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
小白和小崔,是電視觀眾對白巖松、崔永元的親切稱呼。20年來,他們一個主持真人脫口秀,一個主持新聞評論;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嚴肅深刻。但誰曾想,這兩個看上去性格迥異的著名主持人,其實從大學時代開始,就是一對不折不扣的損友;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如今兩人年近五十,仍然見面就擠對死嗑,儼然一對長不大的老男孩……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崔永元和白巖松同時就讀于北京廣播學院(現(xiàn)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崔永元比白巖松高兩屆。兩人都喜歡踢足球,白巖松剛剛加入系足球隊時,崔永元已是球隊主力了。幾場比賽踢下來,兩人有些惺惺相惜。一來二去,兩人就稱兄道弟起來。
兩人不僅在球場上配合默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是一對出了名的校園浪子。有次上課,崔永元坐在窗邊,白巖松溜到窗外小聲招呼他去踢球。崔永元決定分兩步溜走:第一步把書包從窗戶扔出去,第二步趁老師在黑板寫字時跳出窗臺。結(jié)果,扔出去的書包正好砸在窗外的白巖松頭上。白巖松“哎喲”一聲,老師一回頭,正好看到崔永元騎在窗臺上,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一臉尷尬。結(jié)果兩人當然逃課未遂,還分別寫了檢討書。
這樁軼事在中國傳媒大學流傳至今,據(jù)說兩人的檢討書現(xiàn)在已成為新聞系的“鎮(zhèn)系之寶”。
這對“狐朋狗友”聲名在外,讀書時讓老師頭疼,畢業(yè)后讓領導嘆氣。1987年,崔永元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部工作。巧合的是,兩年后白巖松也被分配到這里。
入職第一天,崔永元帶領他四處參觀:“這是總編室,那是錄音室……”崔永元儼然一副資深員工的風范,讓職場新丁白巖松好生崇拜。
“喂,你們干什么?”兩人正在暢想事業(yè)的美好未來,忽然身后傳來一威嚴聲音,一個中年人嚴肅地說:“北廣的系主任給我打過招呼,你倆碰一起就沒好事。聽好了,以后不許勾肩搭背,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白巖松小聲問崔永元:“這牛哄哄的老頭是誰?”崔永元趕緊把白巖松腦袋按下去鞠了個躬:“老實點,這是咱們新聞部主任!”
被主任這么一攪和,崔永元苦心樹立的光輝形象算是破碎了。原來在新聞部,崔永元是個讓領導又愛又恨的角色:愛的是他能力出色,每次新聞反響最好;恨的是這家伙特立獨行,經(jīng)常為了選題跟上司爭得面紅脖子粗。
白巖松來到新聞部后,立刻成了崔永元的小跟班,每次崔永元有了什么標新立異的選題,白巖松就為他搖旗吶喊。主任常常被這哥倆弄得哭笑不得,“北廣那邊果然沒說錯,咱這有了一個活寶還不夠,又來一個!”不過,也正是在崔永元的帶領下,白巖松很快進入角色,做的新聞越來越好,在同期入職的年輕人中脫穎而出。
除了在工作上互相扶持,崔永元還給白巖松的愛情來了一次完美“助攻”。1990年8月末的一個傍晚,崔永元和白巖松一起下班,突然,白巖松被不遠處的一幅畫面吸引了:一個身穿長裙的女孩沿著林蔭道,裊裊婷婷地迎面走來。白巖松一把抓住崔永元,“那女孩是誰?”崔永元露出壞笑,“咱‘臺花,經(jīng)濟部編輯朱宏鈞。臭小子,眼光不錯呀!”
