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揚河
摘 要: 化學是一門對實踐性要求比較高的學科,所以應將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引入課堂,增強化學課堂的實踐性,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其學習積極性會對學習效果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學探究性設計方法,提出了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 初中化學 探究性設計 實驗教學 教學策略
一、引言
化學在初中階段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給予化學以高度的重視。教師要對原有的探究策略進行相應的改變,設計大膽、靈活的探究實驗,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法開展教學,而對于學生而言,其則要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努力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通過二者之間的共同努力,有效增強化學課堂教學效果。
二、初中化學的探究性實驗設計
1.根據(jù)化學原理設計探究實驗
化學是初中學科中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掌握學習的原理和方法。所以教師要采用適當?shù)姆椒ǎ瑢W生的學習活動加以引導。在教學化學這門學科的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接受事物、理解知識的能力都有所差別,倘若教師只是簡單地對理論加以講解,就會有學生無法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或者有的學生即使聽懂了化學原理,也不知道如何運用于實際解題中,這是典型的分析與理解不到位的問題。因此初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化學的有關原理,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實踐性的探究實驗課程,幫助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理解并掌握化學知識。例如教師在授課期間,講解到該化學反應的時候: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設計教學活動:其一,將鎂粉、鹽酸及醋酸作為原料,證明在溫度和壓力都相同的情況下,當上述兩種酸的物質的量相同時,發(fā)生反應所產生的氫氣的體積是相同的。其二,假如出現(xiàn)所收集到的氫氣體積出現(xiàn)不同的狀況,推測出造成氫氣體積不同的主要原因。這樣設計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問題的理解,使他們對化學知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
2.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探究實驗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化學現(xiàn)象,很多人在看到這些化學反應之后,會產生很大的好奇心,都想挖掘隱藏在這些現(xiàn)象背后的原理,初中生更是如此。在實際化學教學活動中,通過觀察實驗的學習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力,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非常有利。此外,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多燃燒現(xiàn)象,學生對此充滿好奇心,都想知道燃燒到底是怎么發(fā)生的。對此,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設計探究實驗活動,與學生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第一,將兩個分別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用鑷子夾起來放在酒精的燈火焰上一段時間。第二,點燃兩支蠟燭,用玻璃杯罩住其中一支,仔細觀察結果。第三,用鑷子分別夾住一根小木條和一小塊煤,放到酒精燈上點燃。通過這一實驗,得出燃燒與下列因素是有關系的:物質的本質決定了其是否可以燃燒;可燃物在燃燒的時候需要氧氣;可燃物要達到一個著火點才會燃燒起來。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探索性實驗設計
在化學實驗中產生奇妙的實驗現(xiàn)象是很常見的,初中生正處于好奇心很重的階段,他們往往會被這些神奇的實驗現(xiàn)象吸引。初中化學教師可以按照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抓住學生的這一好奇心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設計安排一些實驗課程,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到神奇的化學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例如在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邊滴邊振蕩,直到紅色褪去。對于紅色消失的原因,有學生認為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而有學生則認為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使紅色酚酞變成無色的物質。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猜測,設計實驗課程,驗證學生的猜測和想法。
三、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教學策略
1.以學生為探究的主體
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能以教師演示實驗為主,而是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激發(fā)他們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的興趣。此外,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按照學生的特性實施教學,使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散性思維都能得到有效發(fā)揮。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問題,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與假設,并且引導他們自行選擇實驗方法、自主設計實驗步驟,讓學生動手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自主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促使學生提高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
2.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
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是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直接性因素。對此,要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學生的合作者應該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引導學生有效解決問題,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他們對新奇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學生在化學實驗探究活動中會產生許多新奇的想法和觀點,并且不一樣的學生對待同一個問題會持不一樣的看法。出現(xiàn)這種情形,需要教師對他們加以正確的指導與幫助。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倘若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則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很高,思維會更活躍,學習效果也會顯著增強。所以初中化學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及所積累的知識,設計靈活的實驗活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獲得答案,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并促使他們及時地加以改正。教師在設計此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化學課程的信心,從而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化學在初中階段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給予化學學科以高度的重視。新時期,我國政府開展了教育改革,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各類學科的教學方式都發(fā)生了改變。在新課改形勢的要求下,對教學模式也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性設計教學,安排一些課堂問題,開展具有實驗性的探究教學,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又幫助學生快樂地學到更多的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胡世月.如何利用身邊資源開發(fā)趣味物理實驗[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2(12).
[2]葉平.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J].江蘇教育研究,2012(34).
[3]張克龍.化學課堂中挖掘“教學點”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2(25).
[4]卞茂華.淺談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2(08).
[5]吳春峰,高曉瑩.新課程背景下“活動與探究”欄目的使用現(xiàn)狀與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