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蘊琦
摘 要:對中小學生加強健康教育已經受到廣泛的關注,從《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身心健康和安全教育內容,到《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將健康教育作為一大系列內容,再到《中小學生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和內容體系等,都說明健康教育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面臨專業(yè)師資缺乏、課程開設不足、教材缺乏等諸多困境。對體育課堂教學如何有效與健康教育整合進行了研究,并從內容確定、目標設置、教育方式選擇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
關 鍵 詞:學校體育;健康教育;體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4)05-0091-03
Dilemma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strategi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ntegration
YOU Yun-q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Xinxiang Institute,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 It has caught extensive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emphasiz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education contents, to the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listing health education as a major series of contents, and to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Outline putting forward specific objectives and content system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so on, all of these indicate that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However,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s facing many dilemmas, such as the lack of specialized teachers, insufficient course opening, textbook shortage etc. The author studied how to integrat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health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measures in term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bjective setup, education manner selection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抓好體育工作?!盵1]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fā)[2007]7號)中,對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積極開展疾病預防、科學營養(yǎng)、衛(wèi)生安全、禁毒控煙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證必要的健康教育時間。根據新時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盵2]說明健康教育工作已經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而且,《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計劃綱要(2005—2010年)》中明確提出:至2010年,中、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90%、80%;中、小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70%、60%[3]。由此可以看出,調整教育手段,拓寬教育途徑,對城鄉(xiāng)中小學生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健康習慣的培養(yǎng)十分迫切。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3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4]。其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
自第8次新課改以來,關于健康教育的提法和做法大家并不陌生,理論研究者對健康教育相關問題的研究日益增多,健康教育的實踐也在不斷摸索之中[5-10]。截至目前,中小學校的健康教育存在課時安排不穩(wěn)定、內容選擇與安全教育區(qū)分不清等現象。這些與中小學校對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有關,同時,健康教育教材的缺乏也是影響健康教育開展的主要因素。基于當前我國學校教育將健康教育作為一門學科所面臨的課時不足和專職教師缺乏的現實問題,將健康教育與體育教育有機整合十分必要。通過走訪了解到,教育部正在組織相關專家為廣大體育教師編寫健康教育教材,但該如何與體育課程整合,是一急需探討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分析目前健康教育面臨的主要困難,探索體育與健康教育整合的有效方式,為教育綜合改革和健康教育的順利實施提供參考。endprint
1 健康教育面臨的困境
1.1 專業(yè)師資的缺乏
目前,健康教育在學校的開展還很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專業(yè)師資的缺乏。部分有校醫(yī)的學校,采取的是不定期地由校醫(yī)開展健康講座;沒有校醫(yī)的學校,有的是在下雨等不良天氣時,由體育教師在室內為學生講授健康知識;有的學校,既不是校醫(yī)講,也不是體育教師教,而是僅僅靠宣傳欄宣傳一些健康知識。無論上述的哪一種方法,都是不系統(tǒng)的、不規(guī)范的健康教育,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健康教育師資是能否順利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引進健康教育師資或對現有在校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十分必要。
1.2 專門課程開設不足
健康教育,需要開設專門課程的保障,盡管過去的體育課已經更名為體育與健康課,但是,體育與健康課并非是體育加上健康教育,而是體育為健康,即體育能夠有效促進健康,體育與健康課實質上還是體育課。因此,假如有條件的話,開設專門的健康教育課程十分必要。自高中體育新課改以來,試圖將健康教育與體育課程相融合,并在高中體育課程改革將健康教育作為一大系列內容要求傳授,但是,多數高中都未能確保足夠的課時傳授健康教育的系列內容。經訪談得知,部分學校的做法是將健康教育系列的內容在高中一、二年級每個學期分配1~2個課時;部分學校是利用陰雨天氣的體育課隨機開展健康教育;仍有不少學校很難看到有健康教育課時的分配。
1.3 教材的缺乏
中小學健康教育教材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主要因素。盡管教育部編寫了《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但是缺乏相應的教材。校醫(yī)的講座隨季節(jié)變化而不同;體育教師在陰雨天氣多數是從《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找到對應水平段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學習方面與健康有關的內容,或者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選擇課標以外的內容。缺乏專門的具有一定邏輯層次的健康教育教材,就很難開展系統(tǒng)化且具有一定層級性的健康教育,自然也就會影響中小學生的健康意識和習慣的形成。
