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悅
摘要:做好質(zhì)量控制是T梁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一項關鍵任務,對于人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具有重要影響意義。本文我們將結合工程實際案例,針對預制 T 梁的施工工藝問題展出分析與論述,并提出相應的質(zhì)量保證措施,以期為今后工程開展提供有力的借鑒。
關鍵詞:T 梁;工程;施工;質(zhì)量
一、工程情況簡述
本文我們選擇的工程案例為某互通跨江主線2 號橋,這一工程全長為1 290.655 m,起訖樁號為 K1 +882.885 ~ K3 + 173.54。橋跨組合及分聯(lián)為:20 m + 4 × 20 m +4 × 20 m + 5 × 20 m +(2 × 20 + 18)m + 7 × 26 m +(18 + 2 × 20)m +6 × 20 m + 5 × 20 m + 5 × 20 m(預制 PC 寬幅空心板)+(20 + 22 +22.58 + 22 + 20)m(現(xiàn)澆 RC 連續(xù)箱梁)+ 3 × 42 m + 3 × 42 m +28 m(預制 PCT 梁);全橋共分為 14 聯(lián),跨段采用 6 × 42 m + 28 m預應力混凝土 T 梁。
二、T梁施工方法
1、鋼筋加工及安裝
(1)每批進場的鋼筋必須附有制造廠的質(zhì)量證明或試驗報告單,再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原材料和焊接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2)鋼筋集中在加工棚內(nèi)加工,嚴格按圖紙施工,加工好后,按鋼筋編號分類存放,并作好標記。
(3)成盤鋼筋利用鋼筋調(diào)直機調(diào)直,其伸長率不超過 2%;鋼筋表面的油漬、漆污和浮鐵銹等清除干凈。
(4)鋼筋加工配料時,先準確計算鋼筋長度,嚴格控制施工下料尺寸,在鋼筋各交叉點處按要求逐點綁扎。
2、波紋管安裝
(1)28 m T 梁中梁采用內(nèi)徑 70 mm 和邊梁采用內(nèi)徑 80 mm 的金屬成型的波紋管;42 m T 梁中梁采用內(nèi)徑90 mm,80 mm 和邊梁采用內(nèi)徑 90 mm 的金屬成型的波紋管。
(2)波紋管定位鋼筋采用
Ⅰ級 10 mm 規(guī)格的事先在鋼筋加工棚集中加工成型,并按編號分類存放,然后隨鋼筋一起綁扎。定位網(wǎng)間距100 cm,嚴格按設計坐標進行安裝。
3、模板施工
(1)預制 28 m,42 m T 梁模板施工。在臺座頂面鋪鋼板作為底模并預留拉桿孔,側模采用定型鋼模板,面板用 6 mm 厚 A3 鋼板,拐角處擠壓成型,外面用槽鋼加肋。模板外側安裝附著式振動器,確保梁體外觀質(zhì)量。模板加工成與橋面設計成 2% 的橫坡。
(2)施工時,模板按試拼編號安裝,兩側模間及側模與底模之間用橡膠條密封。模板間用螺栓連接,底部與頂部以對拉桿將兩側模與底模拉緊,防止變形及漏漿。端頭模板與錨墊板結合面必須嚴密、不漏漿。
(3)在臺座兩側準確標出梁長端線、支座中心線、橫隔板邊線、模板分界線以及側模底部標高線。
(4)用 5 t 龍門吊配合人工安裝模板。立側模時,模板底部用木墊塊支墊,調(diào)好標高后上緊上下拉桿,然后用水平尺檢測側模垂直度,用側模底托螺桿對側模垂直度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好后進一步上緊上下拉桿,打緊墊塊。
(5)模板安裝質(zhì)量要求:a.梁長:± 10 mm;b.寬度:上寬± 10 mm,下寬 + 5 mm,- 0;c.高度:± 5 mm;d.厚度:+ 5 mm,- 0;e.相鄰模板錯臺:≤2 mm。
4、穿鋼絞線
穿鋼絞線:按各束下料長度用切割機切割下料,然后按各束根數(shù)進行編束,并用膠帶紙將其前端纏緊。下料編束完后,在澆灌混凝土前穿鋼絞線,穿鋼絞線時在鋼絞線前端套一個鋼質(zhì)導向筒,導向筒采用 60 mm 鋼管,長度20 cm,其前端加工成半圓球形。穿放鋼絞線時,用力要均勻,不得太猛,以免碰傷波紋管,鋼絞線兩端外露長度要基本相等,以確保鋼絞線在張拉時的作業(yè)長度。
5、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將質(zhì)量合格的混凝土用混凝土拌和車運輸,卸入吊斗,由龍門吊吊起澆筑,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層的方法連續(xù)澆筑。水平分層(每層厚度不準超過30 cm),先下部搗實后再腹板、翼板振搗,澆至接近另一端時改從另一端向相反方向順序下料,在距梁端 3 m ~4 m 處澆筑,一次整體澆筑成型。
(2)混凝土的振搗以插入式振搗器為主,安裝在側模上的附著式振搗器為輔,振搗時要掌握好振動的持續(xù)時間、間隔時間和鋼筋密集區(qū)的振搗,嚴禁振動棒直接振動波紋管,確保預應力管道不受損。
(3)混凝土初凝后將表面抹平、拉毛,用土工布覆蓋,終凝后再灑水養(yǎng)護,灑水頻率以混凝土表面經(jīng)常處于濕潤狀態(tài)為準,連續(xù)養(yǎng)護 7 d。
6、預應力張拉
(1)張拉設備采用同一型號千斤頂、油表、油泵和壓力表。油泵和壓力表一一對應。
