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林 周穎潔
(1.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2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是人教版物理選修3-2第5章“交變電流”中第3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是形成對電感和電容的4句話認識,即“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頻,阻高頻”、“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進而到達應用層次,一直是本節(jié)課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果能有比較好的實驗鋪墊,在實驗現(xiàn)象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歸納,無疑是非常理想的一種教學方式.下面就結合這節(jié)課的若干實驗設計,對以實驗為主的教學方式做初步的探討.
演示實驗1.電感對直流、交變電流的影響.
實驗目的:(1)比較直流和交流電壓相同時,小燈泡的亮暗情況.(2)比較有無電感時,小燈泡的亮暗情況.
實驗儀器:4V直流電源;4V交流電源;小燈泡(3.8V,0.3A);電感器(帶閉合鐵芯的線圈);開關兩只;導線若干.
圖1
實驗電路:如圖1所示.
實驗現(xiàn)象:加直流電時,有、無電感情況下,小燈泡亮度幾乎不變;加交變電流時,無電感情況下小燈泡亮,有電感情況下小燈泡很暗.
總結規(guī)律:(1)電感對恒定電流的阻礙作用??;(2)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大.
演示實驗2.電容對直流、交變電流的影響.
實驗目的:(1)比較直流和交流電壓相同時,小燈泡的亮暗情況.(2)比較有無電容時,小燈泡的亮暗情況.
圖2
實驗儀器:4V直流電源;4V交流電源;小燈泡(3.8V,0.5A);電容器(470μF);開關;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如圖2所示.
實驗現(xiàn)象:加直流電時,有電容情況下燈泡不亮,無電容情況下燈泡亮;加交變電流時,無電容情況下燈泡亮,有電容情況下燈泡較暗.
總結規(guī)律:(1)直流電不能夠通過電容(隔直流);(2)交變電流能“通過”電容;(3)電容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直流、交變電流的比較,回顧復習電感和電容在直流電中的作用,初步認識電感和電容在交流電路中的阻礙作用.為接下來討論兩者在交流電路中的作用進行鋪墊.
分組實驗1.電感大小對燈泡亮暗程度的影響.
實驗目的:探究電感大小對交變電流的阻礙能力.
實驗儀器:4V交流電源;小燈泡(3.8V,0.3A);開關;電感器(帶閉合鐵芯可變匝數(shù)的線圈);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如圖3所示.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見表1.
圖3
表1
分組實驗2.電容大小對燈泡亮暗程度的影響.
實驗目的:探究電容大小對交變電流的阻礙能力.
實驗儀器:4V交流電源;小燈泡(3.8V,0.3A);開關;電容器(470μF、1000μF各1個);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如圖4所示.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見表2.
圖4
表2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實驗,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探究電感、電容大小對阻礙交變電流通過能力的影響.在表格中多列一項其他影響因素的猜想,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所學知識,進一步思考,提升思維品質.
演示實驗3.交變電流頻率高低對燈泡亮暗程度的影響.
實驗目的:探究頻率對電感和電容阻礙交變電流能力的影響.
實驗儀器:信號發(fā)生器(輸出電壓可調、頻率可調的正弦交變電流);小燈泡(3.8V,0.3A);開關;電感器(無鐵芯線圈);電容器(1000μF);導線若干.
實驗電路:同圖3、圖4.
實驗現(xiàn)象:(1)對于電感,頻率高時燈泡暗,頻率低時燈泡亮;(2)對于電容,頻率高時燈泡亮,頻率低時燈泡稍暗.
總結規(guī)律:(1)頻率越高,電感的阻礙作用越強,電容的阻礙作用越弱;頻率越低,電感的阻礙作用越弱,電容的阻礙作用越強.
(2)大量的實驗和數(shù)學推導表明,可用以下2個式子反映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阻礙能力的大小,分別稱之為“感抗”和“容抗”.
設計意圖:由于儀器條件的限制,改變交變電流頻率的實驗只能由教師進行演示.感抗和容抗的表達式是課本沒有給出的,但筆者認為有了這2個表達式可以從理論上更好地支持實驗現(xiàn)象,并為應用規(guī)律分析問題做好理論支撐.
演示實驗4.對比兩種電感在交變電流頻率高低情況下的燈泡亮暗.
實驗目的:實驗與理論相結合,得出電感器的作用.
圖5
實驗儀器:信號發(fā)生器(輸出電壓可調、頻率可調的正弦交變電流);小燈泡2只(3.8V,0.3A);開關;導線若干;電感器L1(無鐵芯匝數(shù)少線圈,電感較??;電感器L2(有閉合鐵芯匝數(shù)多線圈,電感較大).
實驗電路:如圖5所示.
實驗現(xiàn)象:見表3.
表3
實驗結論:電感器的兩類作用為“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頻,阻高頻”.
圖6
演示實驗5.對比兩種電容在交變電流頻率高低情況下的燈泡亮暗.
實驗目的:實驗與理論相結合,得出電容器的作用.
實驗儀器:信號發(fā)生器(輸出電壓可調、頻率可調的正弦交變電流);小燈泡2只(3.8V,0.3A);開關;導線若干;電容器C1(3300μF);電容器C2(4.7μF)
實驗電路:如圖6所示.
實驗現(xiàn)象:見表4.
表4
實驗結論:電容器的兩類作用為“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
設計意圖:上面4句話結論雖然可以根據理論公式進行分析得出,但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借助于這兩個對比實驗,可以很清晰地通過實驗現(xiàn)象,結合理論公式進行理解.低頻扼流圈、高頻扼流圈、高頻旁路電容的概念就能很自然地讓學生接受.
問題:當上一級同時輸入高頻、低頻兩種信號,要使下一級僅輸出高頻或低頻信號,應該在電路上加怎樣的電容或電感實現(xiàn)效果.試完成圖7空白區(qū)域的電路設計.
圖7
解決步驟1:結合理論,提出以下解決方案.如圖8、9、10所示.
圖8
圖9
圖10
解決步驟2:設計實驗,檢驗方案是否可行.
(1)相關設備:電腦(音頻信號);功放(放大音頻信號);音箱(播放音頻信號);電感(無鐵芯小線圈);電容(4.7μF,2200μF各1個);導線若干.
(2)電路結構:如圖11所示.
(3)實驗現(xiàn)象:通過在輸出端之前加3種過濾電路(如圖8、9、10中虛線框中所示),與未經處理的音頻信號相比較,能夠清晰地聽出高頻或低頻信號被過濾后的效果.
圖11
設計意圖:以設計性實驗的方式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將本節(jié)課的難度提升到超過教學要求的層次.但正是通過具體實例進行演示,真正體現(xiàn)了物理學規(guī)律的重要價值之一——推動科技的發(fā)展.因此,筆者認為該實驗的成功設計與演示是本節(jié)課的精華所在.
以上4部分實驗設計圍繞著電感和電容在電路中的影響展開,通過大量實驗現(xiàn)象的對比,有效地化解了知識理解中的難點,使得規(guī)律易于接受和掌握.與此同時,通過設計性實驗,將理論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思維水平,達到了三維目標的要求.
1 曹會,張飛.巧設實驗主線凸顯學科教學的“物理味”——“探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展示課回眸[J].物理教師,2013(2):3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