朱宏鈞不僅長得漂亮,還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在眾多追求者中,白巖松毫不出眾,這令他十分氣餒。崔永元鼓勵他:“等著,哥給你創(chuàng)造機會?!?/p>
1990年9月下旬,舉世矚目的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電臺集合了多部門開專題會議。會上宣讀了亞運會直播名單,由各部門的精英組成,崔永元、朱宏鈞都在其中。
誰知,名單宣布之后,崔永元說:“巖松腦子靈、反應快,做直播比我合適?!彼腥舜蟮坨R,領導將信將疑:“你確定?這可是難得的機會?!薄拔掖_定!”崔永元肯定地說。
白巖松十分感動,他知道,直播工作組要在亞運會場連吃帶住工作七天,崔永元這是犧牲自己,為他和朱宏鈞制造機會。七天后,白巖松不僅出色地完成直播,且憑借自己的才華引起了朱宏鈞的注意。亞運會結(jié)束后,兩人關系發(fā)展迅速。
1992年,白巖松和朱宏鈞走進婚姻的殿堂?;槎Y上,白巖松還特地對崔永元發(fā)表了一通感謝致辭,崔永元回應說:“幸虧你小子追女孩有一手,要不然,我這炮灰死不瞑目!”
說起來也怪,小崔和小白這兩人,不僅在性格志趣上相近,事業(yè)軌道也是同時轉(zhuǎn)彎,而轉(zhuǎn)彎的方向都是一樣的。
1993年5月,中央電視臺創(chuàng)辦新欄目,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東方時空》。節(jié)目制片人名叫時間,是崔永元的大學舍友,崔永元被他拉過來幫忙做策劃。欄目初創(chuàng)時人手緊張,崔永元干脆把白巖松也推薦過來。就這樣,兩人同時走上了電視這條“不歸路”。
《東方時空》頭幾期播出后,時間對主持人很不滿意,他想要有思想、有見地的主持人來掌握節(jié)奏,而不是只會念稿的“人肉喇叭”。
正好這時,白巖松撞進,為選題跟他爭執(zhí)。“你們還好意思做這樣的節(jié)目,要是我早就跳樓了!”看著白巖松義憤填膺模樣,時間靈機一動:“那主持人就你上吧!”
白巖松百般推托。當時他的工作關系還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東方時空》算是兼職,電臺領導知道自己“接私活”,那咋好?
崔永元給他吃了定心丸?!稏|方時空》當時播出時間是早上8點,小崔說:“你見過有人早上8點看電視嗎?沒有。等電臺那邊發(fā)現(xiàn),估計半年后了,到時再說。就算被領導罵,還有我呢?!卑讕r松想“反正有崔永元墊背”,就這么上了主播臺。
白巖松主持的《東方時空》反響不錯,時間很快又有了新想法:創(chuàng)辦一個以主持人為核心競爭力的談話節(jié)目,也就是后來的《實話實說》。他問崔永元:“像小白這樣的,能再推薦個嗎?”崔永元無奈:“沒了,就剩下我了?!?/p>
時間把崔永元狠狠打量了一番:雖然嘴歪眼斜,但這腦瓜、這嘴皮,絕對不輸小白!
