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林 琴 陳遠平 王粵湘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南寧 53002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 c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系統(tǒng)常見疾病之一。由于長期反復住院、死亡率及致殘率的增加,患者多會出現不良的心理情緒,抑郁和焦慮障礙發(fā)生率高達31%~77%[1]?;颊呓箲]抑郁情緒不但明顯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2-3],還給患者、家庭及社會經濟和生活上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研究在中醫(yī)五志相勝療法理論指導下,采用五志護理方法對CHF患者進行護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12月~2013年10月在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的CHF患者86例,其中,男49 例,女 37 例,年齡 35~76 歲,平均(67.3±10.2)歲。CHF診斷采用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臨床醫(yī)學教材內科學所定標準,包括慢性左心衰、慢性右心衰、慢性全心衰。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心功能分級(NYHA)在Ⅱ~Ⅲ級;③取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心衰癥狀出現時間小于1周;②意識障礙、智力低下、聽力障礙、語言交流障礙;③有精神病史;④不愿意配合者。將8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五志護理組,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35~69歲,平均(60.6±6.7)歲;病程 2~3.2 年,平均(1.8±0.5)年。 五志護理組男 24 例,女 20 例;年齡 43~76 歲,平均(62.6±5.5)歲,病程 3~3.5年,平均(2.0±0.6)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1 病例選擇 選擇符合研究納入標準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采用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Zung抑郁自評量表 (SDS)[4]、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24項,HAMD)[5]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6]調查、評估抑郁狀態(tài)和生存質量。調查、評估前,首先先對評估員進行培訓,合格后再對患者進行調查、評估工作。其次,說明情況,征求患者同意。最后,對符合診斷標準的住院病例進行統(tǒng)一調查評估,然后,選擇有效問卷的病例進行研究。本次共發(fā)放問卷調查、評估表150份,回收150份,問卷回收率100%。剔除無效問卷64份,選出有效問卷86份,為此,將86例患者列入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42例和五志護理組44例。
1.2.2 護理 兩組患者均采取內科常規(guī)護理,主要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藥物知識、飲食知識、休息活動原則、自我監(jiān)測及護理方面宣教,出院時進行全面的出院指導。五志護理組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的情志表現加用五志護理,具體措施:①加強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所思所想,幫助患者每天以積極的心態(tài)努力回想使自己開心的事情,淡忘不愉快的事情,逐步忘掉負性事件帶來的不良印象和影響,樹立堅強的信心,正確對待疾病,逐漸緩解抑郁癥狀。②積極查找、分析患者抑郁產生的原因,為患者制訂個體化的護理計劃,指導患者閱讀一些與疾病知識相關的宣傳資料和科普讀物,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戶外運動、社交活動和家務工作,幫助患者找出適合自我護理、自我保健的方式方法,提高自我生活能力,消除引起抑郁的原因。③認真閱讀中醫(yī)關于五志的理論,熟練運用于患者護理中,重點根據五志護理中情志相勝法以怒勝思,以喜勝憂,以悲勝怒,以思勝恐原理,教會患者移情易性,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抵御抑郁情緒的影響。④注意組織相同患者交流會,引導患者相互交流疾病療養(yǎng)方面積極有效的經驗體會,達到互相鼓勵、互相支持,減少抑郁情緒的發(fā)生。⑤注重社會支持的積極作用,有效協調好患者與家屬、社會等方面的關系,避免導致患者抑郁等不良心理刺激的負面因素,從而增強患者與家屬對疾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促進疾病的穩(wěn)定和良性發(fā)展,改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
1.2.3 評定方法及標準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以3周為1個療程。入院時和實施護理3周后對兩組患者的抑郁和生存質量SDS、HAMD和QOL-BREF進行評分并作比較。評判標準為:SDS:將調查問卷積分乘以1.25,分別得出問卷總積分,積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HAMD:總分越高,病情也越重;QOL-BREF:得分越高,則生存質量越好。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3.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抑郁狀態(tài)方面,護理前兩組患者SDS、HAMD評分結果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護理后各指標評分均有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生活質量方面,五志護理組3周后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方面得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環(huán)境領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 1。
CHF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隨著疾病的不斷發(fā)展,慢性心衰患者的生理功能將逐漸下降,體力勞動、社會活動和自理能力也隨之受到限制,生活依賴性逐漸增強;身體抵抗力也減弱,當遇到感染、勞累、情緒激動等因素時,比較容易誘發(fā)心衰的急性發(fā)作,導致患者需要反復入院治療,從而使醫(yī)療費用不斷增加,既增加了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經濟負擔,也造成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雙重負擔,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容易發(fā)生情緒低落等不良心理癥狀[7]。抑郁作為不良心理癥狀之一,是CHF的常見合并癥,既嚴重影響CHF患者的生活質量,又是CHF預后不良的獨立預測指標之一[8]。研究表明,CHF患者的焦慮和抑郁障礙的發(fā)生率較一般人群顯著升高,在CHF患者的發(fā)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及生活質量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9],而且女性、文化程度較低、農村患者、心功能較差者更易發(fā)生[10]。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預防和緩解CHF患者的抑郁情緒,以提高治療效果和改善其生活質量。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HAMD、生存質量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HAMD、生存質量比較(分,±s)
