱覽室的讀者都能感受到一種優(yōu)雅、舒適的讀書氛圍。
1.3 加強共享中心及電子閱覽室建設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開始建設,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1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覆蓋率達100%),2867個縣級支中心(覆蓋率達95%),22963個鄉(xiāng)鎮(zhèn)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67%),59.7萬個村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98%),累計為9.6億人次提供了服務。但是基層分中心運行現狀卻并不樂觀,尤其是縣級及以下分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并沒有真正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共建。電子閱覽室建設雖是硬件齊全,但在基層也未有效投入使用。
當前已處在互聯網時代,面對網絡化沖擊,圖書館尤其是基層圖書館應當在上級部門幫助支持下,盡快完善電子閱覽室各項功能,實現數字化資料閱覽、網絡閱覽、信息檢索、遠程信息服務、網絡多樣化服務等。圖書館要依托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優(yōu)秀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實現共建共享,要逐步滿足基層群眾“求知識、求富裕、求健康、求快樂”的需求,實現“時時可看,處處可學,人人可享”,使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真正成為基層群眾的信息中心、學習中心和數字文化中心。
2 轉變服務觀念,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圖書閱讀軟環(huán)境
2.1 切實做好免費開放服務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繼續(xù)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服務性質定位,明確了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服務宗旨,做好免費開放,將大大拉近了群眾與圖書館的距離,方便讀者,提高讀者的到館率,真正實現公益性文化資源的全民共享。
公共圖書館在響應國家號召,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的同時,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在免費開放的服務過程中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模式來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1)免費辦理借閱卡。具體做法就是所有人包括老人、小孩、暫住居民、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都可持有效證件免費辦理一個借閱證,此證可在各個功能部室使用,俗稱一卡通。在辦理此證時免除了工本費、注冊費等相關費用。(2)免費使用電子閱覽室。將電子閱覽室劃分為老年兒童區(qū)、上網查閱學習區(qū)和娛樂區(qū),規(guī)定兒童上網必須有家長陪同,上網閱讀、查閱資料優(yōu)先等措施。(3)開展免費咨詢服務。文獻咨詢服務已成為圖書館現代信息服務工作的核心。圖書館通過自身的文獻優(yōu)勢,通過各種檢索工具,解決了讀者在教學、科研和學習中的各種疑難問題。在咨詢服務中,要做到信息資源開發(fā)的廣泛性,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和一切可能的設備,確??商峁┑男畔⒎秶m當,內容完整,要掌握信息的準確時效性。
公共圖書館向公眾免費開放,是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凸現了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本位”,對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養(yǎng)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2 以真誠細致的服務吸引讀者
轉在“以人為本、讀者第一”的強化服務理念下,唯有真誠細致的服務最能展現服務之本。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有我們想讀者之想,急讀者之所急,事事處處為讀者著想,將服務工作的各項細節(jié)落實到實處并深入到讀者的內心深處,才能吸引讀者,贏得尊重,擴大圖書館社會效益。
真誠服務即用心服務,體現在館員的工作中就是館員用自己的真心去真誠地服務于讀者,用自己的誠意去積極的善對讀者。一切從讀者的利益出發(fā),一切以做好為讀者服務為準繩。細心體現真情,細心展現素質,在為讀者提供服務時館員應做到無微不至,從細節(jié)入手、把服務工作的每個細節(jié)都做到極致,讀者的滿意度源于館員所提供的優(yōu)質服務,而優(yōu)質的服務則源于館員工作的真誠付出,真誠服務是贏得讀者信任的源泉。館員應一切為了讀者,用誠心去感動讀者、用愛心去關愛讀者、用熱心去幫助讀者、用細心去觀察讀者、用耐心去打動讀者。在工作中與讀者之間寬容相待、和睦相處,真誠地給予讀者幫助;服務工作做到位了,不和諧因素消除了,館讀之間的信任與支持就會油然而生,圖書館的工作就會得到讀者的理解與認可。同時,館員通過不定期的服務素養(yǎng)培訓,不斷拓寬工作思路,營造高質量的人文環(huán)境,開展細致周到的特色服務,以此吸引更多的讀者。