2 健康教育與體育課堂教學整合的有效措施
2.1 健康教育與體育課程的師資整合
在健康教育師資缺乏、課程教材體系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將健康教育與體育課程有機整合不僅必要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健康第一”在體育課程具體落實的重要性;其次,體育新課程改革將體育課程更名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并提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樹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以后,中小學體育教師已經充分認識到體育與健康的必然聯系。第三,體育教師在從教之前的專業(yè)學習期間,大都學習過運動解剖、運動生理、運動醫(yī)學等相關課程,教學中對運動性疾病和運動損傷預防等有一定的知識、技能積累。第四,近幾年國家十分重視對體育教師培訓,假如在國培計劃中,能夠適當增加健康教育的培訓,體育教師擔當健康教育的能力就能夠有所提高。因此,健康教育工作由體育教師擔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2 依據《綱要》和《課標》確定健康教育內容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從水平1至水平5,各水平段都按照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fā)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等5個維度列舉了需要傳授的基本內容,如水平1“疾病預防”的基本內容是接種疫苗可以預防一些傳染?。凰?的基本內容有“營養(yǎng)不良、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與預防”等;水平3有“貧血對健康的危害與預防”等;水平四有“乙型腦炎的預防”等;水平五有“艾滋病的預防知識和方法”等[11]。不同的水平段健康教育內容在難度上和范圍上都有所不同,按照不同年齡段學生需要掌握的健康行為方式和身心發(fā)展有關的健康知識點,《綱要》都已一一列舉。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也分別在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部分分別提出要向各水平段學生傳授的健康知識點。如在每個水平段的運動技能部分,提出了“增強安全意識和能力”,并要求掌握與各水平段學生年齡特點相對應的安全知識與方法;在身體健康部分,分別從“掌握基本保健知識和方法”、“塑造良好體形和身體姿態(tài)”、“全面發(fā)展體能與健身能力”、“提高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掌握的身體健康知識和行為方式;在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部分,分別從“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掌握和形成的心理健康知識和能力。如水平一在身體健康方面提出的健康教育知識有“初步了解飲食、用眼、口腔衛(wèi)生等個人衛(wèi)生常識”等內容;水平二有“了解近視眼預防、食品衛(wèi)生、主要營養(yǎng)素的作用等有關知識”等;水平三有“了解一些疾病預防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等;水平四有“了解營養(yǎng)、睡眠、吸煙、飲酒等與健康的關系”等[12]。
體育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依據《綱要》、《課標》中提出的健康教育內容,靈活選擇并將其整合在體育課堂教學某環(huán)節(jié)之中,達到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的雙重目的。
2.3 健康教育目標可以與體育教學目標整合
開展任何教育工作都需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且,需要有可視化的目標設置。健康教育與體育課堂教學相整合,其健康教育目標就可以與體育教學目標整合在一起,分別顯示在三維目標體系之中。假如體育教學目標從知識技能掌握目標、體能素質鍛煉目標、情感品德培養(yǎng)目標3個維度設置,從《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對各水平段健康教育目標來看,無論是健康知識掌握目標,還是健康行為與習慣培養(yǎng)目標,都能夠與體育教學對應的目標維度整合起來。如《綱要》中在青春期教育方面,對水平3提出的諸多目標要求中,有“了解青春期生理發(fā)育基本知識,初步掌握相關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水平4中有“了解青春期心理變化特點,學會保持愉快情緒和增進心理健康;進一步了解青春期發(fā)育的基本知識,掌握青春期衛(wèi)生保健知識和青春期常見生理問題的預防和處理方法”。這些目標要求都分別可以與《課標》中兩個水平段知識與技能目標維度整合并體現。endprint
2.4 健康教育方式可以采取與體育課多元化整合
健康教育如若與體育課程共同達成教育目標,其采取的教育方式較為多元。既可在室內體育理論課中獨立完成健康教育,也可在室外體育實踐課中插入關聯度不強的健康教育內容,如疾病預防;還可以在室外體育實踐課中融入關聯度較高的健康教育內容,如某項運動的常見損傷預防。整合方式的選擇,既需要考慮健康教育的內容與體育教學內容的匹配程度,也需要考慮天氣與氣候條件,更需要考慮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健康教育方式的靈活把握,不僅能夠全方位將健康知識融入體育課之中,實現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而且,還能夠消除健康教育內容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更能夠彌補健康教育師資的不足,從而增強體育教師綜合對體育與健康的把握能力,有利于其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EB/OL]. http://xcb.tjtc.edu.cn/old/
Contentdetail.asp?content_class=38&id=2542.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07-05/24/content_6148322.htm.
[3] 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EB/OL]. http://www.med66.com/html/ziliao/07/
63/78db6952eaob573538dc979d3c26030.htm.
[4] 健康教育[EB/OL]. http://baike.baidu.com/ subview/
100674/11095129.htm.
[5] 田應芳. 農村中小學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體育學刊,2002,9(5):118-120.
[6] 王慧麗. 高中學生的健康教育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J]. 體育學刊,2003,10(1):95-97.
[7] 張芯,余小鳴. 學校健康教育實踐與理論[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1.
[8] 肖燕云. 學校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及效果評價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12.
[9] 劉海濤. 對生物學課程在學校健康教育中地位的反思[J]. 生物學通報,2006,41(6):36-38.
[10] 沈建華,盧伯春,鄭家鯤,等. 體育課程作為學校健康教育主要載體的思考[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5(4):74-76.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M]. 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