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勝
根據(jù)我國《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GB/T 19000--2008的規(guī)定,凡工程產品未滿足某個規(guī)定的要求,就稱之為質量不合格;而未滿足與預期或規(guī)定用途有關的要求,稱為質量缺陷;凡是工程質量不合格,必須進行返修、加固或報廢處理,由此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低于規(guī)定限額的稱為質量問題;由于項目參建單位違反工程質量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和工程建設標準,使工程產生結構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質量缺陷,必須進行返修、加固或報廢處理,由此千萬直接經濟損失在規(guī)定限額以上的稱為質量事故。
1.修補處理
當工程的某些部分的質量雖未達到時規(guī)定的規(guī)范、標準或設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經過修補后可以達到要求的質量標準,又不影響使用功能或外觀的要求時,可采取修補處理的方法。例如,某些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xiàn)蜂窩、麻面,經調查分析,該部位經修補處理后,不會影響其使用及外觀對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xiàn)的損傷,如結構受撞擊、局部未振實、凍害、火災、酸類腐蝕、堿骨料反應等,當這些損傷僅僅在結構的表面或局部,不影響其使用和外觀,可進行修補處理。再比如對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在的裂縫,經分析研究后如果不影響結構的安全和使用時,也可采取修補處理。例如,當裂縫寬度不大于02.毫米時,可采用表面密封法師當裂縫寬度大于0.3毫米時,可采用嵌縫密閉法;當裂縫較深時,則應采取灌漿修補的方法。
2.加固處理
主要是針對危及承載力的質量缺陷的處理,通過對缺陷的加固處理,使建筑結構恢復或提高承載力,重新滿足結構安全性及可靠性的要求,使結構能繼續(xù)使用或改作其他用途。例如:對混凝土結構常用加固的方法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角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增設剪力土墻加固法和預應力加固法等。
3.返工處理
當工程質量缺陷經過修補處理后仍不能滿足規(guī)定的質量標準要求,或不具備補救可能性,則必須實行返工處理。例如,某防洪堤壩填筑壓實后,其壓實土的干密度未達到規(guī)定值,經核算將影響土體的穩(wěn)定且不能滿足抗?jié)B能力的要求,須挖除不合格土,重新填筑,進行返工處理意見某公路橋梁工程預應力按規(guī)定張拉系數(shù)為1.3,而實際僅為0.8,屬嚴重的質量缺陷,也無法修補,只能返工處理。再比如某工廠設備基礎的混凝土澆筑時摻入木質素磺酸鈣減水劑,因施工管理不善,摻量多于規(guī)定7倍,導致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80毫米,石子下沉,混凝土結構不均勻,澆筑后5天仍然不凝固硬化,28天混凝土實際強度不到規(guī)定強度的32%,不得不返工重澆。
4.限制使用
當工程質量缺陷按修補方法處理后無法保證達到規(guī)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而又無法返工處理的情況下,不得已進可做出諸如結構卸荷或減荷以及限制使用的決定。
5.不作處理
某些工程質量問題雖然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或標準,但其情況不嚴重,對工程或結構的使用及安全影響很小,經過分析、論證、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和設計單位等認可后可不專門作處理。一般可不作專門處理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不影響結構安全、生產工藝和使用要求的。例如,有的工業(yè)建筑物出現(xiàn)放線定位的偏差,且嚴重超過規(guī)范標準規(guī)定,若要糾正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但經過分析、論證其偏差不影響生產工藝和正常使用,在外觀上也無明顯影響,可不做處理。又如,某些部位的混凝土表面的裂縫,經檢查分析,屬于表面養(yǎng)護不夠的干縮微裂,不影響使用和外觀,也可不做處理。
(2)后道工序可以彌補的質量缺陷。例如,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輕微麻面,可通過后續(xù)的抹灰、刮涂、噴涂等彌補,也可不做處理。再比如,混凝土現(xiàn)澆樓面的平整度偏差達到10毫米,但由于手續(xù)墊層和面層的施工可以彌補,所以也可以不做處理。
(3)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合格的。例如,某檢驗批混凝土試塊強度值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強度不足,但經法定檢測單位對混凝土實體強度進行實際檢測后,其實際強度達到規(guī)范允許和設計要求值時,可不做處理。對檢測未達到要求值,但相差不多,經分析員論證,只要使用前經再次檢測達到設計強度,也可不做處理,但應嚴格控制施工荷載。
(4)出現(xiàn)的質量缺陷,經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例如:某一結構構件截面尺寸不足,或材料強度不足,影響結構承載力,但按實際情況進行復核驗算后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承載力時,可不進行專門處理。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挖掘設計潛力或降低設計的安全系數(shù),應謹慎處理。
6、報廢處理
出現(xiàn)質量事故的工程,通過分析或實踐,采取上述處理方法后仍不能滿足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或標準,則必須予以報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