3 主動作為,提高圖書館影響力與知名度
3.1 大力開展圖書推介
傳統圖書館的經營模式主要以“重藏輕用”為主,大多數圖書館沒有走出封閉的圈子,主動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意識淡薄。從而導致圖書館收藏文獻的利用率較低,圖書館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為改變當前現狀,必須大力開展圖書推介,一是利用每年一次的圖書服務宣傳周及4.23世界讀書日活動,對圖書館服務功能及藏書情況進行宣傳;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開展多種形式的喜聞樂見的公益活動,諸如邀請專家學者到館內舉辦講座、邀請少年兒童開展讀書活動、進行征文活動等;三是利用圖書館網絡資源為重點讀者群體推送長期或定期的定向式、跟蹤式的專題信息服務;針對讀者的具體要求,快速組織有深度、有廣度的針對性信息資源定期發(fā)送給讀者。
3.2 積極進行館室互借,實現資源共享
當前,我國還沒有改變一地一館的局面,而一地一館將極大限制公共圖書館功能的有效發(fā)揮,是圖書館成為優(yōu)質文化資源、發(fā)揮圖書館滿足和保障人民群眾利用文獻信息需要和權益的根本障礙。為充分發(fā)揮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優(yōu)勢,各級政府還要統籌安排,利用這個公共圖書館這個平臺,與高校圖書館、專業(yè)圖書館,建立“館館合作”機制,同時要加強基層圖書室建設,真正解決廣大群眾讀書用書難問題。只有進行資源整合,開展館館交流,館室互借,才能實現圖書館服務功能最大化。
3.3 加強館員與讀者互動交流
圖書館員應在用戶與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交流、溝通的橋梁。要深入讀者,把圖書館豐富的館藏文獻信息資源介紹給讀者,定期或不定期地為讀者介紹文獻資源的檢索方法,指導他們掌握信息檢索技術的方法,幫助讀者怎么利用網上信息資源,提高讀者發(fā)現信息的意識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信息作用。
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與服務意見就好比一面鏡子,折射出圖書館細節(jié)服務的價值。為了深入了解讀者對信息資源和服務的需求,公共圖書館要重視與讀者的互動。如:定期開展讀者問卷調查,邀請讀者開座談會,通過開展志愿者服務深入了解讀者的意見與需求。志愿者既是圖書館服務的提供者,又是圖書館服務的受益者,能夠從讀者的立場出發(fā)去發(fā)現圖書館服務和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將讀者的訴求及時有效反饋給相關人員,從而使圖書館的工作不斷得到改進和完善。
3.4 抓住機遇爭取主動
十八大提出“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使圖書文化事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公共圖書館應搶抓機遇,趨勢而上。緊緊圍繞各級政府中心工作來開展工作,要有大局觀念,在發(fā)展中主動作為,把創(chuàng)意轉化為思路,把思路轉化為項目,把項目轉化為抓手和資金,讓規(guī)劃一步一步成為現實,建立起圖書館發(fā)展的長效機制;要在服務中爭作為,主動為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服務,在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中爭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和人民群眾的認可;圖書館要充分發(fā)揮工作特色與優(yōu)勢,把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維護好、實現好、發(fā)展好才能做到有位有為,才能使圖書館走向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的軌道上來。
4 結語
公共圖書館是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主陣地,在發(fā)展中要傾力打造閱讀環(huán)境,從加強硬件建設到營造服務軟環(huán)境再到主動作為擴大圖書館品牌影響力,就是要讓更多人民群眾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把圖書館作為人生的第二課堂。栽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公共圖書館在工作中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外樹形象,內強素質,提升資源建設、服務與管理水平,擴大圖書館服務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切實增強圖書館的社會效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徐欣祿.公共圖書館免費服務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4)
[2] 陳穎.淺論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J].圖書情報通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