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空中自由飛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古代文化中,無論是西方國家的天使、印度的佛祖、中國的仙人,無一例外都有飛行能力。
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發(fā)明家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叭f能巨人”達·芬奇就曾經(jīng)設(shè)計過蝙蝠翼狀飛行器。它是一架巨大的簡化版撲翼飛機,翼展可達11米,達·芬奇希望能借助人類上肢擺動的力量像鳥兒一樣飛翔,然而這一發(fā)明最終以失去助手的性命而告終。
2010年,加拿大航空工程師發(fā)明了一種可以振翅飛翔的人工動力飛行器,僅能在空中飛行19.3秒,飛行員還不得不為此進行一個多月嚴酷的腿部訓練。
事實證明,人類的生理特性決定了自身無法飛翔,不如退而求其次——在空中漂浮一陣應(yīng)該難度小些吧。
印度瑜伽漂浮
傳說印度很多瑜伽修行者都能在空中漂浮,甚至還有專門修行瑜伽飛行術(shù)的學校,讓學員們體會生命中的“大歡喜”,在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能讓人懸空的爆發(fā)力。
1986年曾有報道稱,美國華盛頓舉辦了一次瑜伽飛行大賽,有20多名修行者參加比賽,最低升空0.6米,最高可達1.8米。奇怪的是,這次比賽只留下了幾張照片,并沒有任何錄像記錄,照片中的選手們也沒有在賽后繼續(xù)表演。很多人據(jù)此認為,這次比賽有很大的炒作嫌疑。
尼泊爾的一些僧侶也可以盤腿懸浮在空中,他們聲稱是靠使自身達到和地面巖石相同的震動頻率而進入懸空狀態(tài)。但學過物理學的人都知道,頻率相同只能震碎巖石,而不會產(chǎn)生不接觸的受力效果。相關(guān)紀錄片中曾報道,他們只能在夜間表演,且位置固定,也不允許靠近拍攝。因此,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靠精神力抗衡地心引力仍是天方夜譚。
魔術(shù)中的漂浮
與讀心術(shù)等超能力一樣,空中漂浮術(shù)至今都未得到主流科學領(lǐng)域的認可,反倒引起魔術(shù)界的興趣。很多魔術(shù)師都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從地面騰空而起,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最簡單的是利用觀眾觀察角度的錯覺。比如魔術(shù)師用鏡子映照半邊身體,形成對稱的完整人形,只需將一側(cè)身體離開地面,就能使觀眾感受到漂浮在空中的錯覺。
精彩的魔術(shù)僅靠觀眾的錯覺還不夠,得加一些“機關(guān)”才行。美國懸浮魔術(shù)大師克里斯·安吉爾就常利用褲子里的假腿“欺騙”觀眾。有的魔術(shù)師能用一只胳膊貼著墻面而在高空中懸浮,也是用衣服中的支架和假胳膊來達到的。
還有一種辦法可以讓魔術(shù)師在空中漂浮,那就是利用磁力或超導體。超導體是一種電阻為0的金屬(一般金屬的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超導體),它可以懸浮在磁鐵之上。利用力的相互性原理,也可以讓超導體上方的磁鐵漂浮。
諾貝爾獎得主、超導體專家安德烈·海姆就曾通過給青蛙注射磁性液體的方式讓青蛙漂浮在超導體上方??墒窃诂F(xiàn)實中,恐怕沒人會接受這種漂浮能力的改造方式。
電磁鐵懸浮的原理和超導體類似,即磁鐵同極相斥。磁懸浮列車就是利用這種原理達到懸浮的效果。有些魔術(shù)師會在自己的鞋底、腰帶或馬甲中安裝磁鐵等物質(zhì),再利用舞臺下埋著的電磁鐵讓自己漂浮起來。
空中的宇航員
要在現(xiàn)代社會中找一個“飛人”的形象,非“宇航員”莫屬。宇航員訓練時,為了模仿失重環(huán)境,會用大型鼓風機制造強力的風讓人體飄起來。但由于風力和風向難以精確控制,很容易造成事故。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中學物理中提到,物體在自由落體狀態(tài)下處于失重狀態(tài),宇航員利用這一原理,先駕駛飛機升到一定高度,再讓飛機進行自由落體運動,這一過程中可以體驗10至20秒的失重狀態(tài)。雖然這種方法非常昂貴且短暫,對于需要真正失重環(huán)境的宇航員來說卻是必要的訓練。
電影中的宇航員可不會選擇這種“燒錢”的飛翔方式。熱門影片《地心引力》的導演就有很多省錢的妙招。除了使用電腦特技外,對于宇航員太空行走的鏡頭,演員可以在水中拍攝,結(jié)合燈光、電腦特效制造出太空效果。
在空間站內(nèi)漂浮的鏡頭怎么辦呢?導演為此專門請了幾位提線木偶大師,讓他們來操縱角色活動,再用電腦特效把有提線的部分去掉,就一切完好了。
以上就是 “超能力者”們常用的人體空中漂浮方法。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充分證據(jù)表明人類可以不借助道具漂浮在空中,也沒有能隔斷地心引力的裝置。看來,古代列子的“御風而行”仍只是美麗的神話。(據(jù)愛探秘)