(2)兩端千斤頂同時張拉,由專人指揮,油速度緩慢均勻,每增加 5 MPa,揮旗為號,盡量做到同步進行,使升壓速度接近相等。
(3)鋼絞線張拉采用雙控,即以張拉控制應力為主,以伸長量進行校核。
(4)實測伸長值超過理論伸長量的 ± 6%時,應停止張拉,查找原因。
(5)張拉時,梁兩端不得站人,并在梁兩端設置防護設施和警示牌,以確保安全。
(6)張拉時要隨時觀察錨板及鋼絞線錨固情況,若發(fā)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yè),找出原因并處理妥當后才能繼續(xù)作業(yè)。
(7)張拉質(zhì)量偏差要求。a.伸長量(兩端之和):±6%;b.回縮量(兩端之和):6 mm。
7、孔道壓漿
(1)張拉完畢后 24 h 之內(nèi),進行壓漿作業(yè)。
(2)先用清水沖洗孔道,同時檢測孔道是否有堵孔現(xiàn)象,然后用壓縮空氣將孔道中水吹干。
(3)水泥漿的拌制:用一臺200 L 灰漿攪拌機攪拌水泥漿,然后通過濾網(wǎng)將水泥漿傾倒入貯漿桶。水泥漿配合比經(jīng)試配確定。其技術要求如下:a.水灰比:0.4 ~0.45;b.稠度:14 s ~ 18 s;c.泌水性:泌水率最大不得超過 3%,水泥漿攪拌后 3 h 泌水率宜控制在 2%,泌水應在 24 h 之內(nèi)重新全部被漿吸收;d.外加劑:宜采用緩凝早強型減水劑。
(4)壓漿方法。a.安裝壓漿閥,一端連接壓漿泵,另一端連接真空泵,并檢查機械性能及連接處密封性。b.啟動真空泵,使真空度達到 0.06 MPa ~1.0 MPa,并保持穩(wěn)定。c.啟動壓漿泵,進行壓漿,同時真空泵繼續(xù)作業(yè)。d.待抽真空端的空氣濾清器中有濃漿通過時,關閉空氣濾清器前端的閥門,稍后打開排閥,當水泥漿從排閥中順暢流出且其稠度與灌入的漿體相當時,關閉抽真空端所有閥門。e.壓漿泵繼續(xù)工作,當壓力達到0.7 MPa 后,持壓不宜少于 2 min,然后停止壓漿,并關閉壓漿端閥門。f.拆除連接件,經(jīng)清洗后轉入下一個孔作業(yè)。壓漿按先下后上的順序進行,每個孔必須一次性連續(xù)壓漿。
8、封端
壓漿完畢后,綁扎梁端鋼筋,然后安裝封端模板,模板安裝完畢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澆筑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所用水泥必須與 T 梁混凝土所用水泥標號一樣,以保證新、老混凝土結合良好,梁體混凝土與封端混凝土之間的結合面要鑿毛并清洗干凈。
三、質(zhì)量保證措施
1、模板質(zhì)量保證
模板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加工。再由鋼結構加工廠運抵梁廠后進行清點和尺寸復核,然后在臺座上進行預拼,觀察模板間接縫是否平順,拉桿孔、螺栓孔是否正確等,并進行調(diào)整,直至符合標準為止。
2、鋼筋質(zhì)量保證。嚴格按圖紙施工。專人負責鋼筋墊塊(保護層)安制,要確保規(guī)格準確,墊塊的安放要疏密均勻,可靠地起到保護作用。預應力方面必須做到定位正確,在發(fā)生普通鋼筋與預應筋沖突時,適當移動普通鋼筋,以保證預應力筋的位置正確。
3.混凝土的質(zhì)量保證
嚴格按配合比執(zhí)行。派專人(質(zhì)檢人員)到拌和站監(jiān)督檢查配合比執(zhí)行情況,原材料、坍落度、試件取樣、稱量衡器檢查校準以及拌和時間是否相符?;炷吝\抵現(xiàn)場后,必須經(jīng)過坍落度試驗,符合要求后才能澆筑,混凝土澆筑作業(yè)要連續(xù)進行。
4.保證施工中的資料完整齊全。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保存、歸檔工作,保證文件資料控制的有效性和追溯性,以保證工程施工質(zhì)量,確保工程竣工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盡管橋梁工程 T 梁預制施工工藝在我國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中已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工藝,但其施工質(zhì)量的控制,仍是橋梁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關鍵任務,它的質(zhì)量好壞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關乎著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要注重施工質(zhì)量控制的每一個細節(jié),將質(zhì)量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蔡宏亮. 遼河特大橋40m T梁質(zhì)量控制簡述[J]. 北方交通,2011,01:42-43.
[2]雷新斌. T梁質(zhì)量事故與外加劑的關系分析及預防[J]. 公路與汽運,2012,04:224-226.
[3]石春華. 淺談后張法預應力T梁質(zhì)量的控制[J]. 北方交通,2008,0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