注:t1、P1為護理前組間比較值,t2、P2為護理后組間比較值;SDS:Zung抑郁自評量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QOL-BREF: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
組別 例數 SDS HAMD 生存質量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社會關系領域 環(huán)境領域五志護理組44對照組42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t1值P1值t2值P2值40.6±3.8 28.4±4.7 13.3455<0.05 41.5±4.7 36.5±4.5 5.009<0.05 1.0439>0.05 8.1464<0.05 24.2±5.3 11.4±6.2 10.3607<0.05 25.5±5.1 17.5±5.9 6.6065<0.05 1.1581>0.05 4.6620<0.05 55.2±5.1 67.2±7.7 8.6185<0.05 57.2±8.3 64.3±7.1 4.2127<0.05 1.3532>0.05 2.4387<0.05 64.2±8.5 70.8±5.3 4.3745<0.05 63.1±8.6 66.2±6.3 2.3347<0.05 0.5965>0.05 3.6704<0.05 47.5±8.2 55.2±6.6 4.8523<0.05 48.6±8.0 52.3±6.1 2.3835<0.05 0.6293>0.05 2.1134<0.05 56.5±6.1 59.6±6.2 2.3642<0.05 56.2±6.2 58.5±7.3 1.5563>0.05 0.2262>0.05 0.7544>0.05
中醫(yī)歷來重視對患者的情志護理。中醫(yī)認為情志能夠致病,也能用來治病。這也是中醫(yī)五志相勝療法理論基礎?!拔逯尽钡奶岢鲈从凇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罚鋵嵸|是把七情按照五行學說的原理與五臟相配屬,認為喜、怒、思、憂、恐為五志,指出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靈樞·平人絕骨》曰:“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北砻髑橹臼俏迮K固有的功能活動,當五臟精血充足、功能協調,情志活動才能和諧正常。反之,情志活動和諧正常的情況下,也能有效維護五臟正常的功能活動,使精血充足,邪不可干。因此,無論是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或是患有疾病人群,中醫(yī)強調都要重視對情志調理,尤其是要認識到,重視疾病中的情志護理是促進疾病康復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五志護理是根據五志相勝療法理論而對CHF采取的一系列護理措施,通過運用一定的量表對CHF患者進行深入的調查,在充分了解并分析CHF患者抑郁產生原因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五志護理措施幫助CHF患者調整心態(tài),消除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保持協調平和的情緒,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維系良好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從而使CHF患者能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改善了生活質量。本研究發(fā)現,五志護理組后CHF患者的抑郁量表評定得分比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生存量表WHOQOLBREF的評定得分除環(huán)境領域外,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積極運用五志護理可以幫助CHF患者明顯改善抑郁的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CHF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健康水平,對促進CHF患者病情的穩(wěn)定和康復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心是情志思維的主宰?!靶臑榕K腑之主,而總統(tǒng)魂魄,并賅意志。故憂動于心則肺應,思動于心則脾應,怒動于心則肝應,恐動于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11]?!蔽覈t(yī)學前輩對心與情志的研究提示,當心的功能發(fā)生異常時,不但會出現軀體的癥狀,還可能出現一些異常情志,反過來,異常的情志出現,不但會出現軀體的異常行為及癥狀,還可能損傷心神而致病或使原有心功能疾病復發(fā)或加重,《素問·調經論》“心藏神,神有余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靈樞·本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鹅`樞·百病始生》“憂思傷心”,《素問·舉痛論》“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愁憂恐懼則傷心”等眾多有關論述給予了有力的證實,張景岳也認為“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fā)”。由此可見,CHF患者的心理情志護理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有著重要地位。本研究注重運用五志護理來緩解患者不良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通過對CHF患者運用五志護理前后抑郁評分和生活質量的比較研究,充分顯示了“為患者提供五志護理服務,堅持全面圍繞以患者為中心”,不僅僅關注患者疾病的焦點,還關注并幫助患者減少不良因素的影響,盡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減少心神的進一步損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促進慢性心力衰竭并抑郁患者康復的一種經濟、簡便、安全、有效的療法,值得進一步深入的研究與推廣。
[1]鄭安琳.心衰伴抑郁患者的診斷和治療[N].中國醫(yī)學論壇報,2009-06-11.
[2]程貴霞,馬新榮,吳海燕,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的危險因素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2,33(6):690-692.
[3]張道良,張健,高曉津,等.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癥狀及其相關因素[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09,24(5):348-351.
[4]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13(z):194-196.
[5]張明圓.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54-160.
[6]方積乾.生存質量測定方法及應用[M].北京: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113-143.
[7]Juenger J,Sehellberg D,Kraemer S,et al.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Heart,2002,87(3):235-241.
[8]Luyster FS,Hughes JW,Gunstad J.DePression and anxicty symptoms are assoeiated with redueed dietary adherenee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J].J Cardiovase Nurs,2009,24(1):10-17.
[9]蔣麗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心理干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11):829-832.
[10]趙榮誠,于靖,王鋼,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2,14(9):1519-1521.
[11]明·張介賓.類經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