崔永元對自己當主持人并不自信,這回輪到白巖松來安慰:“我說話還帶內(nèi)蒙古口音呢,不照樣上了嗎?”時間也對崔永元說,你先干幾期,有合適的再替你。結(jié)果,崔永元這一干就干了9年,而且把《實話實說》做成了中國最成功的脫口秀節(jié)目。
一個在《東方時空》中針砭時弊、慷慨激昂;一個在《實話實說》里談笑自如、口吐蓮花。哥倆同時收獲了中國電視圈的收視奇跡,也一起登上了事業(yè)的巔峰,成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小白”和“小崔”。
2001年9月,崔永元去北京外國語大學講座,一個學生提問:“《東方時空》最初的主持人找的是白巖松而不是你,你沒想法嗎?”崔永元毫不遲疑地回答:“當然有想法?!?/p>
話音未落,滿堂皆驚。崔永元接著說:“我當時想的是,如果連白巖松這么難看的人,觀眾都能接受,我的未來就有希望了?!庇^眾哈哈大笑,那學生告訴崔永元:“你知道白巖松怎么說?他說臺里先推一個丑的,看看反應不大,然后就把最丑的推出去了?!?/p>
為什么喜歡給彼此拆臺?對此,白巖松的解釋是:“電視是一個看上去很風光的行業(yè),背后的艱辛只有同行才會了解。我和崔永元的互相拆臺其實是一種發(fā)泄方式,因為我們知道對方的難處,也不會去碰對方的底線?!?h3>拆臺也是心理手術
白巖松道出了實情,電視從業(yè)人員的壓力極大,積勞成疾在圈內(nèi)屢見不鮮。在主持《實話實說》的日子里,崔永元每天腦子里想的都是如何讓節(jié)目出彩。長此以往,他患上了抑郁癥,不得不在2003年離開了舞臺。
幾乎同一時間,《東方時空》的收視率下滑,白巖松陷入了低谷期。他主動向電視臺提出辭去《東方時空》的職務,讓更年輕、更有想法的年輕人接替自己。
在淡出公眾視線的時間里,兩人偶爾會約著踢足球。綠茵茵的球場上,一切都好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只不過意氣風發(fā)已經(jīng)遠去,中年危機的陰影籠罩著他們。
一次,因為裁判的一個判罰,兩人爭執(zhí)起來。白巖松說:“崔永元,你之所以得抑郁癥,就是太爭強好勝,把自己架到一個高度下不來。”崔永元也不甘示弱:“你當自己是誰,《東方時空》離了你不也照樣轉(zhuǎn)嗎?”
沒想到,這種惡毒的吵架方式居然打開各自的心結(jié)。最后,白巖松說:“咱倆過去是不是都太跟自己較勁了?不就是有了點名氣嗎,沒必要給自己那大壓力?!贝抻涝c點頭:“其實以平常心做個普通人才是最幸福的!”
這次史上最激烈的互相拆臺,變成了兩人之間的一次心理手術。白巖松重振旗鼓,投入到新節(jié)目《新聞1+1》的創(chuàng)辦中去。崔永元也開始積極配合治療,并嘗試做一些符合愛好和興趣的工作。然而,社會對于他們的關注仍沒停歇。崔永元患抑郁癥的消息傳出后,一些小道消息鋪天蓋地:有人說他已江郎才盡,有人說是因為與領導的關系處得不好,還有傳言說他已經(jīng)自殺了。
對這些流言,崔永元沒出面表態(tài),倒是白巖松憤憤不平。2009年7月,他策劃了一期《新聞1+1》,在節(jié)目中大力抨擊了社會上對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現(xiàn)象,并特別提到崔永元:“我的同事崔永元,他自己說他有抑郁癥,但是你看我們都不歧視他,而且還覺得他特有才、特聰明?!?/p>
崔永元樂了:“這小子,這么些年終于肯夸我一句了?!?/p>
崔永元和白巖松互相支撐著走過了事業(yè)低谷,給予對方最大的心理支持??稍谕馊丝磥恚@兩人還是一對損友。
2013年金話筒獎的頒獎禮現(xiàn)場,獲獎的崔永元當時出差。主持人和崔永元電話連線,讓他請同事代領。崔永元說:“今天現(xiàn)場的都是我老師,只有白巖松是我學生,就讓他代勞吧?!痹跐M堂哄笑聲中,白巖松佯裝崔永元的口吻,代他發(fā)表獲獎感言:“能讓我最尊敬的主持人白巖松替我領獎,是比我得獎更榮幸的事。感謝一直支持我的觀眾,我要告訴大家,我的抑郁癥治好了,現(xiàn)在不僅能給別人帶來快樂,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了。”崔永元電話那頭接話:“不愧是我的學生,真貧呀?!?/p>
從球場上的追風少年,到電視界大放異彩的知名主持,再到黯淡無光的中年危機,崔永元和白巖松總是攜手同行。
在兩人的“伯樂”、現(xiàn)為央視著名制片人時間的眼中,聞名全國的小白與小崔,仍然是一對不忘初心的老男孩,在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互相照亮對方的道路。編輯/楊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